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215节
  他脸色焦急,连坐都坐不下去。
  杨一清抬眼只瞧了一下,“明日是大宴,杨副总兵也在重赏之列,何以今夜如此焦急?”
  “还请部堂救我!”
  杨尚义到底消息灵通,他降低声音但不降低语速,“部堂,末将得到消息,朝中有人嫉妒部堂与末将宁夏之功,要捏造罪名,参我们一本!”
  杨一清眼睛微眯,“杨副总兵是陛下宠将,手握大明骑兵,又立下如此军功。一封弹章而已,你怕什么?还是说,杨副总兵觉得那罪名并不是捏造。”
  “就是捏造。但是……”
  杨一清轻轻一笑,“但是你无法辩解,而且是怎样都无法辩解。”
  “部堂知道?!”
  “老夫早就说过,京师比边疆更加险恶,因为人心比任何刀刃都锋利。杨副总兵,你我相交不深,但老夫爱惜你是个人才,所以这句话倒是可以说。你听不听得懂,那就是你的事了。”
  杨尚义到此时也没什么架子可摆了,“还请部堂不吝赐教。”
  “边关的将领打仗,打不好是死,打得太好也是死,你的骑兵向北几百里,也可以向南几百里。为何会如此,其根源不在朝廷制度,而在人心之间。你也不要去怨谁,因为说到最后谁都是那三个字。”
  “哪三个?”
  “不得已。”杨一清站起来,背过身去,“老夫不管你心里怎么想。但如果你觉得哪里不对劲,最好多思考思考自己的错处,因为迄今为止,陛下做的所有抉择都是正确的。这,也是为你好。”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宴(三)
  弘治十八年四月初四,皇帝命钦天监的官员选取吉日,将花马池之战的有功将士召进皇宫。古人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个基本的经验性判断,四月初四这日天空蓝如一片碧湖,白云层层,暖意融融。
  吉时一到,皇帝便登上午门,他今日身穿冕服,腰系玉带,虽然脸庞稚嫩,但几年时间运用权势的手段犀利,所以自身自有一层威势,迫人心神。
  这是掌握实权的帝王。
  皇帝左右两侧有大汉将军执戟站立,一直延伸到两侧的翼楼。
  朝廷的官员已分文武,在午门之下站列。皇帝要在这里简短的进行宣旨,随后入午门,行大宴。
  这片天上的云彩飘过了一片又一片,距离上一次有这么多的武将齐聚,还真不知要追溯到哪一年。
  早些年吴宽、程敏政等人劝谏太子、后来是刘大夏、刘健,到此刻,朝堂上吏部、兵部、户部……都为皇帝掌控。
  上直亲卫也被部分恢复,军学院每日宣传‘类民族主义’的价值观。
  皇帝初登基,又有此次花马池之战的大胜,皇帝亲自提拔的武将借此机会皆可登堂入室,掌握机要。
  似李东阳、谢迁等成化、弘治年间的老臣心中都很复杂,时间并没有过去多少,但形势已经全部改变,同样是站在君前,可那份感觉早已不同。
  李东阳早上碰到王鏊的时候还深深看了他一眼,当年王济之最早说一代圣君,这才过去多久,话就已经应验了。
  哪怕是纠核百官仪态的御史都觉得轻松不少,除非真的肚子痛或者身上痒,否则谁会在这里扭来扭去。
  “咳。”
  司礼监刘瑾故意发出这样的声音,午门前的所有官员神情一凛,所有心神集中起来。
  不久后,朱厚照的视线里出现杨一清,他领着众人自远而近,来到午门之下。
  “臣三边总制杨一清,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老头儿使出了浑身力气大喊,“正月末,臣接上谕,整军备战,戍边保民。幸不辱命,三月我军于花马池痛击鞑靼,斩杀敌军八千余,夺回牛羊数千头,金银六万余两、布匹铜铁无算……”
  这个时候作为皇帝的朱厚照只用说一个字,“善!”
  之后刘瑾传话,两边太监、大汉将军一个一个复述皇帝的话,一时间喊声震天,气势如雷。
  这样的程序都是事先已经安排好的,朱厚照没有兴趣改动。
  内阁李东阳代表群臣,请皇帝赏赐有功之臣,皇帝再说一个字‘准’。
  实际上,所有的升赏先前都已经拟定。而且有些消息已经透露了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振武营指挥使周尚文将会代替杨尚义统率大明骑兵。
  而杨尚义则摘去副字,但却不是大同总兵,而是升任宁夏镇总兵。
  这是颇有味道的一次调整。
  对于周尚文来说考验极大,原先那些杨尚义的人他能不能震住,就全靠他自己了。
  对于杨尚义来说一样惊心动魄,皇帝做出的这个动作,使他莫名害怕,同时也有一丝不敢与人言的心寒,他自问是没有任何异心的。
  其他如谭闻义等人也都各自有赏,但最为重要的杨一清却没在此时宣布。
  朱厚照深深看了老头儿一眼,他到此时都不确定,杨一清一会儿会不会替刘大夏求情。
  ……
  ……
  过午门后,奉天门外的广场上,宫里已经摆好了几十张圆桌,皇帝单独一桌,他左右两侧离得近的分别就是朝廷重臣和杨一清等人。
  仪式不像刚才一般庄重,朱厚照就随意了一些,
  “朕今日大宴群臣,一是为杨应宁等有功的将士贺,二是为大明国运昌隆贺,大明国祚传至朕的手中,已历百余年,上次有花马池这样的大胜也该有几十年了。朕不是开国的帝王,还没有什么丰功伟业。所以朕要感激为国征战的将士,今日之后,朕与诸位便一同留于史书之上了。”
  朱厚照举起手中杯,示意其他所有人,“敬为国征战的将士!”
  皇帝这样,就连李东阳、谢迁等内阁阁臣也不敢托大,全都站起身敬酒。
  这一次,皇帝的酒杯里是真的酒,喝入口中稀稀拉拉的,辣得他嗓子疼。
  杨一清官位再大、功劳再大,也不敢就这么轻受下来,他立马跪地,“启禀陛下,臣累受国恩,才有今日。一骑孤影过山川,家国万里赴戎机,身为大明臣子,自当上效君父,下安黎民,但有微功,也是仰赖陛下筹谋,臣何敢居功?”
  朱厚照等了他很久了,看他终于出列,那眼神便朝边上的丰熙、郭尚坤看了看。这两个家伙面无表情的,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劝成。
  “……家国万里赴戎机。”皇帝呢喃着,重复杨一清念得这半句短诗,后半句尤其合他的心意,“这句好。先前朝中有大臣言朕少年心性,喜好兵事。他们又哪里知晓,所谓喜好兵事,其根源在保家卫国四字。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朕若是不做皇帝,还真愿意当一个少年将军,践行你这句‘家国万里赴戎机’!”
  说完,他看了一眼杨一清,那样子像在等些什么。空出的时间令李东阳等大臣都略有惊奇,还以为皇帝是有什么事。
  这片刻之间,杨一清的内心其实已经翻江倒海,皇帝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这么多的人,这么隆重的为他们庆贺,他在这个时候忽然为刘大夏求情……
  朱厚照也确实在等,如果没有,他就要说接下来的话了。
  时间一分一秒,
  杨一清终于又开口,“……陛下……乃天生天子,麾下猛将如云,臣于宁夏所遇主将,皆愿成为陛下万里赴戎机!”
  朱厚照眼皮子抖了抖,他抬头向丰熙看去,这个时候,他便不是面无表情了。
  杨一清面对清流压力,竟不开口?
  好!
  皇帝伸出手去,将手中酒杯递给刘瑾,自己奔向御案,随后转身,“西北三边总制杨一清听旨!”
  “臣杨一清接旨!”
  “弘治十八年正月,鞑靼火筛部有兵四万余骑,于国丧期间寇边掠夺,杀我子民,辱我国体。你运筹帷幄,诱敌深入,花马池一战,歼敌八千余,打散火筛部,于长城之内截杀敌军,大涨我军之威,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使朕可以告慰祖宗在天之灵,不负先帝厚望。杨一清,于此节你有特别的功劳。”
  这话的意思谁都听得懂,弘治皇帝刚刚去世,鞑靼人便领兵来犯,这个时候击退敌军,新皇帝当然感激。
  说起来,也有不少人羡慕杨一清,人家立战功就是战功,他立战功时间点还挑的特别好。
  “……朕也不是不敢赏的人,只要有功,哪怕是破例,那又如何?其他各位爱卿也是,朕等着你们也为大明立此天功!”
  这样的调门起得有些高,可杨一清实际上已经是西北三边总制,总督西北军务,再升还能往哪里升?就是杨一清自己心里也嘀咕。
  “……贤臣辅弼,乃治国之道。朕的内阁如今不过两人,朕便亲赐,你入内阁,以阁臣之尊掌西北军务,位列谢阁老之后!”
  竟然是杨一清!
  刘健去职之后,满朝文武都在盯着会有谁递补入阁,众多人在王鏊和韩文之间摇摆不定,怎么也不会想到圣心默定之人,竟然是杨一清!
  可他依旧领西北军务,京中需要阁老议定之事,以后又当如何决策?
  总不能有什么大事就先给杨一清去封信,再等他回封信说明自己的意思。固原府远在千里之外,这样一来一回那还能办什么事?
  那这不就是一种有名无实吗?皇帝到底是真要赏,还是假要赏。
  这个疑惑,就是杨一清自己也讲出来,“陛下,微臣戍守边疆,难行阁老之职,且边疆之臣入阁,国史之中未有先例,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厚照早就对内阁的人员结构不满意了,总共几人,都是文臣,整个朝廷都是文臣的声音,臣权之大搞得皇帝都很难受。
  所以这是他考虑了很久的决定,是不会轻易收回的。
  “朕说了,你是以阁臣之衔掌西北军务,京中的政务不必你操心,有李阁老、谢阁老和众位大臣。”
  这话说到这里就会让人觉得有名无实,但之后风云突变,“不过,朕和诸位爱卿已经有了决定,往后每年二、三月要择机商议本年的目标、总结去年成效,值此时节,你要回京共议,无故不得缺席。”
  这么说来,那个时候杨一清的意见也就是阁老的意见了。
  王鏊和韩文面色不变,他们先前心里一点想法没有那是骗人的,到底是自己还是另外一人,其实他们自己也想,现在好了,花落别家,不过皇帝的这套手法确实新颖。
  因为人说到底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自己手中的差事有什么难处,肯定是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支持予以解决。所以杨一清所提的建议,大概率就会和边疆有关。
  皇帝绕来绕去,最终的目标还是两个字——朝堂。
  他要解构文臣对于朝堂的把控,使得武将有可以发声的渠道。确实巧妙。
  说起来皇帝也就是十五岁的少年,却接连不断的有令人称绝的政治智慧,实在是不可思议。
  而杨一清、丰熙、郭尚坤三人此时也终于明白,皇帝为什么在意为不为刘大夏求情这件事。
  因为立下这样的大功,使得皇帝能够名正言顺的破例的机会实在不多。错过了这一次,对杨一清个人来说就是政治前途的事儿,皇帝也不会很在意。但若真的发生,真正的影响却是在今天,这才是皇帝在意的!
  丰熙望了望那个年轻的身影,他站在群臣的注视之中,是如此自信。
  “杨卿,你要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这是皇帝的大计。
  杨一清不敢乱来,唯有深深叩头,以谢君恩。
  “臣杨一清谨遵圣命!”
  皇帝转向李东阳、谢迁二人,“李阁老、谢阁老,你们两位往后要辛苦些,西北不能没有杨应宁,这是真正的军国大事。”
  “遵旨。”
  李东阳和谢迁想的是:杨一清后来居上,已经走在了王鏊和韩文的前边儿。
  入阁这种事是很讲究先后顺序的。
  他们这两人,再怎么样都是先帝的老臣,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不是皇帝提拔起来的,皇帝感觉上总是差了一点。
  所以或早或晚,他们都会步刘健的后尘。再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不走,王鏊、韩文往哪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