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955节
  刚说到这里,王倩顿时明白隋若婵叫刘姨的原因了。
  当下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道:“你乐意跟着别人一块叫姨,关我们什么事?大不了咱们各论各的,对不对,刘姐?”
  刘娟两边都不好得罪,只能选择讪笑。
  至于吴远,就跟没听见似的。
  三两口把一块蛋饼裹着的烧烤全都干下了肚子,正盛了一碗羊肉汤在那大快朵颐。
  喝汤的同时,不忘顺便用汤水簌簌牙花子。
  丝毫不觉得在这一众大学生面前,有多么不雅。
  吃饱喝足。
  吴远也不管这些还在细嚼慢咽的高材生们了,径自长身而起,对刘娟和郑新道:“小姨,小姨父,你们也赶紧吃口垫吧垫吧。我就先回了!”
  “反正看今天开业的情况,只要你们本分经营,踏踏实实的,生意指定差不了。”
  刘娟一脸感激之余,满肚子都在搜罗着感激之词。
  可是话到嘴边,又觉着不足以形容,而羞于出口道:“小远,你今天能来,我跟你小姨父就很感激了。还帮忙帮到现在,我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吴远拉着刘娟的手道:“小姨,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随即话锋一转:“倒是你啊,店都筹备好了,准备开业了,也不跟我和落雁说一声。”
  “要不是落雁心细,从你们采购的烧烤调料粉上看出端倪,我还被你们蒙在鼓里呢。”
  刘娟更是无地自容,反握着吴远的手道:“那什么,改天到家里吃饭,我让你小姨父,好好陪你喝两盅。”
  “行啊!”吴远先应承下来,随即才补充道:“下回吧,小姨。”
  “我今晚的火车,去首都。那边还一大摊子事,等着我呢。”
  这话不仅让刘娟一愣,更是让隋若婵也都跟着有点懵。
  回过神来,刘娟愈发感激道:“你说你这么忙,还能到我这小店来,帮这么半天忙,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第1131章 开年赶工忙,仍需早筹谋
  离开枣阳路的时候。
  太阳已经打厚厚的云层中露出来,洒下一片温暖的春意。
  回到腾达总部的吴远,却顾不上休息。
  干了一杯咖啡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去了曼迪菲家具厂。
  这产业多了。
  单单面面俱到就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吴远身为老板,总想着尽量自己去做到这一点。
  总好过各公司、各厂子的下属,总想着搞出点事儿来,来吸引自己的关注和投入。
  当然,这是往坏处想的结果。
  往好处想,也有可能各子公司、各厂子通过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来吸引自己的持续关注和投入。
  这是理想化内卷的结果。
  吴远内心有期待,但不提倡。
  宾利慕尚过了黄浦江,再次踏上浦东的土地。
  相对于前几天过来,这块土地上的活力,似乎更上了一个台阶。
  相应带来的,却是漫天的尘土和连绵不断地轰鸣。
  尤其是先期开工的工程,大抵都围绕着主干道周围,几乎是他车子绕不开的路段。
  终于,尘土消散,偃旗息鼓。
  宾利慕尚也抵达曼迪菲家具厂门口了。
  门口站岗的保安队成员,是个年轻的新面孔。
  见到这么大一辆豪奢的家伙,怼到厂门口,人还有些愣神。
  作为新进厂里的年轻人,都听说过老板的豪车和大手笔,可谁也没真正见过。
  好在传达室的老井头,平时偶尔会老眼昏花。
  但这时候眼神却是格外锐利。
  没等马明朝下车,老井头已经窜出传达室,招呼着新来的小张推开了大门。
  吴远摇下车窗,照常给老井头丢了两包烟道:“井师傅,一向可好啊?”
  老井头兜住烟的同时,连连点头颔首地道了三声好,随即才替挠头不知所措的小张解释道:“小张,新来的,还不认识老板你的座驾。”
  接着回头对小张叮嘱道:“现在认识了吧?下回可别再愣神了。”
  叮嘱完,老井头便催促道:“老板,你日理万机,快进厂忙吧。”
  吴远冲小张点了点头。
  马明朝浅踩一脚油门,宾利慕尚进厂之后,转了个弯,停在了办公楼前。
  办公楼里,俩副厂长都不在。
  外贸部的罗冬梅夹着电话,嘴里头操着流利的洋文,忙得也是抬不起头。
  最后还是行政部的李青,接待了他。
  走马上任了行政主管的李青,也给自己换了公关小姐里的行头,显得特别的专业干练。
  吴远关心的一些基本问题,大部分也都能从她这儿得到初步解答。
  随即接完了电话的罗冬梅也敲门加入进来。
  吴远这一了解,方才知道。
  这一开年,曼迪菲家具厂是赶上了。
  不仅有着一批次的腾达装修项目亟待竣工交付,催促着团购的曼迪菲家具进场。
  而且芬迪方面在东南亚的家具订单也追加了,需求增加了足足一倍。
  如此一来,大外甥女蔺苗苗和大师兄何运辉,都属于技术型人材。
  压力一到,他们可不就在办公室里坐不住,全都扑到车间里去了么?
  半个钟头过后,吴远对家具厂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随即长身而起,准备去车间看看。
  李青还要陪同相送,被吴远拦住道:“地方我都找得着,你忙你的。”
  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讲这个排场。
  罗冬梅却还坚持道:“老板,我送你下楼。”
  这倒让吴远听出点弦外之音来。
  下楼的时候,罗冬梅终于提起道:“萨拉女士日前正在新加坡主持工作,东南亚市场上的芬迪家具,全面转向由我们厂来代工,也是她在一力推动的事情。”
  “但芬迪家具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在其品牌全球销量中的占比并不高。萨拉女士有志于推动更多的代工份额和代工订单,以解决芬迪品牌的总体生产成本。”
  “但目前看来,成效不大,举步维艰。”
  吴远点点头道:“这也是正常的。萨拉女士有这份心也是好的。不过咱们还是着眼于眼下的订单,保质保量地完成手上现有的代工订单。”
  说话间,二人也到了楼下。
  看着罗冬梅有止步的意思,吴远看了看楼上道:“你的同学肖童主动请缨去首都去了,她的勇气,令我很欣慰。这边谭强谭主管怎么样?心态各方面是否稳定?”
  罗冬梅思忖着道:“谭强的压力确实不小,但心态还算稳定。今后有机会的话,老板你跟他谈谈,兴许对他的心态平稳,具有很大的帮助。”
  吴远抬腕看了看表道:“今天来不及了,下次吧。”
  二人在楼梯口分开。
  吴远直奔木工车间。
  车间里机器轰鸣,充斥着浓郁的刨花和木料的味道。
  这对木匠出身的吴远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了。
  大师兄何运辉,遵循着车间的安全规定,正带着安全帽,四处巡视,时不时地驻足咆哮用。
  倒不是他压力有多大,态度有多恶劣。
  而是车间里这噪音环境,不咆哮,对方根本听不清。
  直到有人小跑到他跟前,指了指站在门口的吴远,何运辉这才紧急交待了两句,匆匆迎接出来。
  师兄弟俩一见面。
  何运辉就先接了吴远一根华子道:“前两天苗苗还念叨说,你把曼迪菲给忘了。”
  吴远拨着了打火机,递上去失笑道:“我就知道,这孩子不会说我好话。”
  随即解释道:“没办法,到上海这几天,太忙了。”
  俩人凑头把华子点上后。
  何运辉续道:“其实苗苗也没说什么,毕竟厂里太忙了,顾不上。”
  吴远趁机问道:“还顶得住吗?”
  何运辉坚定地点点头道:“好在现在只是两头紧,盼盼家具的代工订单并没有爆。如果盼盼家具的订单也爆了,怕是够呛。”
  吴远眯着眼道:“看来筹办分厂的事,还是得提上日程。”
  何运辉不假思索地赞同道:“那可不?”
  “单一个盼盼家具,全国驰名商标,哪怕是曼迪菲全部投产盼盼,将来也未必能满足市场需求。”
  “更何况曼迪菲的品牌也在渐渐树立起来,假以时日,怕是代工的产能空间会被逐步压缩,直至不足。”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