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1048节
  董健迈步而入道:“老板您这才离开一个星期,对我们来说,就跟离开一个月一年似的。”
  吴远听出这弦外之意了。
  笑着道:“这一周,跟朱迪的哈塞尔设计小组一起工作,你们也辛苦了。”
  董健果然接腔道:“辛苦归辛苦,但是老板,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只有跟着老板干,才能得到这种来之不易的向国外学习的机会。”
  这一番话可谓是滴水不漏了。
  即便是一直倾向于做实事人的吴远,听着也觉着倍感熨帖。
  但熨帖归熨帖。
  吴远也不想,和下属的沟通,都在这种套话漂亮话里打转、转圈。
  于是问起道:“之前提的专利、论文什么的,开始考虑了吗?”
  这一问,果然问到了董健的弱项。
  董健挠着头,这是心虚的表现道:“论文和专利,我们依葫芦画瓢,整理出来个初稿,可眼下也没个教授指点,就怕过不了。”
  吴远不知道董健这是故意而为之,还是确实找不到母校的恩师资源。
  当即道:“这样,后面你得空把论文和专利都打出来,我找人来给你看。”
  董健立马喜出望外地道:“那太好了,老板一出手,我们心里也有底了。”
  说话间,一阵悦耳的高跟鞋声从楼梯口传来,后边伴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吴远心里一动:“是朱迪和哈塞尔的设计小组来了吧?”
  董健直接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到门口看了一眼。
  随即就站在门口道:“老板,确实是朱迪女士和设计小组过来了。”
  吴远抱着茶壶起身道:“那直接去会议室评审吧。”
  这一评审,就评到了十二点。
  整整两个钟头过去了,事无巨细。
  这还是前期双方已经充分交流了意见的基础上,并没有太多出入的前提下。
  等到评审一结束。
  朱迪也不由松了一口气,很久没这么紧张过了。
  想当初,到欧洲、北美出差,也没这么忐忑不安的。
  这种感觉,真是奇了怪了。
  吴远带头鼓起掌来,随后跟朱迪亲切握手,并且接着跟设计小组挨个握过去,表达了感谢和慰问。
  一瞬间,高高在上如哈塞尔的设计精英们,也觉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尊重和回馈。
  心里的成就感,骤然拉满。
  回过头来,朱迪进一步确认道:“那么吴老板,我们这就算是交稿了?”
  吴远闻弦歌而知雅意道:“算,一会我就叫财务按照合同走流程。”
  意思该付钱付钱,该付多少付多少。
  站在公司层面说完这些话,朱迪却是话锋一转道:“不过吴老板,我还有个想法,贵公司是否会考虑?”
  吴远饶有兴致地道:“您请讲。”
  朱迪看着董健道:“我想跟贵公司合作,推进哈塞尔的设计电脑化的进程。”
  “这其中,既要借鉴贵公司的设计模式,又要共享贵公司现有积累的设计模块库和算法库。当然,我们会支付必要的费用。”
  对于来钱的事,吴远实在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当即欣然道:“当然可以,朱迪。”
  朱迪欣喜道:“那容我把这些想法整理一下,向新加坡分公司乃至总部汇报一下,我们再进一步细聊。”
  吴远再次伸出手来:“那就等你的好消息。”
  这边刚说完。
  就见马明琪出现在门口了,指着楼下的方向,话有些说不出来。
  吴远越过朱迪,走上前去道:“明琪,怎么了?”
  马明琪看了一眼会议室的其他人,这才压低声音道:“远爷,老支书他们来了,在楼下等半天了,生怕打扰你开会忙活,死活不让晏菲打电话上来。”
  其实明琪这话说到一半,吴远就蹿出去了。
  三步并作两步地蹿到楼下,看着风尘仆仆,却又精神抖擞的杨支书、李会计和赵富仁道:“爹,都到这里了,你还跟我见外!”
  杨支书压低声音道:“我听说你是跟老外开会,咱不能丢人丢到国外去不是?”
  第1243章 人情又世故,赚钱不寒碜
  这口吻,一听就是宁愿委屈自己个,也要为自家孩子考虑。
  吴远当即接过老丈人的手提包,侧过身来,把老三位往楼上让道:“爹,李叔,赵主任,我的公司,咱不讲究这些。”
  随着三位老乡跟着老板上了楼,晏菲这才心有余悸地坐下。
  她生怕老板因为这几位老乡在楼下等了这么久,而迁怒于自己个。
  尤其是老板还冲其中以为叫爹的情况下。
  换在以前,杨支书是没有这个性子等这么久的。
  可这次抚顺铝厂之行,磨练了他的性子,改变了他的想法。
  没错,时代变啦。
  只要能达到目的,赚到钱,等上一时半会的,又有什么?
  赚钱不寒碜的。
  等到跟吴远上了二楼,这各个房间里,探头探脑那么多员工,果然是个大公司!
  尤其是会议室里,领头走出来那女人。
  面孔虽然也是华人模样,但穿着打扮和气质一瞧,就不是内地人。
  再加上这女人身后有几张面孔带着明显的东南亚特征。
  看来幺闺女婿真的在跟老外开会。
  更厉害的是,朱迪见到吴远领人上来,还主动问起道:“吴老板,这几位是?”
  吴远只好道:“那我来介绍一下。”
  “爹,这位就是哈塞尔新加坡分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朱迪女士,后面这些都是她的设计小组成员。”
  “朱迪,这位是我老丈人杨支书,这是李叔,赵叔。”
  朱迪一听,连忙主动伸手问好。
  毕竟两位uncle无所谓的,可眼前这头一位毕竟是吴老板的老丈人。
  千万不可怠慢的。
  问候之余,朱迪当即道:“那吴老板,这边没什么事的话,我们就先过去了。”
  吴远点头道:“亚运村宾馆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一会中午一块吃个便饭,就当是庆功宴了。”
  朱迪嗯了一声道:“刚才邹主管已经通知过我们了。”
  送走朱迪一行,吴远转身就把老三位让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先把华子递上,再把水倒好。
  这才坐下来问起道:“爹,抚顺铝厂的丁主任,最后你是怎么搞定的?”
  杨支书一听,就眉开眼笑道:“这还不简单嘛……”
  随即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吴远耐着性子地听着,越听越觉着不简单。
  毕竟真简单的话,能讲上五六分钟都不带停的吗?
  这其中的曲折离奇和柳暗花明,全都是人情世故啊。
  换上自己个,是绝对没这么久的耐心。
  早就打电话找人找关系了。
  所以吴远听完,忍不住道:“爹,早知道你们这么难,我就找人托关系了。”
  杨支书伸手一拦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村里的事,不能样样都依赖你。不然,那像什么话?”
  “更何况,多出来跑跑,见见世面,锻炼锻炼,也没坏处。”
  不得不说,这话也对。
  吴远索性就不纠结了,直接问起道:“那爹,这次你们拢共弄到了多少吨铝锭?”
  杨支书得意洋洋地道:“一百吨,每吨5800块,预付一半,剩下的,等货到了村里结清。”
  吴远暗自一琢磨,这一百吨铝锭放到明年,就是至少一百二十万的利润。
  对于村里来说,不少了。
  可吴远总觉着差点意思,接着问起道:“那村里投委会账上还有多少钱?”
  杨支书看了看李会计一眼,不由一愣道:“没啦!已经完成任务啦!”
  这回轮到吴远愣了:“爹,我不是给投委会凑到了一百万么?”
  杨支书不假思索地道:“是,账上是一百万不假。可投委会的钱,除了这回出来买铝锭之外,还要留出部分来,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和麻鸭养殖产业。”
  这倒也没毛病。
  毕竟吴远前阵子在村里,还跟老许头商量说,做好补贴两三年的准备的。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