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790节
  说着,散给了父亲和吴远,然后点着打火机一一点上。
  杨千帆和杨万春凑在水桶上,看着里头的黄鳝在蠕动,一口一个哦呀滴。
  李云回屋,抱了抱小江和玥玥,跟刘慧说了几句闲话。
  再出来的时候,便自觉地找了个围裙穿上道:“妹夫,有什么要做的事,尽管吩咐。”
  吴远嘴里咬着烟,手上腾出手,只能龇牙咧嘴地道:“哎呀,落雁准备了哪些,我也不清楚。”
  李云卷起袖筒道:“那我先帮你把鳝段洗洗,腌上。你那配方,我都记着呢。”
  那也正好。
  吴远就不拦着了,手上动作不停,时不时地应合着杨支书和杨贲爷俩的闲话。
  杨贲提起道:“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个叫史玉柱的牛人,仅靠4000块,就在一个月内赚了百万的身家,卖的一种叫汉什么卡的东西。”
  杨支书不以为意地撇撇道:“同样的事儿,小远88年就做到了。这个史什么柱有什么好牛的?”
  “史玉柱,爸。”杨贲说完,笑道:“妹夫,你听见没?在爹的眼里,谁都比不上你。”
  杨支书理直气壮地道:“本来就是。也就是小远低调,不爱宣传。否则他这事迹,早就上新闻联播了。”
  这话越说越离谱。
  杨贲是无力吐槽了。
  接着就听吴远道:“史玉柱卖的是汉卡,电脑上用的东西,那可是高科技。人家本身也是大学生,有点子能耐在身上的。”
  杨支书也不辩解,只追问道:“你说实话,你现在赚了有多少个百万了?”
  吴远一愣,这还真不知道。
  杨贲就连忙拦着父亲道:“爹,你别说了。妹夫赢了,好吧!”
  几条黄鳝很快处理完毕,由着李云端进院里,用水反复冲洗,腌制。
  吴远却兀自未动,对侄女道:“千帆受一下累,去帮我把那条黑鱼端过来。”
  杨千帆兴匆匆地去了。
  结果发现是一条八斤多的大黑鱼,结合半盆水的重量,起码十几斤。
  一不小心,还真没端起来。
  直到李云提醒道:“把水倒掉一些,不就好端了?笨死了。”
  杨千帆哦了一声,撇去一多半的水,只留下铺在盆地的一层,一口气端到了吴远的面前。
  吴远伸手接过,不忘夸奖一句道:“千帆真能干,今天要多吃点。”
  杨千帆拍拍手。
  相比于自己亲妈,小姑父说的话就好听多了。
  连带着胆子也壮了许多道:“小姑父,今天有没有那种串起来的肉肉呀?”
  这是想烤串了。
  吴远正待回答。
  结果不等他回应,杨贲就没好气地笑话闺女道:“千帆,你跑小姑父家里点菜来啦?”
  接着怪罪道:“还不快把车上的礼物拿下来,给你表弟表妹送过去。”
  “别这么说孩子,”吴远打断道,随即和颜悦色地道:“千帆,烤串一会你小姑打县里回来就有了。”
  杨贲摸着隆起的肚皮道:“怪不得孩子们都喜欢来你家玩,你这也太惯着了。”
  吴远把华子往嘴里一含,伸手扣起大黑鱼的两腮,直接拎起来,放木桩上一放。
  手起斧落,一斧头下去,黑鱼再不动弹了。
  这才道:“大哥,生活不就是吃吃喝喝么?”
  “咱得庆幸,如今孩子还小,咱们用吃喝还能留得住她们。”
  “将来等孩子一长大,不知道哪家傻小子,勾勾手就勾走了。任你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到那时候你就该想念眼下了。”
  一番话说得杨贲直接打了个寒噤。
  苦笑着看向杨支书道:“爹,妹夫有毒。”
  杨支书却不以为然道:“小远跟你开个玩笑,你也信?再说你将来把眼睛擦亮点,给千帆挑个好人家,不至于。”
  这话杨贲自己听着都不乐意了。
  “爹,现在的小孩,跟我们那会不一样了。他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吴远赞同道:“大哥说得没错。而且他们将来考上大学,背井离乡的,你想管都管不着。”
  这话题越说,杨贲越觉着无力,不停地喃喃道:“还好千帆还小,我还有时间……”
  说话间,杨猛带着杨冲和杨雪到了。
  杨支书打眼一瞅:“你媳妇呢?”
  杨猛下了车来,摘下头盔道:“半路上叫幺妹叫去厂里了。”
  杨支书回过头来问:“小远,服装厂不能有事吧?”
  第935章 低调归低调,没必要扯谎
  吴远手上刮着鱼鳞动作不停道:“放心吧,爹,没什么大事。”
  既然媳妇杨落雁到现在,都没打电话回来,那就说明没什么大事。
  当然,即便是打电话回来了。
  吴远也能帮着解决。
  耽误不了今儿的团圆饭。
  杨支书一听这话,也就放下心来。
  爷仨陪着吴远把大黑鱼去了鳞,开了膛,然后扇成片。
  李云又腾出手过来,把鱼片接过去,继续腌制。
  忙完这一切,孩子们已经在小楼里玩疯了。
  吴远只好带着爷仨,在院子葡萄架子底下,吞云吐雾,谈天说地。
  不多时,马校长骑着二八大杠,带着马笑笑和马光辉过来。
  看得杨贲挺着肚子调侃说:“大姐夫,好歹大姐是有配车的人。你们怎么还骑二八大杠过来的?”
  马校长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你大姐配车那是为了工作,平日里,我跟孩子们可没怎么沾她光。”
  杨贲不信,转头问吴远道:“妹夫,你信不?”
  杨支书觉着大儿子在拱火,瞪了他一眼。
  吴远却笑道:“我信!就算大姐公车私用,以大姐夫的高风亮节,也不可能真坐的。”
  这话说着,杨猛都冲吴远竖了竖大拇指。
  因为他听得出来,妹夫这话,说得最对大姐夫这个臭老九的路子了。
  马笑笑带着马光辉跑过来,叫了一圈的人。
  最后偎在吴远的耳边道:“小姨父,妈妈一大早就去厂里了,说是晚点过来。”
  得,这姐俩忙到一块去了。
  吴远没说什么,挥挥手打发走俩孩子道:“去玩吧。”
  马长山一来。
  吴远和爷仨聊天,就没先前那么随意了。
  尤其是挣钱这种充满铜臭味儿的事,可千万不能在马校长这般高风亮节的人面前提。
  杨贲和杨猛对此是不太感冒的。
  但架不住父亲杨支书和妹夫吴远在乎。
  于是乎,话题的主导权就交给了马长山。
  马长山身为教育工作者,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很快提到了梨园村村办小学,在教委会上被点名表扬的事儿。
  这话一出,杨支书啧啧地直美道:“前两天还遇到小宋校长的,左右也没提嘛!”
  因为这学校是他一手经办起来的,所以与有荣焉。
  吴远也跟着满脸笑意。
  毕竟正校长是自己大姐夫,副校长是俩孩子干妈。
  怎么着都跟着沾光。
  所以也难得地调侃马长山一句道:“大姐夫,你后不后悔,当初没过来?”
  在众人看来,先不说马长山最是嘴硬。
  就算他不嘴硬,这事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至少眼下村里的小学校长,跟马长山这个县里小学的校长,还没什么可比性。
  不料马长山一开口,却把众人都晃了一圈。
  “唉,确实有些后悔。在教委开会时,我看到蔺先学那干劲十足的样,差点没认出来。人到中年,这种干劲最是难得。”
  “而且现在梨园村村办小学在县教委是挂了名的,栗主任很重视,将来极有可能打造成乡里的第二实小。”
  这消息就有些内幕了。
  而且超出了杨支书的预期。
  杨支书忍不住喃喃地道:“那得再投多少钱?”
  杨贲也喃喃道:“不可能吧,一个乡里,有必要搞两家实验小学么?”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