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722节
  毕竟认干亲名义是为孩子挡灾的,所以重礼是应该的。
  只是落到宋春红娘俩身上,尤其是宋春红这个教育工作者身上,指定是行不通的。
  尤其是娘俩对俩孩子,那是真心喜欢。
  连带着根本就不可能靠这俩孩子,混吃混喝的。
  所以吴远也有些迷糊,不知道媳妇该如何让孩子干妈收下这厚礼。
  不过话说回来,万一,一会双方真的推拉起来。
  他至少能先抱着俩孩子上车。
  思忖间,一根华子抽完了。
  吴远就不再抽,挪着凳子回到屋内,静等着接下来即将上演的顶级推拉术。
  王凤顾着俩孩子的同时,偶尔回过头来,就再相让道:“姑……吴老板,你抽烟!”
  王凤下意识想叫的是姑爷。
  毕竟自家闺女的心思,她这个当娘的不清楚,还有谁能更清楚?
  可惜闺女福薄,最终没那么好命。
  直到俩孩子把一盘炒豆腐,吃个精光,依旧意犹未尽的时候,杨落雁和宋春红俩人,才打里屋出来。
  一见媳妇出来,吴远下意识地就要起身跑路。
  结果杨落雁转头又把王凤拉进屋里试衣服去了。
  这是要挨个单独做工作?
  吴远煞有介事地琢磨着。
  堂屋里,就剩下他、宋春红和俩孩子。
  宋春红看着这一幕,总觉得无比地熟悉,似乎曾经无数次梦里出现过这样的场景。
  只是她生养的儿子,不像小江这么皮实,动不动就往自己怀里拱。
  吴远回过神来,打破沉默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学副校长这官虽然不大,但想要干好,没副好身体不行。”
  “所以你这营养得跟上,不要在吃得上省吃俭用,也别总把工资花在学生身上,多少给自己留点。反正你瘦下来,车子依旧刹不住。不如胖点好看!”
  这话一说,宋春红立马脸红到了脖子根。
  这两口子劝人,怎么走得一个路数?
  听起来没啥,但仔细一琢磨,总觉得车轱辘从脸上都压过去了。
  难道说结过婚的男女,都这么放得开么?
  “另外,明年村里要是大面积养殖小龙虾的话,你看大娘的身体允不允许,允许的话,也养养看。反正销路这一块是没问题的。”
  十多分钟后,王凤也出来了。
  这边娘俩交换个眼神,另一边俩口子也交换个眼神。
  最终王凤先开口道:“小江爸,小江妈,你们先听我说。”
  一听王凤这么称呼自己,正准备拉上孩子跑路的俩口子,顿时定住了。
  王凤续道:“今天你们能备这么大礼,亲自过来,算是给足了我们娘俩面子。”
  “但这么多东西,任由我们娘俩敞开了吃,也吃不了多少。”
  “所以这么多鸡鱼肉蛋的,方便保存的,我就做主留一些。但多出来的,你们必须得带走,不然浪费。”
  说完,就开始做主分配。
  宋春红也趁机帮忙道:“杨老板,你就听我妈的吧。她一辈子刚强,很少收礼的。”
  杨落雁看了眼吴远,这才回头道:“行吧,大娘,我来帮你挑。”
  一通分配。
  猪腿没留下,两条草鱼留一条,两只肉鸭留一只……
  留一半,退一半。
  这处理方式,跟送定亲礼似的。
  但瞧着双方其乐融融地挑挑拣拣,吴远也知道,这恐怕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既不让对方感到压力,又达到了改善生活的目的。
  虽然说,这些只够吃个十天半个月的。
  第855章 虽形式主义,但效果不错
  在马明朝的帮助下,几近一半的厚礼,回到了车上后备箱。
  宋春红娘俩送出门来。
  抱着俩孩子,摩挲着,疼爱着,舍不得撒手。
  惊动了三队的左邻右舍。
  宾利慕尚的车门打开。
  王凤怀里的玥玥见状,乖巧地道:“干姥姥再见。”
  宋春红怀里的小江也有样学样地道:“干妈再见。”
  随即蛄蛹着下地,上了车。
  吴远先护着媳妇上了后排,这才冲宋春红娘俩和三队的人,一挥手,上车离去。
  目送着宾利慕尚的车尾灯渐行渐远。
  直到消失在无边的夜幕之中,看到最后的宋春红娘俩,这才转身回了自家。
  一进堂屋门,宋春红就迫不及待地说:“妈,快把豆腐拿出来,我饿死了。”
  王凤笑道:“吃点咸菜疙瘩对付对付吧,炒豆腐那俩孩子爱吃,一口气全吃光了。”
  宋春红哭笑不得地道:“这俩小馋猫,没点实力,还真当不了他们干妈呢。”
  咸菜疙瘩其实是并不下饭的。
  但若是把米饭泡了开水,就好多了。
  娘俩一边刨着水泡饭,一边咬着咸菜疙瘩嘎吱嘎吱响。
  王凤笑边吃边眯眯地说道:“你瞅见了没?俩孩子今天身上穿的,是你给做的衣服。”
  宋春红点了点头。
  王凤续道:“就冲这一点,落雁的心思,就比你强。也难怪你跟姑爷有缘无分!”
  “妈!”
  “好好好,不说这个。”王凤径自刨了一口米饭道:“但我就是冲这一点,才收了礼。”
  “是么?”宋春红调侃道:“我还以为您是因为没吃饭,没力气跟人家推来推去,才出此下策的。”
  王凤没理会闺女的调侃,夹了根咸菜丝在嘴里细细咀嚼道:“落雁说得对,我得照顾好自己个,才能看着俩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
  回去的路上。
  当着俩孩子的面,俩口子什么也没说。
  毕竟如今孩子都会说话了,也会学话了。
  多少还是得注意一些。
  回到吴家小楼,杨支书还在。
  老两口,一个雄踞在沙发一头,一个雄踞在另一头。
  谁也不挨谁。
  见到吴远俩口子回来,杨支书一抖肩上的外套,就起身道:“我走了。”
  刘慧忙着拉俩孩子去洗澡睡觉,没工夫搭理他。
  吴远只好跟着送送,送到了小楼后面的村道上,这才折返。
  夜深人静。
  刘慧和俩孩子早早地睡了。
  一楼卧室,俩口子依偎在一起。
  吴远心有余悸地道:“还以为今晚必有一场恶战,结果……”
  话未说完,媳妇杨落雁就压了上来。
  恶战真来了!
  吴远本想解释,他不是这意思。
  可事到临头,伸头也是一枪,缩头也是一枪。
  子弹不打完,这事没法解释。
  直到清空弹匣之后,吴远也顾不上解释了,一觉睡到天明。
  天亮就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十月三号。
  虽然是农村隆重的四节之一。
  但班照上,学照开。
  就连一大家子的团圆饭,也是定在了晚上。
  将心比心的,吴远一大早就坐车直奔盼盼家具厂。
  过节的日子,他可以给自己放一天假,不工作。
  但身为老板,慰问还是要带到一线,下到基层的。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