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433节
  翟第解释道:“刚才,潘师傅也把那俩小工臭骂了一顿,看着怪可怜的。”
  吴远笑道:“骂能解决问题么?潘麻子在哪家,我去找他说说去。”
  翟第起身道:“就在旁边的张家,我跟你一道过去。”
  这就是向潘麻子摆明态度,我陪着老板一起来的,不是背地里说你坏话的那种。
  师兄弟俩紧走了几步,就在斜对过张家的别墅里找到了潘麻子。
  此时的潘麻子,脸色铁青,一边叼着烟,一边打着嗝,一边砌着墙。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自家老板,连忙放下瓦刀抹子,在满是泥灰的马夹上拍了拍,到处兜里摸烟道:“老板,你怎么来了?”
  吴远当着其他师傅的面,没有多说,只是招招手道:“你跟我出来一下。”
  潘麻子此刻也反应过来了。
  毕竟翟第就跟在老板旁边呢。
  所以一出小楼,就主动道:“老板,今天的中饭没安排好,是我的责任。”
  吴远点点头,追问道:“那你除了给人臭骂一顿,想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吗?”
  第504章 吃饭问题上,别因小失大
  潘麻子下意识地挠头道:“骂完了,她们应该能涨点记性了,下回不会了,不会了!”
  吴远就笑了,顺便蹲下来。
  也让潘麻子的压力随之一空。
  毕竟老板人高马大的,就算没有刻意地盛气凌人。
  单就俩人的身高差上面,就容易造成着这方面的压迫感。
  但这一蹲,压迫没有了,潘麻子也随之蹲下来,正在忙于消化胃部食物的血液也回流了不少,脑袋随之灵光起来。
  所以迎着老板的似笑非笑,潘麻子大胆猜忖道:“老板,你的意思是,类似的情况,还会发生?”
  不等吴远回应,翟第就长长地吐了口烟道:“难保呀,老潘!你想想,咱住那地方,虽说买菜近一些,但买菜做饭是需要时间的。就算那俩小工能每天控制做饭的时间,但路上的时间,她们也控制不了。”
  “如此以来,为了确保送饭送的不晚,她们就得提前做好,提前出发。可这样以来,饭菜很可能就凉透了。这马上天热起来还好,等入了秋,人吃了怕是要闹肚子。”
  翟第把话说到这里,吴远都不用说了。
  潘麻子也是一筹莫展地直接反问翟第道:“那你说,怎么办?”
  翟第也是跟吴远久了,察言观色有一套。
  闻言直接一推四五六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我知道老板一定知道怎么办!”
  潘麻子一怔。
  好嘛,好话都让你说了。
  不仅堂而皇之地没给出答案,而且顺理成章地拍了老板一记马屁。
  好家伙,真有你的!
  “行了!”一句话打断俩人之间的明暗交锋,吴远直接道:“要我说,这事好办!”
  等到一左一右,俩人目光全都看过来时,吴远续道:“直接把厨房搬到这边来,有了煤气灶和煤气罐,这厨房不是随便搬么?”
  “随便找块空地,不就把饭做了么?至于水,这别墅里现成的。剩下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买菜了。问问看门的大爷,这附近哪里有集贸市场。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其实听到一半,潘麻子就一拍脑袋,懊悔不迭了。
  这法子不难。
  就算不露天做,给看门大爷塞包烟,帮着找间物业的空房也成。
  当然,还是开阔地里好一些。
  省得烟熏火燎的,还得上油烟机了。
  翟第闻言却思忖道:“这法子没问题,不过可能还是得跟看门大爷打声招呼。”
  吴远直接起身道:“我就给你们提供个思路,方方面面,细枝末节的,你们还能搞不定么?”
  说完,吴远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俩人一直送到车旁,摸着这黑色的车身,赞不绝口道:“老板,这可比桑纳塔帅多了!”
  吴远从潘麻子拉开的副驾门上车道:“行了,你们好好看,将来都能开上。”
  等到关上车门,才又叮嘱道:“吃饭的问题,好好研究一下,这是一件大事。我还是那句话,别因小失大。”
  因小失大这一点,老板已经提了两遍了。
  潘麻子再愣再憨,也听出来了。
  绝不能在师傅们的餐费补贴上动手脚,要确保师傅们吃饱吃好,才能有力气干活。
  离开三环别墅区,马明朝直奔北四环的亚运村宾馆。
  结果都快到四环了,吴远这才想起来,忘记路过西单商场,给大姨子买东西了。
  算了,等下回吧。
  倒是马明朝提起道:“老板,要不要去办事处瞧瞧?正好路过。”
  吴远无可无不可地道:“去看看吧。”
  等到了办事处才发现,还不如不来。
  盼盼办事处忙得鸡飞狗跳的,因着央视广告的投放,咨询电话和订单电话又多了起来。
  曼迪菲办事处这边,因兼着腾达办事处和芬迪办事处,事儿也不少。
  最起码,随着腾达这几个装修项目的开工,各种进料得安排,得协调。
  吴远在邹宁这边坐了一会,了解到板材这边和油漆乳胶漆这边,依旧由宋老板和谢老板供应,其他都在bj当地联络了新的供应商。
  至于程老板、于老板他们没跟过来,一方面是他们没这个进取心,另一方面也是对腾达公司没有足够的信心。
  这一点,吴远并不强求。
  换新供应商,就要重新检验样品和价格。
  价格这方面,腾达这边是有数据基础的。但样品的好坏,却需要吴远的亲自检验。
  这方面,邹宁也顺便跟供应商协调好了样品送达的时间,并且跟吴远也说好了。
  忙完这一切,吴远就拍拍屁股走人。
  回到宾馆,吴远一直画图到晚饭时间。
  等吃过晚饭,开着央视的频道,拿着东城的那套两进院,在那琢磨,顺便换换脑子。
  相比于西城的那套一进院,东城的两进院,翻修的工程量显然更大一些。
  翻修成本也相应更高一些。
  如果只为了临时落脚,有个住处的,自然是翻修西城的这套合适些。
  但吴远心里,却倾向于先翻修东城的两进院。
  因为也想着,到时候顺便把颜如卿的那套也翻了新。
  表表心意,尽尽人情。
  这债多了不愁是不假,但总不能一直没个表示。
  礼尚往来,有来有往地,才能处的长久。
  看着草稿纸上的两进院简图,吴远是琢磨着把它彻底推翻重建的。
  一是不太信任这老宅的结构框架,二也是为了厘清这宅院的下水走向。在最大化利用原先水路的同时,引进现代化厨卫设施,增加生活的便利性。
  否则真住下来,还不如自家小楼方便,那才是自讨苦吃。
  一想到,每到冬天一大早的,一群人排着队在公共厕所门口,等着倒夜壶。
  就让人不寒而栗。
  这人呐,的确是由奢入俭难。
  况且,吴远也不认为这样的‘俭’有多值得提倡。
  这一琢磨,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到后来,吴远连家里电话都忘了打,冲了个澡,一把从头洗到脚。
  然后刷了个牙,就上床睡了。
  如此一觉睡到了大清早,一睁眼又是新的一周。
  只是吴远不是自然醒的,而是被不知道哪里传来的‘亚洲雄风’歌声吵醒的……
  第505章 高大又威猛,儒雅而多金
  这旋律实在是太熟悉了。
  以至于歌声虽然不大,但吴远耳朵一经接收到,dna就跟着动了。
  上辈子这年月,他还窝在村里,靠着隔三差五地给人打棺材为生。
  当时伴随着亚运会的临近,村里的大喇叭天天播,天天唱。
  加上韦大嘴特有的大嗓门,一播就能传出去好远好远。
  想不听都不行。
  当时的吴远是个光棍汉,却依旧不觉得韦大嘴有哪里好看,除了嘴大之外……
  不过那张特有的面孔,确实代表了当下华夏,主动展现开放姿态的一种形象。
  起床洗漱。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