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424节
  好在吴远有着跟卞孝生一类官员打交道的经验,所以这方面早就驾轻就熟。
  是以车门一开,就快步下车,直奔为首的那位官员走过去,顺带着俩手隔着老远就伸出来了。
  王敏亚速度也不慢,三步并做两步地赶上来介绍说:“老板,这是咱们乡党委的邱书记,这是乡政府的张乡长……”
  吴远一一握手过去,大抵也就记住了头发有些自来卷的邱书记和肚子有点大的张乡长俩人。
  不过这就够了。
  众人转身进厂的同时,邱书记说了很多便宜话,令人如沐春风的同时,与有荣焉。
  吴远却不敢有丝毫放松。
  毕竟这些个本土当官的,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今天突然到自己地盘上,来迎接自己,要说他们没什么目的,吴远是断然不信的。
  所以吴远心里打着十二分小心,但胶合板厂的新厂房,他还是要认真看的。
  从一路过来的位置上判断,胶合板厂虽然更靠近乡里,但距离乡镇街道聚集区,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
  旁边就是乡里粮管所,而另一边就是沟渠和良田了。
  位置上还算过得去。
  至于厂内建设,那就更加没的说了。
  高大的厂房,齐整的路面,外加一栋办公小楼,全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一通参观完毕。
  吴远注意到,胶合板厂就差设备入驻,安装调试了。
  跟陆萍之前的汇报,基本吻合。
  等回到办公小楼,进了一间会议室,一行人泾渭分明地坐下来。
  就听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张乡长开口道:“吴老板,王厂长,这次我们全乡对于胶合板厂的建设落地,是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的。”
  吴远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这明显不是戏肉,因为刚才类似的好话,邱书记已经说了一箩筐了。
  如今张乡长接过话茬,旧事重提,不过是属于垫话而已。
  自己要是当真,那就着了道了。
  果不其然,张乡长紧接着就道:“刚才来的路上,吴老板想必呀看到了,从省道下来,到乡里有一段五公里左右的糟糕路面。”
  “目前乡里一直在致力于重修这段路面,给投资建厂的客人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条件。只可惜,如今上头在预算上卡的很严,乡里至今也未能凑齐。”
  “眼下听王厂长说,胶合板厂开工在即,为了不影响贵厂的生产和运输,你看我们双方,能不能一起研究一下,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吴远心下稍松。
  果然是打秋风来了,而且打秋风的手段并不怎么高明。
  几年后,真追究起来,这就是非法集资。
  况且,胶合板厂落地晓庄乡,创造的利税,自然上交到当地。
  你乡里要不下来钱,关厂子什么事?
  当然话说回来,这条拦路,的确影响着厂里的运输了。
  但问题不大。
  吴远思忖着,就听王敏亚抢先道:“邱书记,张乡长,这个事儿,我们之前也讨论过。合情,但不合理。咱们胶合板厂刚建成,一分钱还没挣,就分摊这笔费用,我们也拿不出来!”
  邱书记点头没说话。
  张乡长只得出头道:“吴老板,您看呢?”
  这个球踢得巧妙。
  就相当于说,就算胶合板厂没钱了,但身为盼盼家具厂老板的吴老板,怎么可能没钱?
  所以吴远笑了:“邱书记,张乡长,你们想为乡里老百姓谋福利,这心情我能理解。铺一条双车道、四车道的柏油路面,直通省道,这放在哪儿,都是竖大拇哥的大好事。”
  “但这路现在铺,肯定是不行。相信你们也知道,盼盼家具厂担负着保供亚运会的任务,这里头就需要用到胶合板厂的板材。”
  “再一个,胶合板厂招的可都是本地人。一旦开起来,拉动的是乡上的经济。如果胶合板厂能在我的规划蓝图中发挥作用,扩大规模、增加投资是必然的事。”
  “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做龙头企业!”
  最终邱书记一言定乾坤:“我代表晓庄乡,预祝兔宝宝胶合板厂蓬勃发展,早日成长为全国第一大胶合板厂生产基地。”
  第494章 惊喜成惊吓,两面不是人
  没打着胶合板厂的秋风,邱书记和王乡长跟没事人似的,乐呵呵地陪着吴远,在乡上的饭馆里,吃了饭。
  这期间,王敏亚一直想找机会,跟自家老板解释来着。
  可惜一直没找着。
  整个人吓得,内衣都汗湿透了。
  以至于外衣上都印出了痕迹来。
  还是陆萍提醒她,出去遮掩了一番。
  陆萍很清楚,今儿要不是自家老板机灵,用胶合板厂的长远利益,让乡里的俩位官员放弃了短期利益,怎么也得被撕个三五十万的下来。
  如此一来,王厂长没有提前知会邱书记一行人的存在,就不是惊喜。
  而是惊吓了。
  好不容易回了厂里,关起门来。
  王敏亚果断跟吴远承认自己的错误,态度是没的说。
  但吴远依旧很生气地训斥了她几句。
  身为老板,不适时展现点威严,是断然不行的。
  王敏亚自觉也很冤枉。
  今天这事一过,她不仅在老板面前,信任度-3,而且在乡里两位领导面前也同样合作度-3。
  毕竟自家老板应对得如此周密,邱书记和张乡长很难相信,自己没提前知会。
  这就叫两面不是人。
  不过责备归责备。
  一次失误,不能抹煞王敏亚在筹建胶合板厂上的功劳。
  而且如今胶合板厂投产在即,临阵换将,并不合适。
  离开了王敏亚的厂长办公室,吴远又到陆萍的副厂长办公室,待了剩余半个下午。
  期间,陆萍替王敏亚说了不少好话。
  看得出来,是很用心在维护投产之前的领导班子团结问题。
  吴远心中有数。
  在陆萍跟前,没必要太虚张声势,渐渐地陆萍也就不多说了。
  吴远的这种坦诚,反倒让她体会到不同于国企领导的真诚和率真来。
  到了后来,裴娜也加入进来了。
  气氛顿时活泛多了。
  什么话都聊,无所顾忌的。
  陆萍这才注意到,别看自家老板为人老道稳重的,其实他也才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直到裴娜问起道:“老板,咱们这胶合板厂为啥叫兔宝宝呀?听着跟卖毛绒绒玩具似的,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吴远笑了,取这个品牌名,还不是为了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么?
  前世兔宝宝是上市的胶合板品牌。
  至于这辈子,能不能再次成为上市品牌,还得看厂里这几个领导班子的能力。
  所以吴远开口,就直接pua道:“高不高端,大不大气,上不上档次,到头来,不还是看你们?”
  裴娜一脸受宠若惊地道:“老板,你这么一说,我压力可大了。”
  “有压力才有动力,”吴远随口就摊开了大饼道:“将来兔宝宝能不能成为国内第一家胶合板品牌,能不能上市,就全指望你们了。”
  当晚,王敏亚还想安排酒席来着。
  但被吴远拒绝了,就简单吃了个便饭,直奔火车站等车去了。
  因为他不想带着满身酒气去睡卧铺。
  此去背上的火车,依旧是从上海发出的那趟。
  吴远和马明朝俩人在火车站,蹲到了半夜,才堪堪顶着睡意上了车。
  一觉睡到天明,火车差不多准时抵达bj。
  简单洗漱着下了车,二人出站直接打了辆面的,直奔亚运村的办事处。
  结果正赶上首都的早高峰。
  俩人在路上,饿的肚子咕咕叫,却只能硬扛着。
  马明朝也终于找到机会,替陆援朝递了几句讨巧的话。
  有没有用,他不管。
  战友的本分,也只能先尽到这里了。
  吴远听完,倒是点了点头:“昨天瞧他的气色,确实好多了。看来戒酒的事,他是听进去了。”
  马明朝一脸感激,就跟这话是夸他似的。
  吴远接着道:“让他跟以前一样,胶合板厂那边的事稍微关注一下。别再发生昨天那种猝不及防的事,但得记住,不能干涉胶合板厂的内部事务。有事来跟我说。”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