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980节
  一句大嘴巴的话,把自己地位下降到普通街坊邻居了。
  花娘顿觉亏大了,临走时欲语还休的。
  等到花娘也走后,吴远带着俩位女客人回到茶室落座。
  朱迪依旧兴致勃勃地追问:“吴老板,你这么做,是为了淘换些老物件吧?”
  直到这一刻,朱迪依旧不认为,吴远会做那亏本的傻事。
  吴远却摇摇头苦笑道:“早个十年八年的,这样子做,兴许能淘换到不少些。可现在?”
  朱迪讶然道:“那你等于是纯粹给邻居街坊送福利了?”
  吴远慨然道:“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这里头不少邻居,也都选择了我腾达公司做翻修改造项目,这样也等于是适当地回馈老客户吧。”
  午后的时光缓缓流驶。
  萨拉回到自己选在东厢的房间,处理了几个电话。
  朱迪则是扛着单反照相机,里里外外地逛遍了整套二进四合院的每个角落。
  不逛不知道,一逛吓一跳。
  看起来占地面积不算太大的一套二进四合院,其内的设计元素和细节,竟然分毫也不少。
  外立面的古朴和传承。
  内里设施的现代化和方便。
  内外的契合和过渡,每一分每一毫,都令人感觉无比顺眼。
  挑不出毛病。
  朱迪可是换了七八个胶卷,拍了上百张的图片,才发现这些。
  回到正房时,吴远却已经不在这里。
  出现在前院里,开始张罗晚饭了。
  对于中餐,朱迪吃还可以,但伸手帮忙,那是一点也帮不上。
  于是借着吴远正房里的练字台,埋首手绘整套四合院的素描图。
  这属于设计师的基本素养。
  这一忙,不知不觉沉浸其中,连带着和亚运村的庭院式花园相互印证,有点触类旁通的明悟来。
  前院里。
  中饭是花娘帮忙张罗的。
  晚饭的话,吴远自然不能继续麻烦人家。
  况且四五个人的晚饭,对于吴远来说,还不算什么难事。
  可直到萨拉打完电话,处理完公务,非要过来帮忙时,吴远发现难了。
  沟通太难了。
  俩人只能用只言片语来交流。
  言语之间,吴远还不忍打消对方的积极性。
  毕竟来者是客。
  好在萨拉插手帮忙的时候,吴远已经忙活了一大半。
  剩下的这点,手把手地交,也没耽误多久。
  油烟升腾,飘飞满巷。
  胡同里喧闹的人群,也因此而寂静下来。
  纷纷各奔各家了。
  老城区的傍晚没有华灯,但昏暗的白炽灯,拖长的人影,也颇有一股子宁静的氛围。
  朱迪抬起头来,揉揉发酸的脖颈,这才放下纸笔。
  伸展着手臂和四肢,来到中庭院中。
  眺目远望,从青砖灰瓦之间,看向深灰色的夜空。
  颇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愉悦。
  这种愉悦是在坡县那寸土寸金之地,所难以体会到的宽广和敞亮。
  一瞬间,她忽然开始理解。
  华夏的上层人士,欧洲的贵族,喜欢独栋别墅、城堡,甚至庄园的心态来了。
  一念至此,朱迪路过凉亭边上的鱼池,直奔前院的厨房。
  “吴老板,在bj,是否有什么地方能允许我们这样的外国人买房的?”
  吴远一听这话,心说你问到点子上了。
  嘴上却还是一幅为难的样子道:“大多数房子,是不允许外国人私人出面购买的。”
  “但亚运村公寓,我替你们这些国际友好人士申请到了购买资格。今后可要多多给我介绍点大客户来。”
  朱迪颇有兴致地哦了一声道:“你是怎么想到开发外国人购房这一块市场的?”
  吴远没有真说,而是打了个哈哈道:“还不是跟你们这些外国人接触得多,自然就想到了。”
  晚饭,马明朝依旧不上桌,独自在厨房吃了。
  花娘自打回去,也没再露头。
  以至于只剩下三人吃晚饭,饭菜做的多了些。
  饶是如此,吴远还是带着俩位客人,把饭菜往正房餐桌上领。
  一通来回穿梭之后,这才坐定。
  朱迪颇为感叹地道:“在华夏传统家的格局之中,厨房和餐厅的位置也太远了些。”
  吴远拿起筷子招呼道:“其实这正是华夏家文化的一种体现……”
  说到这里,算是说到朱迪的心坎上了。
  毕竟她研究了一下午四合院的翻修设计,这里头建筑格局,其实是和民族文化分不开的。
  听着吴远信手拈来的诸多传统和说辞,朱迪恍然大悟的同时,感觉脑子在蹭蹭地长。
  这是她自打成为首席设计师之后,久违了的体验。
  三人边聊边吃。
  以至于不知不觉就吃得多了。
  饭后,吴远打开东厢靠南边的一间房,里面赫然是一间健身房。
  健身器材不说有多齐全,但起码挺像是那么回事的。
  萨拉兴致勃勃地回屋换了身健身服,饶有兴致地练起了深蹲和卷腹。
  偏偏还要求吴远来给她做保护。
  第1162章 盘活亚运村,风头需先转
  吴远哪懂做什么保护。
  但萨拉来者是客,本着绝不能让客人受伤的原则。
  那只能勉为其难地贴身保护一下了。
  于是保护了四十来分钟,然后做了一整夜的梦。
  好在隔天一早,萨拉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在胡同口打辆车走了。
  吴远带着朱迪去北四环的路上,还疑惑着呢。
  这萨拉不会说中文,怎么跟出租车司机师傅交流?
  朱迪对此是门清道:“bj的师傅,对于地名清楚着呢,而且她的翻译胡瑶在会议举办地等着她。”
  抵达腾达办事处。
  里头济济一堂,马明琪和邹宁她们都回来上班了。
  工作热情空前地高涨。
  吴远一看这样不行。
  拿下亚运村项目之前,蜷缩在这小楼里还能将就。
  可现在,有项目打底,咱这腰板也硬挺了,没必要蜷缩在这里头委屈自己个了。
  于是叫过马明琪过来问道:“我看北辰房地产公司那边作为腾达分公司办公地点就不错,他们什么时候能替咱们腾出来?”
  马明琪解释道:“北辰方面,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安置转移内部人员。而且远爷,咱们现在合同虽然签了,钱还没给呢。”
  合同款还没付就想撵人,确实不合适。
  吴远接着追问:“咱们的贷款,进展到哪一步了?”
  马明琪有条不紊地道:“这次贷款由于额度巨大,阿尔法投资公司的黄姐是分几家银行做的。这其中汇丰上海最先通过,近期将通过bj代表处给我们打款。”
  “但国内四大行这边,由于额度不小,审批期限一般都要久一些,时间上难以预计。”
  这就是手上没钱的坏处了。
  如今三五千万,短时期周转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涉及上亿的资金,放在内地几大行,没有敢不慎重的。
  毕竟九零年一整年发行的国债规模,也才七八十个亿。
  上亿资金的贷款,谁敢小觑?
  吴远眉头一皱道:“全部从汇丰上海分行贷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