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玄幻奇幻 > 战国万人敌 > 760 一个令人满意的剧本
  一切的结果,都已经注定。
  齐国付出的是一个公主,而鲁国,则是拿出一个国君。
  公主必须送,国君必须死!
  被害者,鲁侯。
  杀人凶手,姬庆。
  吃瓜群众,齐鲁士大夫。
  案发日期,汉子李解夜宴文姜公主当晚。
  “大小十一城,汉国不费一兵一卒,尽数取之。唉……”
  “君何故叹息?凡此十一城,不过是邾国故地,何必计较。”
  “呵呵,何必计较……”
  夜宴之后,鲁国人的确松了口气,但是并没有到太平无事的时候。
  他们接下来还要忙,忙着争权夺利,忙着瓜分剩下的鲁国土地。
  鲁国的公族可能就要完蛋,所以,辞行之后,就是要赶紧返回曲阜争夺即将到来的好处。
  至于齐国人,有了李解的承诺,有了李解的威吓,齐军的劫掠行为,就会到此为止。
  到了天亮,不会有齐国人愿意冒险的。
  对李解阳奉阴违是什么下场,楚国人最清楚。
  鲁国人现在在意的,已经不是战场上的事情。
  “我知君之意,无非是今日献十一城,而得一夕安寝;倘若再起战火,鲁国又有几城可以贡献。是也不是?”
  “是!又当如何?”
  “君优思社稷,某甚是钦佩。只是……”
  回答的人眼神肃然,看着对方道,“天下四方,何处不纷争,哪国无战火?如今天下大势,乃是大争之世,乃是天下战国!”
  言罢,此人郑重道:“彼时汉君言‘一统天下’,洛京卿士,极尽嘲讽之能。今时天子开疆拓土,无非汉子举手之劳。汉军之威,洛邑之城墙,不可谓不坚;有洛水之险;有中国之富,又如何能挡?”
  “今时洛邑,于汉国而言,不过囊中之物,随时取之。”
  情势就是如此,狡辩得再厉害,也是没有用处的。
  对别的国家来说,你劝说厉害,阐明事情的轻重缓急,似乎是有点作用,但是对汉子国来说,没有意义。
  一场夜宴,李解全程没有理会齐鲁使者们的屁话,只是跟帷幔之下的文姜公主聊得高兴。
  什么礼仪不礼仪的,汉子李解根本不管。
  只要双方的利益谈妥,这条姑苏城外不知道从哪个鬼地方冒出来的野狗,根本不在乎体面。
  各取所需,也只是各取所需。
  “汉国当真能吞并列国?”
  “姑苏野人,当真能君临一方?”
  “这……”
  “呵,彼时阳巨为逼阳大夫时,以为南方野人,不能成事。可曾想到,便是这一介野人,两败劲宋,使泗水为其驱策。今时济泗大邑,唯傅城而已,何来商丘、曲阜?”
  “唉……”
  “君不必叹息,有此结果,已是幸事!”
  “……”
  想了想,为鲁国前途担忧之人,再次叹息之后,只是抬手行了个礼,便是不再多说一句话。
  没什么好说的,现实的状况,就是如此,鲁国不可能翻本了。
  将邾国故土吐出去,鲁国的膏腴之地,就损失了一大块。
  整个泗水以东的精华地区,就落在了汉国的掌控之下。
  若是以传统的视角来看,汉子国这块领土,有点过于突出到中原,很容易遭受夹击。
  但是问题在于,宋国同时割让了萧城。
  沛县、萧城都在汉子国手中,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加上汉子国早就开始修建龙背关,疏浚河道之后,睢水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运力。
  以汉军强行军、急行军的效率,轻装上阵,一天就能拉出一支生力军杀到萧城、沛县。
  而且现在的济泗经济版图是反常态的,傅城才是真正的济泗贸易中心。
  整个傅城的水运大三环,南来北往的国际贸易商,只要是能做大想做大的,都会选择在傅城。
  因为水运的运力最高,而傅城,又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和别的大型城市不同,傅城的开放性非常大,很多逃奴,打听到傅城方向之后,都会选择往这里逃。
  没有身份,新建一个身份就行了。
  尽管会被监管,但只要能创造价值,哪怕只有一身力气,也能在傅城混口饭吃。
  大量的码头、牲口市场,都需要用到临时工。
  临时工只要没有病死,就不会饿死。
  傅城消化吸收的人口,尤其是底层人口,远远超出齐鲁国家的想象。
  而这些是难以扭转的,因为“白沙麻布”在这里分销,“赤霞”在这里分销,陶器、瓷器、漆器在这里分销,稀奇古怪的家具、兵器、厨具在这里分销。
  没有一家代理商会疯了,想着跑去哪个鬼地方来跟傅城竞争。
  根本不可能是对手。
  傅城发达且成熟的水运技术、组织,又让大量的国际商帮节省了开支。
  运输成本和陆路运输比起来,连零头都没有。
  最大的开销,无非是逆流情况下的纤夫。
  这些现实,这些情况,有没有这次齐鲁战争,鲁国人心中都是有数。
  曲阜,是不可能跟傅城争的,死路一条。
  除非曲阜方面有办法消灭傅城,但傅城的一把手是阳巨,他在鲁国有的是门路,阳氏还要仰仗着阳巨发财,借着阳巨的职务便利壮大家族,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鲁国去扯傅城的后腿?
  更何况,傅城背后的真正大老板,是李解。
  这条狗根本不会跟你讲道理,只要有几分成算,知道是谁在算计,那么,打!
  不需要铁证如山,只需要自由心证。
  了解的越多,也就越清晰。
  鲁国高层中的有识之士,眼见着国君如此抠搜,还想着跟汉子国玩心眼,这种行径,除了把鲁国以及鲁国的贵族们,都往万丈深渊带,根本不会有别的结果。
  实际上也是如此,这次要不是李解出来调停,让妫田方面收兵,整个鲁国的兵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持续到齐军抢够了不想抢了,最终收手。
  那个时侯,鲁国的各大城市,恐怕也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卫戍力量。
  这些卫戍力量,组建容易打散难。
  有保境安民之功,有保家卫国之德,功德二字,不厚赏是不行的。
  就算要遣散临时组建的卫城民兵,金银财帛能少吗?
  少一匹都不行。
  但这些钱,从哪儿来?
  不还是要回归到最初的原点,劝说国君鲁侯掏钱,而且是大大方方地掏钱。
  这很难,甚至是做不到,那就不必再多妄想什么。
  正因为算清楚的账,一切的前因后果,还有种种变数种种可能,都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鲁国的精英们,才会很快地达成共识。
  送鲁侯去死,且把背黑锅的人选都挑好了,这个人选,齐国人满意,汉国人满意,鲁国人也满意,大家都满意,那又何必再去纠结?
  自去睡上一个好觉,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