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815节
  “具体的,咱们今儿就不提了。叫下面人慢慢对去!今儿咱们不醉不归,好不好?”
  栗主任还能说什么,“好好好,不醉不归!”
  第964章 捐助和投资,一码归一码
  毕竟是双方的头头碰面,定下基调就足够了。
  没必要为了条条框框地你来我往。
  喝酒就完了。
  而喝起酒来,栗主任以一敌二,最终的结果早已注定。
  竖着进来,横着出去了。
  但在横着出去之前,竟然把单先签了。
  还挺讲究?
  吴远和三姐夫熊刚,听到沈清这么说,四目尽是迷茫和诧异。
  最后还是吴远笑着摆摆手:“下回再请回去就是了。”
  离开招待所,熊刚依旧推出那辆坐垫破了皮的凤凰牌二八大杠。
  看得吴远直嫌弃道:“让明朝把你车放在后面,你上车来坐。”
  熊刚攥着车把不松手道:“不麻烦,从这到家里也没多远。”
  吴远只得扬扬手道:“那行,你骑快点,我在你家等你。”
  从县招待所,到陵园东路的三姐家,也就是一脚油的功夫。
  吴远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就见三姐吴秀华,正剪的满院子的纸钱,左一堆右一堆的,反倒放着烤串的活儿都交给苗红和张艳俩人干了。
  吴远仔细一想,才意识到明儿是下元节。
  按照农村习俗,那也是要给先人烧烧纸钱,祭拜一番的。
  怪不得早上媳妇杨落雁临走的时候,直说车库里有剪好叠好的纸钱呢。
  一见幺弟喝得脸红脖子粗地样子,吴秀华当即放下手中的银纸和剪刀,回屋冲了杯蜂蜜水端出来道:“赶紧喝了。”
  吴远接下来之后,就笑着说:“三姐,你还得再冲一杯,一会三姐夫也该到了。”
  于是吴秀华又回屋冲了一杯,先放在幺弟身边的凳子上凉着。
  “听你三姐夫说,今儿中午这顿饭是被县教委打秋风的?”
  吴远挥挥手道:“一点小钱,不值一提。”
  吴秀华却老大不乐意道:“左一点右一点,县里那么多局委单位的,加起来可不老少了。”
  下一秒,吴远话锋一转,出其不意地道:“三姐,你跟我说实话,三姐夫那水利局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口子要填?”
  吴秀华一愣。
  就见熊刚在门口停好车子,直奔院子里来道:“你别听你三姐瞎说,水利局是什么单位?那是肥水衙门,哪里至于跟县教委似的,四处化缘?”
  吴远便也不揭破,只留下一句话道:“三姐夫,反正真有需要,你也别为难。”
  “我也不光是冲你的面子,跟刘局和陈大姐,也得接着处,不是么?”
  吴远特地路过来喝一杯蜂蜜水,就是为了问这话。
  所以问完之后,便一口把蜂蜜水喝干净道:“三姐,三姐夫,我走了。”
  吴秀华跟着起身道:“把这纸钱带一包回去,省得落雁再费心准备了。”
  吴远摆摆手道:“不用,三姐,落雁昨儿就准备好了,今早还叮嘱我来着。”
  吴秀华颇感欣慰道:“落雁是个好媳妇,你有福气!”
  吴远转身对熊刚道:“三姐夫,要不你跟我车走,烧完了纸,我再把你送回来。”
  熊刚脑袋直摇,偏偏不解释。
  最后还是吴秀华提醒了一句道:“你三姐夫不得先给熊家的祖宗们烧嘛!”
  吴远失笑,自己竟然忘了这茬。
  怪不得三姐准备了那么多,左一摊有一摊的。
  三姐夫烧完这么多,怕也得到三四点钟。
  众人来到门口,就见马明朝一刻不闲着地又在擦车。
  吴远实在忍不住了,喟然道:“明朝呀,这车不用擦这么勤快的。”
  跟着出来的明朝媳妇苗红忍不住吐槽道:“别提了,远爷。他摸这车的功夫,都比摸俺的功夫多!”
  对于媳妇的吐槽,马明朝除了瞪眼装凶,也没别的法子。
  宾利慕尚离开陵园东路,路过盼盼家具厂,吴远顺便去了一趟厂里。
  这前脚刚答应栗主任的,后脚不得过来跟厂里人交待一声。
  免得双方下面的人在对接时,再出什么纰漏。
  厂长办公室里。
  吴远叫来二叔杨国柱,凑头一阵吞云吐雾过后,就把这事交代完了。
  杨国柱听得云里雾里地,忍不住问了一句:“小远,咱这钱捐都捐了,还有必要弄这么清楚么?让他们报具体的项目和预算来,会不会多此一举?”
  吴远拿眼看了杨国柱一眼,不答反问道:“二叔,我之所以这么做,你应该比我清楚。”
  杨国柱一凛道:“这么说,你不信栗主任这人?”
  吴远摇摇头道:“二叔,我不是针对某个人。这事,不管是栗主任、马主任还是宋主任,那都靠不住。”
  “我有这个要求,第一我们拿到相关资料,起码知道厂里捐的那点花哪儿了!日后也好有个监督和对照。毕竟扔个石头,还听个响呢。”
  “第二,有了这些资料在咱们手里,对教委那边也是个督促,督促他们尽快落到实处。”
  “这第三,弄项目和预算本身就是个门槛,也省得他们平白无故,有事没事地都来打秋风。”
  杨国柱恍然大悟,继而举一反三道:“那你给缫丝厂的投资,也是这样搞的?”
  吴远连忙摆手:“二叔,你都说了,给缫丝厂的那叫投资,我是要见着效益,跟着分红的。给县教委的,能指什么回报?他们不给我乱花钱,就不错了。”
  杨国柱哈哈一笑:“那你放心吧,这个关我一定把好。”
  说完,吴远就起身,指着刚泡好的茶叶叫杨国柱道:“二叔你端过去喝吧,好茶叶,倒了浪费。”
  杨国柱也不客气,直接搂在怀里,跟着起身道:“对了,你知不知道村里想修路的事?”
  “修路?”吴远不假思索地道:“村里那破路早该修了,怎么了?”
  杨国柱失笑道:“村民们私下里议论说,我大哥提起这个主意,就是为你这个闺女婿修的。毕竟全村就你一人有车!大哥压力不小,这事且按着呢。”
  “再一个,就算是要修,修成什么样子的,也是个问题。修得比乡道更宽更好,让乡里面子往哪儿搁?说不得就把卞孝生的手勾了下来,到时候村里反而留不住钱……”
  听到这里,吴远反而豁然开朗道:“那其实爹他还是着急了点?明年再提修路,就没这些问题了嘛!”
  杨国柱不明就里:“真的?”
  第965章 日子越来越好,人心越来越乱
  杨国柱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却也懒得多问,径自道:“既然你有主意,那你就直接跟你老丈人讲。反正他也听你的,不听我的。”
  离开盼盼家具厂,吴远回家的途中。
  路上的积雪已经全部化完了。
  只有田里乡间阴面背风的地儿,还残留着些不少积雪。
  饶是如此,雪后寒的威力也嗖嗖地体现出来了。
  吴远前脚到家,三姐夫熊刚后脚就骑着二八大杠到了。
  吴远招呼着三姐夫进家里先坐会儿。
  熊刚却指着崴了两脚泥的鞋子道:“我就不进去了,你赶紧换一双耐脏的鞋,跟我走一趟就得了。”
  湖里的劲风猎猎。
  老爷子老太太的陵前,三棵松树愈显挺拔。
  下元节的烧纸,一切从简。
  并没有那诸多的贡品要摆,只分出了几摊的纸钱,挨个地念叨过。
  然后一把火烧了。
  姐夫小舅子就大踏步地往回走。
  当然没走回头路,而是一路往西,走到村部西边那条南北路。
  往北是到二道埂子的宋春红家。
  往南是刚刚好是村部西边的那条路。
  如此一路,边走边聊,到了村部门口。
  就见杨支书、老许头和李会计老三位,在村部大门口,靠墙蹲着。
  要不是杨支书那身呢子外套新了点,活脱脱地三位老农。
  熊刚见状,先跟吴远知会一声道:“一会我跟你老丈人他们打个招呼,就先走了,不走你家了。”
  吴远点头:“行吧,回县里慢点。有事,给我打电话。”
  熊刚挥挥手,“没事。”
  接着走到老三位面前,杨支书却已经拍拍手站起来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