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940节
  范冰冰却止不住好奇心地扑捉道:“几个小目标?老板,究竟是几个?”
  “按现在的官方汇率,也就十个而已。”
  “十个?也就?”范冰冰深吸一口气,连带着胸前都跟着鼓大了一码。
  紧跟着她就意识到,保密这个消息的必要性。
  所以喃喃地道:“如果是这样,老板,这消息最好要保密。”
  听到这话,吴远反倒放心道:“也就是因为,你是我的得力助手,我才没瞒你。对外,的确要做好保密工作。”
  “这次,阿尔法投资班底的成员,已经被人盯上了,差点就出了事。”
  范冰冰暗暗心惊之余,也不敢再多问了。
  毕竟这年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各类案件,还是层出不穷的。
  吴远顺着话茬道:“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尤其是公司里各个女职工,千万不要因为在公司享受好福利、好待遇,就太高调。小心招来是非,这方面,你得空加强一下教育,提个醒。”
  范冰冰也点头表示同意。
  同意之余,冲外头努了努嘴道:“对了,肖童那边,你真打算放她去首都历练历练?”
  吴远不假思索地道:“她自己要求的,我为什么不放?”
  范冰冰大气一松,喃喃道:“我还以为……”
  “你以为什么?”
  “没什么!”范冰冰连忙掩饰道:“那我出去忙了,老板。”
  目送着范冰冰匆匆走了,吴远随手端起手头的杯子,一口喝了大半杯子的美式。
  明明平日里,尝起来略苦的口味。
  如今进到嘴里,竟也是甜的。
  半杯美式下了肚,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原打算跟杨怀定打个电话的,现在也生生控制住了。
  且让黄琦雅她们安安心心地休息几天再说吧。
  结果吴远这边敛止了这想法。
  不料黄琦雅还是被人打断了休假的节奏。
  而这人不是旁人,正是黄琦凡。
  吴远收到黄琦凡的电话,是正在去腾达一建工地的路上。
  电话里一听出来对方的声音,当即热情上涌道:“哟,黄哥,我这昨儿刚到上海,今天就收到了你的电话。”
  黄琦凡却是不打这个弯弯绕,径自道:“下午出来喝个茶?还是老地方,我把小雅也叫上。”
  好家伙。
  这话等于说,我不仅知道你回上海了,而且连阿尔法投资公司满载而归的事都知道了。
  吴远以不变应万变道:“行啊,黄哥,不见不散。”
  黄琦凡说完,就挂了电话。
  吴远这边还抱着大哥大,琢磨呢。
  手里头的大哥大就又响起,看也没看地凑在耳边接通道:“喂。”
  电话那头传来黄琦雅那慵懒而略显失真的声音道:“二哥刚才是不是给你打电话了?”
  吴远嗯了一声。
  黄琦雅紧接着道:“我什么都没跟他说。今天下午他要是提什么要求,都由我来应付,你千万别跟我抢先,答应什么。”
  吴远叹了一声道:“这事弄得,原本想要你好好休息几天的。”
  黄琦雅心中暖流横溢,嘴上却道:“要怪也怪我二哥,怪不着你。”
  说完,就挂了电话。
  吴远扔掉大哥大,眼见着宾利慕尚过了黄浦江,在浦东一片断壁颓垣的大工地中,四处穿梭。
  最终路过一片麦田,抵达腾达一建的工程大院。
  节后的腾达一建,碍于气温的缘故,尚且没有全面开工。
  加之除却北岗本地的师傅们及时到岗之外,外地的农民工还在陆陆续续地报道之中。
  所以工地上,都是小范围地小打小闹。
  维持着‘来的人有钱赚’的状态,免得他们松懈下来,再闹出诸如窝在宿舍聚赌之类的污糟事儿来。
  吴远推门下车,就被门卫老大爷递来了两顶安全帽。
  顺带着还叫马明朝登了个记。
  管理得很规范的样子。
  吴远接过安全帽,一看这老大爷面生,趁机给老大爷撒根烟问:“大爷贵姓?”
  “免贵姓曹。”
  “曹大爷,辛苦了。这工地上每天迎来送往的人可多?”
  第1114章 工程千万个,安全第一条
  曹大爷磕着华子,磕完了放在鼻尖贪婪地嗅着,一副舍不得抽的样子道:“自打过年之后可不少,镇上的领导来过了,区上也来过了。赵经理说,该消停一阵子了,结果您又来了……”
  吴远脸色一滞。
  合着自己不该来呀?
  当即话锋一转道:“那全国各地来的工人师傅呢?”
  “他们?”曹大爷不以为然地道:“他们都是泥腿子,比你们这帮领导好伺候多了。”
  吴远顿时感觉被针对了。
  但身为老板,他也不可能跟一老头过不去。
  况且人家这话也没说错。
  就在这时,赵宝俊带人迎过来道:“老曹头,他可不是一般的领导!他是我亲师父,正儿八经的全能手,木工、瓦工全精通。”
  曹大爷又拿眼把吴远打量了一遍道:“哟,这我可真没看出来!”
  乔五爷接过话茬,笑骂道:“你个老东西,你见过几个人,就觉着自己看人看透了?”
  曹大爷明显和乔五爷很熟,“啊,对对对,你见的人多。”
  说完,扭头回了自己的小岗亭里,俩手往袖筒里一插,继续看门了。
  赵宝俊虽然知道师父的行程。
  却还要多嘴问一句:“师父,你何时到的,准备待多久?”
  吴远边走边道:“昨儿下午,恐怕待不了几天,首都那边的事儿也催着呢。”
  众人边说边往工棚走。
  进了工棚,吴远看了张永成递过来的工人到岗名单。
  基本上到了七成左右。
  仅余三成未到岗。
  这三成怕是要用正月里剩下的半拉月,才能陆陆续续到岗。
  如果到了月底还没来,那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人员流失了。
  当然,工地上的农民工流失,那是在所难免的。
  有可能回去一趟,过年一喝酒,又茬摸到了新的更赚钱的头绪。
  也有可能家里出了什么事,不能像往年一样出来打工了。
  总之,各种可能都有。
  乔五爷眼见吴远看着名册若有所思,就语出不耐地道:“照我说,等过几天,确定天气暖了,达到全面开工的条件了,咱就直接去闸北大市场,把师傅招齐了!”
  “我就不信,以咱们腾达一建这条件,还能招不着人?”
  吴远无可无不可地道:“这事都行,反正你们商量着来。”
  太具体的小事,他就不参与意见了。
  扔掉花名册,吴远连坐都不坐,径自道:“走,咱们到工地看看。”
  进入施工区域。
  各种嘈杂声,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吴远耳听八方的同时,还得兼顾着眼观六路。
  寻摸着自家工地上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
  工程千万个,安全第一条。
  虽说工程干的多了,各种工伤在所难免。
  但最大限度地做好安全措施,实施安全保障,还是可以将这一数据降至最低的。
  到头来,大家皆大欢喜地把钱挣了,最好。
  但在赵宝俊和乔五爷看来,自家这工地,可谓是各大工地的典范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真骄傲。
  连镇领导、区领导过来检查,都挑不出毛病。
  可任俩人怎么想也没想到,这镇领导和区领导终究是外行,那判断安全隐患的眼光,怎么能跟吴远相比?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