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648节
  吴秀华便把多出来的烤串,免费送给过来吃螺蛳的食客。
  由于口味确实不错,加上是免费赠送,一时间,好评如潮。
  一顿串撸到近九点钟。
  孩子们吃饱了犯困,坐在那边,捧着下巴打盹,连蚊子都顾不上打。
  大人们这边也是酒足饭饱。
  杨支书当即一拍大腿起身道:“行了,今儿就到这儿,早点回去。”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回过神来的马笑笑,特地眷恋地跑过来,扯着吴远的胳膊道:“小姨父,这烤串是我暑假里吃到最好的美味了!”
  杨千帆也不甘落后地道:“小姑父,我也是。”
  杨冲也想表达一下来着,可又觉着这样太不男子汉了。
  只能蹭到吴远身边,任由小姑父摸了摸脑袋,雨露均沾一把。
  很快,马校长一家,杨贲和杨猛一家,都陆续离开。
  吴秀华这才得空回来,找到幺弟,要把俩个烧烤架子的费用给他。
  吴远失笑道:“三姐,你是认真的么?”
  杨落雁也帮腔道:“就是,三姐,咱们吃的螺蛳,那么多小菜,可都没打算给你钱。三姐,你却跟我们见外。”
  吴秀华却还坚持掏钱道:“一码归一码,幺弟,弟妹。跟你俩学手艺就不说了,哪还能让你出钱买烧烤架跟木炭?”
  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熊刚倒是觉着没这个必要,但他现在没有话语权。
  眼瞅着两家的女主人,都要互相掏钱给对方。
  吴远一边抓住一只手道:“好了好了,咱们今儿就算抵了,行不行,三姐?”
  这一幕,让其他人看得,觉着好玩之际,也是心有余悸。
  尤其是张艳和苗红,那是亲身感受过吴秀华推拉术之恐怖的。
  好在最后,在吴远的坚持下,双方就表示暂时抵了。
  谁也别给谁钱。
  接着杨落雁和刘慧抱着俩打盹的孩子上了大奔,全程不让三姐吴秀华靠的太近。
  免得她趁其不备,再把钱塞给孩子,或是丢到车里。
  夜市摊上的食客也差不多没了。
  等到大奔先走之后,吴远和马明朝又多留了一会儿。
  帮着吴秀华和熊刚把摊位收了,顺便没烤完的串串全部放入冰箱。
  然后才带着下工的苗红和张艳,一起离开。
  回去的路上。
  吴秀华的热情过度,是众人共同的话题。
  然后说着说着,张艳就开始表达自己的庆幸道:“师父,得亏你又教了三婶烧烤这么个新营生。不然俺和苗红真以为,这活要干不了几天了。”
  苗红也点头附和道:“其实小龙虾下市之后,俺就觉着,三婶为了给俺们发工钱,只用一道烧螺蛳来勉强撑着,心里就挺过意不去的。现在好了,不用愁了。”
  吴远透过后视镜看了看。
  大徒弟媳妇和明朝媳妇脸上,散发着一种叫做希望的光芒。
  这年头,只要能挣钱,大都是不怕吃苦的。
  银色桑塔纳停在吴家小楼门口。
  院子里仨大狗,闻到是熟悉的气息,很乖巧地一声都没叫。
  只是站在院子里摇尾巴,摇得飞起。
  吴远眼见着马明朝在门口掉了个头,开走桑塔纳,这才回到小院,关上大门。
  照旧摸了摸大黄的脑袋,才发现狗子的肚皮瘪瘪的。
  糟糕,忘了做狗饭了。
  匆匆进了小楼才发现,媳妇杨落雁正系着围裙,在煤气灶上咕嘟着狗饭呢。
  俩口子心意相通。
  自己能想到的,媳妇都能想得到。
  见到自家男人出现,杨落雁轻声道:“妈跟俩孩子都洗完睡了,你也赶紧去洗,这狗饭一会就得,我顺便就喂了,不用你操心。”
  吴远点头打趣道:“那我快点洗。今晚牛郎跟织女相会,咱们也得好好会一会。”
  一句话说得杨落雁红晕上脸,没好气地撵他道:“你快去吧!”
  吴远愈发笃定臭屁:“哈哈,原来老婆你已经迫不及待了!”
  一夜相会。
  隔天是新的一周,8月27日。
  秋老虎大抵是夹着尾巴逃走了,按照天气预报的说法,今天最高温度已经降到30度以下了。
  门前的稻田里,已经荡漾起金黄色的麦浪。
  夹杂着部分将黄尚青的稻子,比最具想象力的画家,画出来的还要更有层次。
  吴远打开大门之后,回到小楼。
  敞开门窗,任由穿堂风带走昨夜的闷气。
  此刻电视里,正是北阴市台的早间新闻播报。
  播报的却是昨晚首播的新闻内容。
  毕竟区区一个北阴市,能有多少新闻?
  新闻量不够,就只能靠重播来凑时。
  而此刻重播的第一条新闻,就是黄市长参加梨园村小学剪彩的内容。
  吴远饶有兴致地停留了片刻。
  不管是横幅上的盼盼家具厂字样,还是花篮上的盼盼家具厂logo都很醒目显眼。
  并且是给了多次的特写。
  看来市台的记者是懂事的,吴远很满意。
  正在烧饭的杨落雁,闻声揣着锅铲凑过来,关注点却又有不同。
  看了几眼就沾沾自喜地道:“俺男人是帅的,就是镜头少了点!”
  第769章 一个家居港,牵动多少心
  等到媳妇把早饭端上桌,整条新闻才堪堪播完。
  说实话,这长度的确是有些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了,又臭又长了。
  但在新鲜趣闻匮乏的北阴市,不靠水时常,二十分钟的新闻节目根本凑不出来。
  更何况,瞅着自己的画面在电视上频频出现,并且长时间停留,吴远感觉也还不错。
  俩孩子昨晚玩得疯了,到现在还没起。
  连带着刘慧现在也在楼上,还不停地用蒲扇给俩孩子扇着。
  时不时地扇着,若有若无地防着个蚊虫什么的。
  杨落雁摆好两副碗筷道:“只能咱俩先吃了。”
  就在这时,杨支书兴匆匆地赶到。
  一进院子就扯着嗓门喊:“好事好事,许家老四养的小龙虾,总算是产仔了。”
  结果等到他进了小楼,没看到闺女和闺女婿的兴高采烈。
  反而是楼梯上媳妇的怒目相向:“吵什么吵,孩子都还没醒!”
  杨支书自觉心虚,也没跟媳妇计较纵容孩子睡到现在算不算溺爱这个理。
  只冲杨落雁吩咐道:“给我也盛一碗,我这还没吃。”
  等到刘慧回到楼上,杨支书从闺女手中接过碗筷,才敢声音稍大些道:“一年下来,我到今天才稍稍心安一些。学校建成了,小龙虾也能下窝了……”
  吴远问起道:“那农科院那边呢?”
  杨支书摆摆手道:“农科院咱们不管他了!胃口太大,伺候不起。村里自己掌握了小龙虾繁殖的规律,慢慢地从野生转移到养殖上来。”
  “我反正琢磨过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个三五年的过渡期很正常。我就不信,三五年下来,许老四还能搞不定小龙虾产仔跟抱窝?”
  好嘛,这词汇用的。
  说得跟养鸡似的。
  但话糙理不糙,吴远听了,也无可挑剔。
  等到早饭吃完,刘慧也带着睡眼惺忪的俩孩子下楼来了。
  杨支书见状,三口并做两口地抽完了闺女婿给他的饭后烟,抬脚就走。
  这老两口的关系,也是有点意思。
  不过吴远也没多问,等老丈人一走,他也跟着上车走了。
  半个钟头后,银色桑塔纳抵达盼盼家具厂。
  吴远进了办公室,屁股都还没坐热。
  杨沉鱼就气势汹汹地进来了,手里头拿着个文件,却没有要给吴远的意思。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