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1007节
  引得肖童都好奇地脱口而出道:“那王记者,除了我们老板,都有谁呀?”
  结果不等王冰解答。
  韩伟便先掰着手指头数起来了。
  数过之后,有引得王冰一阵赞赏,“不愧是北大的高材生,见多识广,涉猎繁多。”
  说说笑笑间,一行服务员鱼贯而入。
  带来六个冷盘,四个热盘,以及一打的可口可乐。
  吴远见状,把可口可乐分发下去,这才拾起筷子道:“姜记者,王记者,这菜全上齐,且得等一阵子。咱们边吃边聊。”
  姜记者却极为宽容地道:“吴老板,这种场合,你要想喝酒的话,我们也能勉励陪您几杯。”
  吴远摆摆手道:“不瞒二位,我对烟酒都没瘾。再说在座各位都是女士,更没有拼酒的道理。不过我倒是为二位记者准备了一些薄礼,还望二位别嫌弃。”
  “吴老板,您太客气了。”
  虽然没酒,但宴却是好宴。
  作为亚运村宾馆的贵宾客户,后厨也算是拿出了看家本领,来操刀这一顿晚饭。
  众人品尝着美食,喝着可乐,人也就跟着放松。
  稍微垫吧了下肚子,吴远就开始提起道:“这一阵子辛苦两位记者了,报纸上关于亚运村项目的报道,热度一直有,我很满意。”
  “我以可乐代酒,敬二位记者一下。”
  韩伟愕然道:“老板,难道报纸上那些关于亚运村项目的报道,都是您亲自安排的?”
  肖童错愕地跟着喃喃道:“老板顶多只安排正面的报道吧?”
  姜宽转身对身边的韩伟道:“没错,都是你家老板亲自安排的。”
  另一边,王冰也侧过脸跟肖童道:“很不幸,其中几篇言辞犀利的反面报道,是本人亲自操刀的。”
  吴远跟两位记者喝完这口可乐,放下来道:“这就是我今天要让你们增长的见识,舆论工具在企划中的应用……”
  接下来众人边吃边聊。
  韩伟听到兴起时,连面前的美食都不屑一顾了。
  毕竟课本上的理论,成为身边活生生的现实,这让谁能不激动?
  她甚至觉着,刚入职这几天学到的东西,几乎比大学一年的收获了。
  果然是实践出真知。
  自己还在吭哧吭哧啃书本的时候,老板都已经在这边活学活用,大杀四方了。
  相比之下,早就见识过吴远厉害的肖童,内心压抑下去的羞愧,再度泛起。
  她发现自己简直太傻了。
  老板说要带她来长长见识的时候,她第一时间竟然只想到那些事儿,进而犹犹豫豫。
  差点错失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众人都差不多平静下来之后,吴远这才安排道:“舆论其实是企划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今后和两位大记者的对接工作,就移交给你们二位负责。”
  “你们俩人一定要跟两位大记者好好学习,密切配合,争取用一流的企划案,拯救咱们的亚运村项目于水火之中。”
  话说得振奋人心。
  听起来让人热血上涌。
  韩伟和肖童齐齐点头,王冰却不忘拉上吴远道:“咱们主要看吴老板指哪,咱们就打哪。”
  姜宽端起可乐道:“对头,吴老板这个战略上的指挥官,同样不可或缺。”
  夜深人静。
  肖童躺在床上,喃喃道:“我真是太傻了!”
  韩伟翻了个身,条件反射地统计道:“第一百三十八遍!”
  “唉,我实在太傻了!”
  “第一百三十九遍!”韩伟濒临崩溃道:“你到底有完没完呀?”
  肖童脑袋捂在被子里,瓮里瓮气地道:“我真的是太傻啦!”
  “第一百四十遍!”
  数到这里,韩伟干脆坐起身来道:“得了,既然睡不着,我就把咱们的企划报告再捋捋,看看怎么把舆论攻势加进去。”
  肖童忽然弹射起身道:“我跟你一起!”
  韩伟正想拒绝。
  就听肖童抢先道:“要不然,我只能做一个晚上的复读机了。”
  “那就一起吧。”
  转眼三天已过,4月5日这天,清明节。
  韩伟和肖童双双来到吴远办公室,把一份散发着油墨味的打印稿,放在吴远的面前。
  吴远拿起来扫了一遍。
  很快,十来分钟的样子。
  可这十来分钟,对于韩伟和肖童来说,却是无比的漫长。
  直到吴远把企划案的打印稿往桌上一放,点点头道:“差不多吧,下一步你们打算怎么办?”
  韩伟和肖童交换个眼神。
  接着由韩伟汇报道:“我们打算把亚运村公寓中的冠亚军吉宅理念放给两位大记者,先探探路,吊一吊潜在购房者的胃口。”
  “这之中再配合腾达和哈塞尔即将推出大型商贸购物中心的合作设计,增加亚运村社区的热点和看点,保持项目热度……”
  第1195章 颠倒了主次,忽略了重点
  听完汇报,吴远点了点头。
  韩伟的思路没有错。
  相比于借助明星购房进行宣传,还需要先把明星请过来,谈判磋商。
  直接利用亚运村运动员公寓的属性,化劣势为优势,爆炒其亚运会冠亚军吉宅的理念,向着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怼脸输出。
  天长日久的。
  不信他们会无动于衷。
  而且这条思路,也的确是最为确定、而且马上就可以付诸实施的行动。
  但点完头之后,吴远看着两位松了一口气的高材生,坦言道:“这还不够。”
  韩伟脑子转的快。
  当即抢答道:“老板,我知道。联络刘欢这样的大明星过来购房,并且为我们代言这事,我和肖童打算接下来就去跑。”
  吴远俩手一摊:“即便这样,依然还不够。”
  这下韩伟疑惑了。
  肖童也随之皱眉思索。
  眼见二人都没了言语,吴远耐着性子启发道:“我提一个问题。”
  韩伟和肖童双双抬起了头。
  原本落后半个身位的肖童,甚至还上前半步。
  生怕遗漏掉什么关键信息。
  吴远接着抛出问题道:“你刚才提到了潜在购房者,那么我想问,亚运村项目的潜在购房者,究竟是什么样的目标群体?”
  这个问题对于初来乍到的韩伟来说,并不那么熟悉。
  反倒是肖童,从一开始就耳濡目染的。
  此刻,昂然而坚定地回答道:“老板您接手亚运村项目之初,就说过,咱们要打造高端社区,要把这些公寓卖给外国人,挣老外的美金。”
  “所以我想在bj常驻的外国人,是潜在购房者之一。”
  吴远当即肯定道:“没错。既然老外是潜在购房者之一,那么咱们的纸媒宣传,是否把他们涵盖在内了?”
  肖童迟疑道:“没有。”
  随即深吸一口气道:“不仅没有,而且连项目的英文介绍,英文资料,英文文案,都没有考虑到。”
  说到这里,肖童有些说不下去了。
  先前韩伟汇报完,俩人还挺自我感觉良好呢。
  现在看来,离老板的要求,还差着远呢。
  不过吴远并没有责怪她们的意思。
  而是继续启发道:“那么潜在购房者之二呢?”
  韩伟觉着自己必须抢答了:“应当是bj那些中产以上,对于住宅和商圈有着较高要求的家庭。”
  吴远点点头。
  随即不等吴远继续追问,韩伟便自顾自地续道:“这类人群的宣传重点,在于腾达与哈塞尔合作的大型商贸购物中心的相关宣传和贯彻。”
  “相应的宣传范围,其实是和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是重合的。”
  吴远一只手弹出来大拇指和食指俩根手指头了。
  就见俩人都在绞尽脑汁,却依旧是‘一滴也没有’的为难样。
  于是自顾自地弹出第三根手指头道:“这潜在购房者之三,是现在北京城里各处民间自发的换房大会。”
  “之所以举行换房大会,是因为参与换房的家庭,多多少少都有居住需求上的变化。”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