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376节
  吴远和二叔杨国柱站在办公楼三楼远眺着。
  杨国柱瞅着真切道:“看样子是刘书记陪同的黄市长。”
  吴远点头,却忍不住轻笑道:“这个老卞,连邀功争宠,都要抢在我们厂前头。”
  杨国柱却打断道:“别管他们了,咱们的车队也来了。”
  顺着二叔手指的方向一看,吴远笑道:“二叔,这是电视台的采访车,提前过来探路的。”
  杨国柱继续盯着那车道:“这车身上怎么有个标志呢?”
  吴远定睛一瞅,连忙转身下楼道:“是省台的车,二叔。”
  好家伙,徐县长果然是憋着大手笔呢。
  直接把省台记者请来了,这下省台新闻是稳上了啊。
  二人下得楼来。
  就见省台的采播记者和摄影师,是在林秘书的带领下,先行过来的。
  给扛着几十斤摄像机的摄影师师傅塞了两包华子。
  年轻女记者没法塞烟,顺手就塞了个红包。
  当然,这一切都是杨国柱干的。
  动作那叫一个娴熟。
  吴远都还没反应过来,二叔已经干完了。
  果真是社会我二叔。
  林秘书就当没看见,跟吴远道:“吴厂长,老板……徐县长马上来了。咱们先准备起来吧?”
  嘴瓢了,差点就暴露喊县长老板的习惯。
  吴远权当没听见,转头就对杨国柱道:“二叔,你广播里喊一下,让席素素带人过来列队准备。”
  杨国柱转头急匆匆去了。
  林秘书指着远处路口的那几个人影道:“吴老板,那几个人干什么的?”
  吴远解释道:“不瞒你说,林秘书,今天正好是厂里招聘市场部员工的日子。为了让招聘人员不影响到徐县长视察,特地安排的人员,在路口负责分流。”
  林秘书啧啧道:“吴老板,果然考虑周到。”
  很快,厂门口的欢迎条幅拉起来了。
  接着席素素也带着统一着装的女工们,列队走来了。
  那气势,那精神风貌,当场就把林秘书给看傻了。
  女记者更是捣了捣身旁的摄影师道:“愣着干什么,快拍下来呀!”
  摄影师慌乱地点头,开机器,往肩上一架。
  吴远昨儿已经见过这场面了,看着众人的反应不由颇为自得,眼瞅着席素素带人走过来,还特地问道:“林秘书,你看咱们这欢迎队列,怎么站合适?”
  林秘书回过神来道:“吴老板您尽管安排,您安排的比我想得要好。”
  吴远哈哈一笑,给越来越近的席素素一个眼神。
  一切按照昨儿彩排的来。
  其实没什么特别,一个个分两排而立,手捧塑料花而已。
  但实在是这一步裙配合公关服的穿着打扮,太有冲击力了。
  其他方面的落于俗套,反倒不足为怪了。
  八点五十五分。
  徐县长的公务车队,远远地出现了。
  速度不快,但很稳。
  在吴远的示意下,厂内广播直接响了起来,播放着运动员进行曲,最常用的出场音乐。
  这家伙,不比锣鼓鞭炮的,强多了?
  三分钟后,公务车队在厂门口停下。
  徐县长带着一行人从车里下来,笑容满面,显然对这一切很是满意。
  不仅如此,甚至握着吴远的手,一语双关地道:“吴厂长,你干得不错啊!我今天带着队伍学习来了!”
  吴远连忙道:“不敢不敢,徐县长,今天我们全厂上下热情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毕竟是当着省台摄像机和记者的面,这话必须得说的漂亮。
  紧接着以席素素和杨沉鱼为首的两列欢迎纵队,举起假花,整齐划一地喊起了欢迎的口号。
  这下不仅徐县长一张老脸上笑开了花,连同跟来的各位干部也都不断地点头,赞许之意溢于言表。
  接下来就没什么特别的了。
  一切都是按照定好的流程在走,吴远一身西装地,陪在身边并不起眼。
  可每当徐县长走到一处地点,询问起相关细节时,他总能言简意赅地回答出来。
  既让领导干部们觉得听懂了,又不让他们感觉听累。
  偌大的木工车间里,机器轰鸣。
  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厂房的横梁着,挂着‘大干一百天,保供亚运会’等的雄壮标语。
  这架势,这劲头,不比缫丝厂好看多了?
  第437章 厂子有前景,工作有前途
  与此同时。
  西南门那边的招聘点,已经人满为患。
  原本只打算招聘十来个有经验的、跑市场的老手,结果现在来了一百多口人。
  参加完欢迎仪式,跟徐县长握完手之后,杨沉鱼就急匆匆赶回来,主持面试招聘工作。
  结果不少人还是被厂里的参观队伍吸引过去了。
  尤其是有人认出了徐县长之后。
  “那不是徐县长么?”
  “可不么,听说盼盼家具厂是徐县长亲自主抓的重点工程,看来传言不虚。”
  “怪不得那么有实力,捐赠亚运会,保供亚运村的,这厂子有前景,这工作有前途啊……”
  一阵议论纷纷之后,来应聘的人员中,即便是那些见惯场面的老手,也都忍不住激动、热情起来。
  徐县长一行的视察队伍,走走停停,差不多四十分钟才结束。
  这时,领导干部们也都累了。
  正好回到办公楼的一号会议室里暂歇。
  此时会议室里早准备好了茶水、点心和水果。
  按照计划,十点整,将由徐县长主持座谈会议。
  赵果带着财务科的两名女同事,负责添茶倒水。眼见着自家老板,在座谈时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就忍不住一阵自豪。
  其实吴远心里清楚,这都是安排好的剧本和流程。
  他充其量,也就是个男二,配合徐县长在上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
  相比之下,省台的女记者和摄影师就很波澜不惊。
  毕竟这种场面,他们见得多了。
  关键是要采集到足够的、适合的素材和画面。
  座谈会波澜不惊地结束。
  徐县长一行,在厂里用了午饭。穿过食堂进入包间的时候,他们之中有人也注意到了今天丰盛的饭菜,不由暗自点头。
  一个食堂的好坏,那是厂子实力的直接反应。
  有鱼有肉、有面有米的,还要什么自行车?
  毕竟这年头,吃不起肉的家庭还多着呢,一抓一大把。
  由于徐县长一行人,是带着任务来的,所以午饭就没喝酒,就是六个凉菜、十道热菜,两道汤饮,普普通通。
  这宴席不喝酒,吃的就很快。
  午后一点一刻左右,徐县长一行人酒足饭饱地上车走了。
  吴远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虽说他是不怵这种场面,但也得陪着点小心,明里暗里地还得统筹全局的。
  一点也不轻松。
  回过头来,就见省台的女记者迎面走来道:“吴老板,有个事儿还得麻烦您。”
  吴远欣然道:“二位有何吩咐,只管说。”
  女记者道:“是这样的,我们想拍一些机器化生产的画面,这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车间里师傅们的配合。”
  “这样啊?”吴远沉吟道:“这个好办,请跟我来。”
  木工车间里飞轮狂转,机器轰鸣。
  想要拍些机器飞转的特写,确实是很考验技术和配合的事情。
  但由吴远亲自带着,这都不是问题。
  只是女记者似乎要得有点多,一遍一遍的,直接拍了近一个钟头。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