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516节
  刘庭伟万万没想到。
  自己唯一的后路,竟然被多年的老搭档给断了。
  而且这条后路,还是自己亲口告诉他的。
  一时间天旋地转。
  离开县委大院的时候,连伞都忘了撑,一身湿透都浑然未觉。
  北岗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
  虽然没有头一天刚到来的时候,那般猛烈,但如此连绵不绝的,总归不是好兆头。
  如今水利局中,熊刚风头正劲,俨然刘局面前的红人。
  昔日有多猜疑他、多看不起他,如今就有多谄媚,多点头哈腰。
  熊刚自己个倒没觉着。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防汛抗洪的任务上来。
  根据天气预报,淮河上游这几日也是阴雨不断。如果再这么下下去,不出两天,第一轮洪峰就会到来。
  毕竟这年头淮河流域的抗洪能力几乎等于没有。
  当然第一轮洪峰,通常没有太大的危险。
  但对沿途各个城市,却是一次考前模拟。
  模拟考得好,后续正式考试才有可能及格,甚至拿高分。
  如果模拟都考得一塌糊涂,正式考试就更不用说了。
  如此到了下午四点,北岗的雨停了。
  熊刚趁机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
  这几日吃住在局里,身上都跟着腌入味了,衣服都穿包浆了。
  不过这个点,他自然是回县里的小院,而不是回下圩村的老家。
  媳妇吴秀华为了他的工作方便,早就把他的大部分衣服,都带到这边来了。
  结果到家一瞧,吴秀华正和张艳、苗红闲唠嗑。
  这几日,夜市上卖不了多少小龙虾,连带着白天的工作量大幅减少。
  仨个人一搭手,不出俩钟头就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张艳和苗红见他回来,都起身打了个招呼。接着就听吴秀华提起道:“最近几天,你局里不少同事来过,烟烟酒酒的提了不少。我不收,但实在是推不掉。”
  熊刚眉头一皱。
  这人红是非多,没想到是非这么快就找上自己个了。
  于是问道:“谁送的什么礼,都记下来了么?”
  吴秀华理所当然地道:“记得清清楚楚,在我这儿没有糊涂账。”
  熊刚把手一身:“把本子给我。”
  接过吴秀华递来的本子,又叮嘱道:“东西都放好了,等我跟刘局汇报之后,再做决定。”
  身在体制内,这些礼想一点不沾,也不现实。
  具体什么人的礼能收,什么人礼不能收。
  除了自己揣摩之外,也得跟顶头上司做个汇报。
  至于刘局到时候参不参与意见,等汇报之后再说,咱这态度得先端正。
  与此同时,芙蓉衣巷服装厂。
  杨落雁推开窗户,伸了个懒腰,顺便呼吸一下雨后清新的空气。
  下了四五天的雨,终于停了片刻,人也跟着缓了口气。
  这时,蒋凡敲门而入。
  “厂长,最新的订单数据出来了。公关装和一步裙的需求旺盛,其中一步裙独领风骚。而且连带着咱们的健美裤,也有不少的增长。”
  杨落雁回身接过表格一看,“咱们的车间排产,还排得过来么?”
  蒋凡点头道:“确实挺有压力。不过晚加班两个小时,加上第一服装厂的代工,基本能应付公关装和一步裙的订单量。只是这样一来,健美裤的订单就要延后了。”
  说到这里,蒋凡见杨落雁没说话,便大胆建言道:“要不,咱们把健美裤订单砍了?毕竟卖了一年多了,市场开发得也差不多了。”
  不料杨落雁坐下来,却不同意道:“二嫂,你要是这样想,可就错了。”
  之所以说出这话,是因为杨落雁记得吴远说过,健美裤会风靡很多年,没有理由。
  顿了顿,杨落雁思忖道:“这样吧,通知翠花姐,让她跟第一服装厂再谈谈,看看能不能扩大合作,把健美裤订单也交给他们做。”
  “如果不行也没关系,咱们就找第二服装厂。咱手里抓着订单,总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
  蒋凡觉着有道理,却还是说:“不然电话还是你打吧,免得翠花心里有想法。”
  杨落雁意识过来,没好气地道:“你们俩呀,厂子现在发展越来越快,你们俩的格局还停留在过去,没提升上来。”
  蒋凡理直气壮地道:“那也得她跟着我一起提升才行啊。”
  自打从王府井百货大楼回来,吴远就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已经被前世验证过的潮流和时尚,这辈子依旧是不会错,就算改由媳妇杨落雁推出,也不会错。
  更何况,做生意这么些年,什么东西好不好卖,火不火,他一看便知。
  有这个自信了。
  是以这几天,他都全身心地放在黄老四合院的改造上来。
  房屋的休憩是伴随着水电的改造,同时进行的。
  这不今天,在原有的水路基础上,吴远又深挖加宽,进而拓展水路,确保多间厢房同时用水的时候,能够顺利排出去。
  结果这一挖,就挖到了几个坛坛罐罐。
  看到坛坛罐罐的第一眼,阿牛第一个跳出去,像是宝贝一样地抱起来。
  顺便掂了掂分量,冲着孟师傅和周边几个师傅问道:“你们说,这里面能不能是小黄鱼?”
  挖出坛坛罐罐,里头装满小黄鱼的传奇故事,向来是不缺的。
  孟师傅瞅了徒弟一眼道:“就算是小黄鱼,你也得交给吴老板,由他交给黄老爷子。”
  打翟第的装修队替换过来的老张师傅道:“别想了,小黄鱼不可能那么轻的。”
  阿牛一想,也对,转而又升起希翼道:“那你们说,能不能是袁大头?这一罐子的袁大头,也能值上不少钱呢。”
  孟师傅没眼看,自己这徒弟是财迷心窍了。
  好在紧接着阿牛就打开了坛盖,然后打眼一看道:“这里头怎么灰扑扑的,石灰粉?”
  晃了晃又发现不像道:“这石灰粉也太糙了吧?”
  这时吴远正好过来,伸头过去一看道:“嗯,骨灰。”
  一听这话,阿牛差点手一抖,把坛子给当场摔了。
  好在是吴远眼疾手快,接住了:“干什么大惊小怪的?几百年的院子,挖到点骨灰不是很正常么?”
  第605章 嘴上说不要,其实心里特想要
  阿牛面如土色,抖若筛糠。
  看向其他两个没开封的坛坛罐罐,再也不提小黄鱼和袁大头的事了。
  在场稍微年轻点的师傅,都忍不住后退。
  吴远看向几个年轻师傅道:“慌什么慌?把这几位先人妥善地处理好,没准能结一份善缘。瞧你们那劲儿,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知道抓住。”
  阿牛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只有孟师傅和老张师傅凑上来道:“老板,这事怎么办?”
  吴远回过头来,手上把骨灰坛盖上道:“按说这事,肯定是要报警的。不过在报警之前,咱们得先跟主家打个招呼。”
  这事,有人忌讳,有人无所谓。
  打个招呼,也算是应有之义。
  放下骨灰坛,吴远拿起大哥大来,却没有直接打给黄家,而是打给了远在上海的颜如卿。
  电话很快接通。
  只是电话那头的语气,冷冰冰的不像是前几天刚贴身教他摄影技巧的颜如卿。
  不过一听到这边挖出骨灰坛了,颜如卿很快明白了吴远的用意,起身往外走道:“你等我五分钟,我马上给你回话。”
  放下电话,吴远往地上一坐,顺便打量起这几个坛坛罐罐来。
  坛子制作的很精美。
  只是他也不懂,这种属于哪朝哪代的,又是经历了何等变故,以至于没有入土为安的。
  很快,大哥大响起。
  吴远接起来,就听颜如卿直截了当地道:“你们先保护现场,一会会有警察上门处理。”
  吴远一听,就提出道:“颜姐,警察大张旗鼓地过来,会不会不太好?”
  颜如卿一愣,“你提醒我了,我来通知那边。”
  半个钟头左右,三名便衣,开着一辆战损级的吉普车过来了。
  一上门就直接找吴师傅。
  吴远起身迎过去,给三位便衣警官递了烟。
  为首的侯警官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剩下的二位也都跟着接了。
  侯警官把烟拿在手里,谢绝了吴远的上火道:“吴师傅,那几个坛子在哪儿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