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1117节
  吴远心里头还在忍不住琢磨这个问题。
  张百发虽然已经把亚运村周边的道路修起来了,可市政配套,还远未跟上。
  尤其是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最近的小医院,都还是东边几里地意外的村里卫生院。
  那规模,那资质,跟梨园村卫生所的梁永钊差不多。
  没准都是赤脚医生转行。
  所以回到腾达分公司。
  吴远屁股刚沾到椅子上,就抬手摸起了电话,打给了张百发的办公室。
  电话自然是秘书接的。
  甚至还不是经常跟自己联系的那位男秘书。
  吴远只得留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待回电。
  好在这一等,也没等太久。
  多等三分钟就到一个钟头的时候,吴远案头的电话响起。
  接起来一听,张百发那浑厚爽朗的笑声传来:“吴老板,难得听见你往我这儿打一次电话,说吧,什么事?”
  这话足够开门见山的。
  倒也附和他这从群众来的副市长的性子。
  饶是如此,吴远还是先对亚运村周边道路建设进展表达了一番惊讶和感谢。
  随即才提起道:“张副市长,我提一个建议。最近工地上高温天气频发,正是工友师傅们容易中暑的季节。”
  “这帮师傅们,你也知道。往往有点反应,都会选择硬抗。咱这亚运村周边,又没什么靠谱的医院和医生,甚至连个卫生院都没有……”
  听到这里,张百发神色严峻起来,当即打断道:“你这个问题,我的确忽视了,我有责任!”
  果然从工友师傅们身上谈开来,最容易触动这位平民副市长。
  接着张百发果断道:“这个事情有难度,但你不用管了,我来搞定。”
  随即补充道:“今后类似的建议,你得多跟我提提。免得我工作不周全,有考虑不到的地方。”
  吴远必须往回收道:“哪里哪里,我也是碰巧遇到这个问题了。亚运村这边,我可以提供必要的门面支持,争取这个诊所尽快开起来。”
  这话不等于变相催了么?
  张百发心中明白,嘴上也没绕弯子道:“你放心,我一定走最快的途径解决此事。否则等三九天过去了,再办起来,那也不赶趟了。”
  吴远心满意足地道:“那感谢张副市长为我们排忧解难,改天有机会,一定允许我请你吃顿便饭。”
  挂了张百发的电话,吴远这抵京的头一天,总算过去了。
  不知是否是错觉。
  每回抵京的头一天,都特别的忙,事儿撵着事儿。
  下班时,吴远走到楼下。
  马明朝早已开着林肯都市,在等着了。
  正准备开门上车,就见不远处花娘正边招手,边往这边跑着。
  边跑边duangduang的,像是怀揣了俩大椰子一样。
  实在是晃眼。
  以至于奔到吴远近跟前时,脸色绯红,气喘吁吁。
  上气不接下气,连带着胸口剧烈地跟着起伏。
  确实是有些汹涌。
  “你慢点走,还怕我能上车跑了?”
  花娘手插着腰,断断续续地道:“我还真怕……你早点下班……回去了。”
  随即二人开门上车。
  林肯城市掉了个头,直奔东城区胡同。
  一路上,花娘谈性甚浓。
  毕竟她跟吴远之间,不仅仅存在着雇佣关系,而且存在着颇为紧固的邻里关系。
  这种邻里关系的存在,也让他们之间的雇佣关系显得没那么严肃。自然能谈的话题就很宽泛。
  在花娘的嘴里,东城区胡同这个夏天焕发了生机。不仅再没了往年那种臭气熏天的氛围,而且整个胡同受到了上面的关注和表扬,被列为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域,成为老城改造的有力范本。
  吴远听到这里,倒是觉着有些意外之喜了。
  印象里,在九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改造之中,很多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被成片成片地推倒,成为钢筋混凝土的建设工地。
  兴许有了东城区胡同的这个示范点,能让遭受摧毁的四合院或者类似建筑保留下来得更多一些。
  当然,也只是多一点点而已。
  bj作为首都,其城市化进程终究是不可阻挡的。大多数脏乱差,甚至是面目全非,岌岌可危的大杂院胡同,终将被摧毁,而后在废墟上,才会重建起更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来。
  这些都是腾达二建的机会啊!
  听着花娘的敦敦细语,吴远从中嗅出点时代大潮的气息来。这种气息的到来,甚至比金融建设的桥头堡来得更早一点。
  不知不觉间,林肯都市在华灯初上中,回到动车东城区胡同。吴远透过车窗一看,可不!别说上头觉着这胡同大不一样了,就连仅仅时隔一个月之久的吴远,都觉着这变化有些翻天覆地了。
  路灯亮堂堂,地面干净净,胡同的墙面上,更是清爽爽。除了一些深藏时代特色的标语之外,一丝牛皮癣的广告都没有。
  林肯城市驶过,颇有种随风潜入夜的玄妙。直到看着金大妈带着几个大妈们,全都绑着红袖箍地迎面走来,吴远忽然心中一动,这恐怕就是最早的‘朝阳区大妈’了。
  不等吴远开口,花娘就打开车窗主动招呼道:“金大妈,你又在胡同忙活,我那小卖部,你还管不管了?”
  金大妈听闻,不以为意道:“孩子算账算的挺好的!我这出来一时半刻的,为公家办些事不打紧!也让孩子锻炼锻炼!”
  随即,金大妈看着车前车后一眼道:“你这都进胡同了,路过小卖部,咋也没下车呢?”
  问到后来,金大妈的声音都有些玩味了。
  吴远也纳闷呢。刚才路过小卖部的时候,明朝没停车,花娘却也没吱声。
  哪知这根本难不倒花娘道:“老板刚回来,我寻思跟过来,给他做顿饭!”
  吴远适时地露出脑袋道:“金大妈,各位大妈,这么晚还在外头巡逻,辛苦!”
  金大妈笑道:“比不上吴老板辛苦,我们姐妹就是图个乐子。”
  随即对花娘叮嘱道:“我这边巡逻到小卖部就结束了。到时候,我再帮你看一会店。你可得早点回来!”
  第1327章 那样的女人,竟做出这事
  转天,8月2日,中午,北京饭店。
  交行甄行长的饭局定在了这里,吴远既没有做得了东,又盛情难却的,只能客随主便,前来赴宴。
  马明琪如约跟过来了。
  只是一路上,都跟她这二哥马明朝有一搭没一搭地拌嘴,直到下车时,还没分出胜负。以明琪给了明朝一个鬼脸结束。
  吴远知道明朝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开口敲打敲打这个越长大越失控的妹妹几句。可惜吴远知道这涉及到人家的终身大事,随便敲打表态,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甄鑫行长早已等在了包间,做足了东道主的姿态。见到吴远带着马明琪抵达,态度上也是分外的热情。
  寒暄过后,双方落座。偌大的饭桌,就只有主宾双方共四人,显得特别空旷。
  吴远观察了一下这环境,心里头泛起‘人数越少事越大’的定律。莫非甄行长搞这么大阵仗,是因为在交行东窗事发,要把借给自己得款子提前收回去?
  正当吴远内心猜吋,以至于脸上神色狐疑不定的时候,甄鑫款款开口道:“吴老板,今天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咱们坐下来好好聊聊。”
  “老实说,第一次从颜如卿那边听到你的名号,我对你的印象有些偏见。要不是她提供的担保足够分量,我是一分钱也不可能贷给腾达公司的。”
  这话吴远倒是毫不怀疑。
  毕竟这年头的金融环境远没那么宽松,而且信贷规模也不够大,被一些紧要国企一瓜分,基本就不剩什么额度了。
  况且腾达所需要的资金额度还不是小数目。
  吴远没有打断,只是认同性地点了点头。
  就听甄鑫继续道:“可现在腾达公司的表现,让我对您和您的公司刮目相看!让亚运村公寓这个整个业界都觉着是死马的项目,起死回生,而且一房难求,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甄鑫说着的同时,她带来的副手女同事,也频频点头。
  如此一来,吴远这心,就全放回肚子里去了:“甄行长,亚运村公寓能够在腾达手中起死回生,也离不开贵行的鼎力支持!一会我一定要专门敬你几杯。”
  说话间,酒菜上桌。有服务员在布菜的时候,双方都很默契地没有讲话。
  直到服务员离开,包厢门关上,双方这才重启话题,虽然话题没有接着刚才的聊,而是从酒席开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甄鑫这才絮续道:“吴老板,你放心。亚运村公寓销售如此成功火爆,换做任何一家银行,都不会冒然干出抽贷这种蠢事。”
  “事实上,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积极需求和您的深度合作。像是吴老板您,就在我们交行的贵宾名单上。”
  “所以呢,腾达若是资金方面有压力,我可以做主,在我职权范围内,尽可能地为贵公司提供用款便利。”
  吴远和马明琪交换个眼神,这才道:“那真是谢谢甄行长了!”
  马明琪也跟着道谢。
  吴远紧跟着也主动递话道:“甄行长这边如果有什么用得着我们腾达公司的地方,也尽管开口。以便让我有机会,以绵薄之力回报一二。”
  有求必应,有来有往,这样的关系才能真正处的下去。
  当然吴远这话里的回报范围,其实也是明示的了,至少得在腾达公司的业务范围之内。
  结果甄鑫并没有接这话茬。
  既然如此,这顿饭就纯属于联络感情了。
  吴远的发挥见见放开,尤其是在和甄鑫讨论到一些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前景问题上,他的大胆言论,在震惊甄鑫的同时,又觉着特有道理,甚至是令人期待。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