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650节
  “当然,就算他头脑发热,莽着头就上了,那他的资本规模,相比于我们,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家居港是一向旷日持久的长远规划,最初的投入产出很可能极低,不知道赌上全部身家的陈老板,能不能忍受的了这几年的寂寞?”
  “再一个,我的家具厂、胶合板厂、装修公司和建筑公司,其实已经是这个规划上的几枚重要棋子。换句话说,这盘棋不管带不带我,都改变不了我已经布局的先手,谁也撵不走我。”
  一席话听得徐县长是五体投地。
  他发现,吴远这话是一点都没夸大。
  人家在这件事里的不可取代性,要远强于北岗县政府这边。
  那形势比人强。
  即便不用把吴远当成是祖宗供着,起码也得当成个尊贵的客人来对待。
  所以话说回来,徐县长也当即表态道:“关于道路运输状况的改善,我会尽全力去跟上头去争取,但说实话,我真没法去保证落实什么。”
  “实在是咱苏北的局面,你也知道,僧多粥少,何况咱们又是后娘养的……”
  吴远沉默。
  两世为人,他知道徐县长这话不是在夸大其词,而是有不及而无过之。
  片刻后,吴远退了一步道:“或者徐县长,咱们把家居港规划分成两部分,把依赖交通管网的部分,尽量前移,甚至不惜前移到彭城去,咱们就吃后方这一块。”
  “这样的话,你如果能跑通跟彭城的关系,咱们把这块蛋糕好好分一分,那么北岗对接彭城火车站的道路网络也就容易打通多了。”
  此话一出。
  徐县长又不由怔怔地看向吴远。
  因为他知道,吴远是有两个厂子在彭城的。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分蛋糕的计划,是不是跟彭城那边商量好了的?
  吴远见状,直接揭破道:“徐县长,咱们之间,如果还要多余的解释,那我就无法对将来我们的合作感到丝毫的乐观。”
  徐县长连忙回过神来道:“是我多虑了,但这是习惯,我也控制不了。”
  体制内的人都是八百个心眼子。
  吴远也知道,于是喝了口水,就听徐县长思忖道:“这个退而求其次的方案,的确有更大的可行性。不过我还是想努力一下,看能不能吃个独食。”
  “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再考虑分蛋糕的方案。”
  第771章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徐县长的这次到厂,其实并没有谈出什么具体的进展。
  唯一是彻底解开了双方的误会,重新建立了信任。
  随后连便饭也没在盼盼家具厂吃,就匆匆离开。
  送走县政府办的小车,吴远也陷入了琢磨。
  印象里,徐县长虽然平步青云,在北岗经营很多年,赢就赢在这稳字上。
  但也正因为稳,所以关于家居港的很多事情推进,其实指望不了他。
  这可能是对方的官场生活之道。
  吴远也没法指摘什么,只能自己琢磨着想办法,创造条件。
  相信市里即便是想摘桃子,也不可能比这边还要快。
  陈江河那事,纵使不是空穴来风,怕是也相去不远。
  否则人家一个搞服装的大亨,走外贸路线,轻轻松松赚老外的美刀不好么?
  非得要吭哧吭哧地来给国人做家具,搞装修,为未来的房地产做配套?
  不过想到搞服装走外贸,吴远倒是留了个心。
  当然不是为自己留的,而是为媳妇杨落雁留的。
  这或许是芙蓉衣巷做大做强之后的,必要的转型之路。
  转眼一天过去。
  临下班前,吴远惦记着三姐烧烤摊的筹备情况,便提前半小时下了班。
  坐车来到了陵园东路。
  和前几天过来不同,三姐吴秀华、张艳和苗红几人,精气神明显有了本质的不同。
  那股子热火朝天的劲头,让人想笑之余,又颇受感染。
  吴远一下车,就直奔院子里。
  只见吴秀华准备的签子,密密麻麻不老少。
  单说这肉、菜的成本,少说也有近百块。
  吴远拿起肉串闻了闻,确定一下腌制的配料和火候,差不太多。
  就问道:“三姐,头一天试营业,就准备这么多,要不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
  不料吴秀华却道:“这些都是留给俺们仨个轮番练手的。烤好了,免费送给客人吃,就当先打个广告了。烤不好的,咱们留着自己吃。”
  这说法新鲜,也透着做大做强的气质。
  但吴远赞同之余,却劝阻道:“烤不好的,尤其是烤焦的,千万别自己吃。那对身体不好,得不偿失。”
  吴秀华却犹豫道:“那直接扔了多可惜?都是肉!”
  吴远格外强硬:“可惜也得扔,你到底信不信我?”
  一听幺弟的语气急了,吴秀华也是没了对抗到底的底气,连连道:“好好好,听你的,扔就扔。”
  在陵园东路一直待到天刚擦黑,帮着吴秀华把摊位支起来,烧烤架都摆起,这才拉上马明朝离开。
  等回到吴家小楼,媳妇杨落雁早就回来了。
  正在院子里数落着丈母娘刘慧。
  吴远听不出来什么事,但见着刘慧被训得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就觉着没必要。
  把媳妇拉到屋里一问,原来是这么个事儿,不由笑了起来。
  原来今儿下午,村里来了个算命瞎子。
  说是算命瞎子,但其实不是真瞎。
  只是那个扮相,来赚取大家伙的信任。
  刘慧当年好歹是省城来的高中生,读的是自然科学,信的是唯物主义。
  本不该被一个乡佬算命的忽悠。
  事实上,算命瞎子一开始围绕着吴家的运势兴衰之类的胡诌,刘慧压根也就没搭理。
  直到小江和玥玥俩孩子蹭蹭地露面。
  算命瞎子灵机一动,逮到俩孩子说是文曲星转世,吴家就要出读书人了。
  好家伙,这刘慧哪里还扛得住?
  立马就上道了。
  以至于最终心甘情愿地掏了五十块钱,千恩万谢地把人送走。
  等回过味来,才发现一个文曲星,怎么能转世成俩孩子?
  才明白,这纯属那算命瞎子信口胡诌。
  吴远听完,就笑着归劝媳妇道:“行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咱妈吃亏上当,也是情有可原。”
  “但话说回来,哪怕算命瞎子那番话,能让妈高兴个十分二十分钟的,咱五十块钱花的也算值了,权当买一乐。”
  “倒是你,媳妇,你这么一番数落,咱妈抑郁心中好几天,谁都没好处的,图啥?”
  杨落雁张了张嘴,还真是无言以对。
  只好甩下一句话道:“你就惯着你老丈母娘吧,今天她能被骗五十,明天她就能被骗五百!”
  吴远不以为意地道:“没那么严重,媳妇。”
  纵使吴远劝住了媳妇,刘慧那边似乎也没过去,以至于晚饭都没下楼吃。
  倒是杨支书过来吃饭,听说了媳妇挨骗了五十块,就说起今儿这算命瞎子,一连骗了十几家。
  对刘慧的那套文曲星说辞,起码说了有四五家。
  只是别家充其量,被骗个三块五块,甚至三毛五毛的。
  有的甚至要钱没有,要鸡蛋一个。
  唯有刘慧这里,被骗的最多,足够那算命瞎子躺平一个月的了。
  晚饭虽然没下来吃,但杨落雁依旧给她留出了饭菜,端到楼上去了。
  饭后,吴远如往常一样,喂了仨条大狗和小花。
  然后信步出去溜达,在村里走走闯闯地消失遛弯。
  走到学校跟前的时候,里面依稀有灯光。
  吴远不由想到,算命瞎子那套文曲星转世的说辞,之所以能在村里骗到好几家人,跟村办小学的落地,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多少有点关系。
  从这方面来讲,这其实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老农意识的觉醒,通过读书实现阶级跃迁。
  听起来目标有些宏大,但在眼下这个年代,还是具有可行性的一条路。
  如此放松地溜达到董二家房屋后面。
  吴远忽然心中警兆凸现,下意识地横跳出三十公分去。
  随即一个车轮出现在他刚刚的位置。
  如果他不横跳这一步的话,瞅那车轮的位置和高度,应该刚好卡着蛋。
  黄昏的光鲜下,宋春红那张窘迫到无力辩驳的脸庞,清晰地映在眼前。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