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662节
  但她也没离开,就陪在旁边,一边招呼着食客,一边等着跟幺弟说说话。
  结果排队等烤串的食客有意见了。
  “老板娘,你这随随便便换人给我们烤串,会不会烤个半生不熟的串给我们。我跟你说,你要是把我们吃窜稀了,我们可不饶你。”
  “就是啊……”人群中有人附和。
  然而还不等吴秀华开口解释,就有些知情的老熟客踊跃地开口了。
  “喂喂喂,吴老板烤的串,你不要我要!”
  “就是!老板娘烧烤的手艺可是这位人家亲手交的,知不知道好歹,就胡说。”
  这时候吴秀华直接开口保证道:“远来都是客!吃窜稀了,你尽管来找我。”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之间,吴远手上动作不停。
  不仅是同时位列烧烤的串儿更多更丰富了,而且还能在工序上分出个三四五六七八成熟的,循序渐进,在烧烤架上依着火候的中间旺和两头欠一点,形成个工序上的正态分布来。
  食客们看不大懂,但倍觉震撼。
  尤其是能同时烤这么多,而且香味层次丰富不乱的。
  说是烤串的祖师爷,那都不为过。
  前面食客们没话了。
  烧烤架后的姐弟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开了。
  “三姐,如今孩子们都接过来了,你也能专心忙生意了。”
  “嗯。”
  “但忙归忙,俩老的那边,你还是得照顾着,别真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了。”
  “呵呵。”
  “三姐,你这什么意思?”
  “前几日,老二家胖媳妇还跑过来跟我说,老头子急得在村头卫生室吊了几瓶水,这不,从我这拿了一百块钱回去。”
  “如果真是老爷子生病挂水,你们出点钱也是应该的。”
  “可转天老三家媳妇就跑过来跟我说,钱是他们家出的,又从我这里拿了一百块钱回去。”
  “呃……”这时连吴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结果吴秀华却心里明镜似的道:“你放心,这钱我是故意让她们拿得。反正我是明白了,这世上没有任何一分钱,会不付出代价白白拿到的。我花点钱,让老两口看清楚他们俩儿子家里成色,也值!”
  吴远果断闭嘴了。
  毕竟三姐这段位就有些高了。
  而且由于腰包鼓了,这处理事情的格局,也明显提升了。
  家里这点子小事,简直被她拿捏住了。
  吴远这转念一想。
  三姐这一成长,迟早能达到自家老娘那个段位。
  到时候,大姐吴淑华也就做不了什么妖了。
  三姐这‘家和’,吴远是不用多嘴了,于是转头就回到眼前这烧烤事业上来了。
  第786章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三姐,烤串这生意,你怎么看?”
  一听幺弟问出这话,吴秀华当场真就开始思考了。
  幺弟那么大摊子生意,平日里那么忙的,总不可能平白无故地跑来跟她闲聊寻开心的。
  结果这一琢磨,还真就琢磨出点道道来。
  “烤串这生意,门槛似乎没有小龙虾那么高。小龙虾有个调料粉秘方挡着,咱们干了三四个月,也没遇见什么对手。可这烤串,恐怕不一样。”
  “对咯,”吴远一身轻松地道:“三姐,我是真怕你被这些时日的生意红火,冲昏了头脑。现在,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就成。旁的话,我也不用多说了。”
  又说了十来分钟闲话。
  吴秀华就抢过了幺弟手中的活计,开始亲自上阵。
  吴远眼见着熊刚也一副轻快透亮的表情走出来,就果断地打道回府。
  银色桑塔纳回到吴家小楼。
  吴远目送着马明朝倒车离开,意外发现门口菜园子栅栏边上的小草上,蒙了一层细细的白霜。
  若不是借着自家大门廊檐下的灯光照射,还真不容易发现。
  老祖宗对于节气的总结和经验,还真挺准确的,不得不服。
  走进小楼,俩孩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少儿节目七巧板,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杨落雁在厨房忙活,见到他出现,就随口道:“赶紧洗洗手,马上吃饭。”
  吴远一见这桌上,四五个田园时蔬,簇拥着一盘红烧鸡肉,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就是不知道哪只公鸡又遭了殃。
  于是就道:“菜做好了,你就带着孩子和妈先吃,不用等我。”
  杨落雁这才道:“你不是最晚的,爹说来的,也还没过来呢。”
  刘慧似乎听不得人提老伴,气哼哼地道:“咱不等他!他爱来不来!明知会让俩孩子饿肚子,还不早点过来!真不知道是俩孩子重要,还是他一个糟老头子重要?”
  吴远进洗手间洗漱之时,也不由失笑。
  其实他很能理解老丈人不愿意早点来的原因。
  毕竟年轻时那般风光,前呼后拥的,到人家等着吃饭,那是给主家脸面。
  可来自己闺女婿家吃饭,没这层光环了。
  早点过来干等着吧,一次两次还行。
  次数一多了,还真有些抹不开面。
  抹不开面还是一方面,关键是还说不出道不来的。
  实在是别扭。
  所以等吴远刚洗漱出来,见到老丈人别别扭扭地进门,当即像个客似的招呼。
  又是打水洗脸,又是没话找话的。
  看得刘慧和杨落雁娘俩面面相觑的。
  这是怎么了?
  但总归杨支书是自在多了,笑容也多了起来,连饭都吃了两大碗。
  饭后。
  爷俩蹲在院子里,来了个饭后一支烟。
  夜凉如水,连带着蚊子也少了。
  似乎说话都能传出去老远。
  吴远问起道:“爹,许老四家的小龙虾仔孵化得怎么样了?”
  杨支书脸上一凛:“我也是好久没问了,这阵子光顾着忙活学校的事了。今天刚从辛庄中心小学挖了个孙老师过来当教导主任。”
  吴远不由点头:“那看来学校这边是不用愁了。”
  “确实不用愁了,”杨支书续道:“有个带编的孙老师过来,咱们再从愿意来的民办教师中挑俩个过来,就齐活了。”
  然后杨支书又把话题转回到小龙虾抱窝这事上来道:“既然你提起小龙虾抱窝这事,我记得许老四说过,小龙虾一胎好几百个,十对的繁殖下来,五六千是有的。”
  “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抱窝率,那就不少了。咱这小龙虾就能开始人工养殖。”
  眼瞧着老丈人的乐观,吴远也没多说,只提醒道:“这两天天凉了,会影响到小龙虾孵化的,说不定会导致孵化周期变长。”
  杨支书眉头一皱:“这你也懂?”
  吴远打了个哈哈道:“我从报纸上还是哪里看过一眼。”
  好在杨支书也没多深究,话题一转道:“对了,你还记得张永成吧?”
  “嗯,他怎么了?”
  “他这个把月,可闯了不少头绪,听说弄了个灰头土脸。还把该学校挣得那点钱,全都搭进去了。”
  吴远丝毫不以为意道:“村办小学这个工程,他就算再会扣,也弄不到多少钱。毕竟总盘子在那里。”
  杨支书俩眼一瞪:“可架不住他会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呀!”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吴远一听,还真想到个安排张永成的机会。
  不过这个机会,张永成抓不抓的住,还得看他自己。
  反正吴远是没打算打电话请他来的。
  转天就是周日,秋意甚浓。
  一大早,吴远还在熟睡,就被媳妇杨落雁叫起来了。
  “早点起来,一会俩孩子干妈要来,瞅你还躺在床上,算怎么回事?”
  吴远俩眼一瞪,“那你昨晚还折腾那么久?”
  “好啦,好啦,我的错。”杨落雁爽在心里,嘴上就温柔多了道:“好了好了,我的错。明儿是教师节,我今天给宋老师准备了两套衣服,正好要在屋里试试。”
  吴远边穿衣服边起床道:“你们女人试衣服,搞得这么偷偷摸摸的干什么?不该让我这个男人,正经评判一下么?”
  杨落雁笑道:“行啦,你这算盘打得,二道埂子的狗都听见了!”
  “……快起来,出去出去。”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