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930节
  接起来一听,只从一个喂字,吴远就听出了黄琦雅的声音。
  “姐,你们到香江了?”
  “已经抵达三天了!”黄琦雅冷淡的声音里,透着三分不屑,七分凉薄。
  吴远不仅不以为意,而且颇为欣慰地道:“姐,看来你们已经为几天后的丰厚回报,做好了完全的准备。等元宵节那天,我在上海给你们庆功!”
  黄琦雅依旧回应寥寥,但嘴角却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
  而旁边的江静声音却难以自已地传过来道:“老板,真的吗?”
  “当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紧接着李媛的声音却传来道:“老板,我想休假!”
  黄琦雅眉头一皱。
  吴远却从善如流地道:“是是是,休休休。也该给你们这些小姑娘一些时间,去找个对象,谈谈恋爱了。”
  “欧耶!”李媛欢呼。
  江静也跟着欢呼,虽然迟疑了片刻。
  唯独黄琦雅冷静地问:“那我呢?”
  吴远不假思索地道:“姐,等这次香江归来,以你的身价,上海男人已经配不上你了。”
  挂了香江的电话,吴远额头不由微微见汗。
  每回给黄琦雅和颜如卿打电话,都得搭着一万倍小心。
  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的局面。
  转眼一天疏忽而过。
  吴远下班回到家,正碰上老丈人杨支书背着俩手过来吃晚饭。
  散烟过去的同时,就把卞孝生的想法说了。
  杨支书富有节奏地在烟盒上磕了磕华子,嘴巴一撇道:“他倒是左右都不耽误!”
  虽然不是什么好听的话。
  但吴远知道,老丈人不反对,就等于是应了。
  毕竟别的村真有人愿意加入麻鸭养殖或者小龙虾养殖的话,只会增加规模养殖的优势,有利于村里进一步提高话语权。
  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至于说外村的人不服管之类的问题,那就更不是事了。
  老丈人连卞孝生都忌惮,外村那些想要挣钱的村民能比卞孝生更厉害?
  说话间,爷俩走进吴远小院。
  也没进小楼,就在院子里的发着芽孢的葡萄架底下抽烟说话。
  杨支书趁机道:“海洋这孩子挺靠谱,种蛋的事儿已经联系好了。现在问题是,让村里派个人去接货。”
  “在省城?”
  “倒不是,”杨支书摇摇头道:“省城下面的农村,距离省城大几十公里。”
  “那村里准备派谁去?爹你要亲自去?”
  吴远问出此话,也正是因为麻鸭养殖一直是杨支书牵头负责的。
  结果杨支书连连摇头:“我不去,我让老许头去了,正好他带着他侄女一道去。”
  吴远哦了一声。
  这也没毛病。
  说话间,奔驰车怼到了小院门口。
  杨落雁推门下车,一见丈夫已经回来了,不由连连道:“新年开工投产,事情实在太多了。”
  吴远随口道:“忙,你就晚点回来,不要紧的。”
  杨落雁却道:“那不行!孩子们没几天就要各回各家了,我不得抓紧机会,多做点好吃的给孩子们?”
  吴远反问道:“过不了半年他们又来了,你还怕没这机会?”
  饶是如此,杨落雁还是多做了俩道菜,以至于吴家小楼的晚饭,一直到七点钟才开始。
  年前年后这段时间的小住。
  旁的孩子看不大出来,但钟文强是肉眼可见地圆润起来。
  连带着个头上也稍有蹿长。
  照这个势头下去,这个外甥将来身高兴许能更高一点。
  转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老许头带着许慧琴,就赶到了吴家小楼门口。
  定好了今儿搭吴远的车去县里坐车,这爷俩生怕赶不上,误了时间。
  吴远给这爷俩开了门后,递上一根华子,不由失笑道:“许叔,你们起这么早,是怕我不等你们?”
  老许头接过华子道:“那倒不是,主要是你一个大老板,日理万机的,怕耽误你的正事。”
  这话倒让吴远收起玩笑的心思了。
  领着老许头和慧琴进了屋,刘慧和杨落雁娘俩正在准备早饭。
  杨落雁特地多煮了十来个鸡蛋,准备叫老许头和慧琴一回走的时候带上。
  结果这俩人直接露出自己包袱里的熟鸡蛋,反倒叫杨落雁白煮了。
  最后只能便宜几个熊孩子了。
  不多时,杨支书过来吃早饭,一开口调侃老许头,却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别开生面了。
  “头回做俺闺女婿的豪车,你真怕是不赶趟呀!”
  结果老许头理直气壮地道:“早不是头一回了!上回……”
  至于上回什么坐过,吴远也不记得了。
  但俩老头拿这种幼稚的事斗嘴,就让许慧琴特别想笑。
  早饭过后。
  两辆车陆续出发。
  吴远在盼盼家具厂门口下车,叮嘱着马明朝直接把老许头和许慧琴送到彭城火车站。
  老许头还坚持说:“小远,你给我们送到县汽车站就行。我俩做车去火车站,也没几个钱。”
  吴远拜拜手道:“许叔,明朝正好没事,捎带手的事。”
  老许头推辞不掉之余,不由一脸激动。
  这下豪车,咱也坐个够本了!
  第1102章 我一正主任,要你教做事?
  老许头这一走。
  村里炕房的粉刷消毒和修建工作,只能落到了杨支书的头上。
  好在自打兴旺家具厂搬走,村里的房子并没有闲置太久。
  个别零星漏雨的地方,也只是部分瓦片碎了,换掉即可。
  除此之外,就是要在屋里南墙和北墙砌个两排炕床,然后用石灰粉刷,做好门窗的密封。
  这点工程量不大,技术也不难。
  随便找个瓦匠二把刀就能做。
  可即便是二把刀,如今在村里也不好找。
  最后杨支书只能打电话给吴远,吴远直接叫钟振远派俩人去帮个忙。
  结果钟振远直接派了一个小队,足足七八个人。
  毕竟是老板指派的任务,谁敢怠慢?
  至少钟振远不敢。
  所以原本两天的工程量,一天就完工了。
  吴远下班回到家,吃过晚饭,就被老丈人拉到村部,观摩这一天干下来的成果。
  好家伙,内院的厂房被这么一修葺,还挺有模有样的。
  爷俩逛了一圈。
  就听村部办公室电话在响。
  杨支书咕哝着开了锁,接起来一听,恰是老许头打过来的。
  一听到杨支书的声音,老许头就乐了:“老杨头,这电话还真叫我打对了!”
  杨支书没好气地道:“我要不是刚好过来看炕房,你这时候打电话,鬼才给你接!”
  “说到炕房,”老许头当即道:“我打电话就是跟你说炕房这事的。”
  “明天我和慧琴,就能带着这一车的种蛋回去了!你那边炕房得加快进度,这么宝贵的种蛋,可不能放置太久。慧琴说了,影响那什么率。”
  许慧琴的声音在旁边传来道:“孵化率!”
  “对对对,孵化率!”
  电话那头爷俩声音刚落,电话这头杨支书就志得意满地道:“炕房已经修好了,一天完工了!就等你们把种蛋运回来了。”
  “什么?”老许头明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转念一想,加之看向大侄女许慧琴的口型,顿时恍然大悟道:“是小远帮你找的人吧?这算什么本事?这不算本事!”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