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359节
  当着卞孝生的面,吴远没有直说,只道:“这事我们研究研究。”
  卞孝生忍不住脸皮微跳。
  结果杨支书跳脚道:“你捐了8万,那县里是眼瞎么,还叫你这个厂再捐?”
  第415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成绩
  卞孝生还是识趣地先溜了。
  捐款这事上,是谁穷谁尴尬。
  即便吴远的盼盼家具厂再捐一份,那也不过是心理上的稍稍不适。
  但缫丝厂这般尚未进项,都快揭不开锅的局面,想要捐个款,那得把牙咬碎了,把脸打肿了,才能办到。
  这已经涉及到生理上的巨大不适了。
  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吴远把卞孝生送出门外,回到杨国柱办公室,就听二叔劝着老丈人道:“大哥,你怎地年纪越大,越搂不住火了呢?这事上小远都没说什么,你着什么急?”
  结果老丈人反咬一口道:“办一个厂子,小远从单枪匹马干到今天这局面,容易么?你身为他长辈,不帮他护着点,任谁都上来咬一口,要你这个副厂长干什么?”
  一句话说得杨国柱脸色铁青。
  换做是外人,早一拳头揍上去了。
  瞧这哥俩!
  吴远连忙劝住俩人道:“爹,二叔,瞧你俩,为这点事至于么?县里打来这电话,也是寻常惯例,我有一千种一万种办法应付。倒是你俩,为了这点小钱,真把身体气出个好歹来,咱值不值当?”
  杨支书脸色稍霁,直截了当地问:“你准备捐多少?给我句实话。”
  吴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杨国柱道:“二叔,我记得县里不是还欠着咱们一笔办公家具的款子没结么?跟林秘书提一下,再捐1000块钱。”
  杨国柱疑惑道:“这事,林秘书会跟徐县长汇报么?”
  吴远笑道:“他会的。”
  杨支书也长出一口气。
  1000块钱虽然不少了,但总算是没超出自己的预期。
  不像八万十万那般,大手大脚。
  一切都定下来,杨沉鱼才匆匆赶过来道:“大老远就听见你俩吵吵,爹,为什么?”
  杨支书背着手直接出了门道:“问你二叔去。”
  杨国柱摆摆手:“没事,沉鱼,你忙你的。”
  杨沉鱼也没纠结,转身就走了。因为有妹夫在,他说话比自己好使。
  杨支书打副厂长办公室出来,径自进了吴远的厂长办公室。
  爷俩单独坐下来。
  吴远这才轻言轻语地强调说:“爹,你那脾气真得收一收。心脑血管的问题,最怕脾气搂不住。”
  杨支书默默抽烟,没说话。
  吴远续道:“其实二叔干的挺好的,他不先表明态度,那就是怕我难做。说明他分寸把握的很好,知道这个厂子的大事,还得由我做主。也是为了维护我这一言堂的地位。”
  杨支书一挥手道:“你崩替他说好话,俺俩从小长大几十年了,他什么尿性,我还不清楚。我看他就是跟着你,好日子过惯了,严重缺乏危机意识!”
  翁婿俩这一聊,直聊到下班时间。
  吴远拿起手包,就往外走,杨支书也总算可以心安理得地跟着坐车回家。
  路过副厂长办公室时,吴远进去打了声招呼。
  出来跟杨支书随口道:“爹,你瞧,没有二叔坐镇,我也不能说走就走不是?”
  杨支书心里明白,却依旧嘴上不屑道:“他这位置,换谁来不是坐?”
  回去的路上,车内。
  杨支书看着窗外,唏嘘道:“这次水灾也不是全无好处,像是先前那些不愿意退田种桑的,这下都被淹差不多了。不种也得种了。”
  这语气多少带着点自嘲。
  吴远没说话,只是顺着话头道:“等下半年,卞乡长只怕会把蚕桑抓得更紧。”
  杨支书并不在意道:“反正大部分桑树都种下去了,长不出足够的叶子养蚕,他抓得再紧也没用。”
  桑塔纳开到吴家小楼后面,吴远下了车,跟杨支书说好了,一会过去吃晚饭。
  结果,从家后面绕到大门口,才发现熊刚带着三姐吴秀华,正蹲在门口。
  俩口子跟前还放着一笸箩。
  “三姐,三姐夫,你们怎么来了?”
  吴秀华白了熊刚一眼道:“还不是你三姐夫,非要找你喝酒,还不能声张。这不酒菜我都做好带来了。”
  吴远连忙开门道:“三姐夫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么?快点进来,我去给那边打个电话,让他们别等我吃饭了。”
  也就打个电话的功夫,吴秀华已经麻利地把酒菜都摆好了。
  吴远洗了手,顺带着从自家摸了瓶茅台出来道:“三姐夫,到我这儿,就不用你带的酒了。今天你不管遇到什么好事了,得用我这酒。三姐,你也过来一起吃。”
  吴秀华摆摆手,径自打开厨房旁边的侧门道:“你俩喝,我吃过了,去给你家仨狗做点狗饭去。”
  吴远也没强求。
  大老爷们谈事的时候,三姐从来不上前,更别提上桌了。
  这习惯跟自家老娘一样一样的。
  吴远一边打开茅台酒,一边听熊刚喜滋滋地道:“这次防汛,其他县市房倒屋塌、道路中断的不少。相比之下,就咱们县情况最轻。”
  “这其中,咱们提前准备的那批物资起了大作用。经此一事之后,刘局直接成代局长了,顺带着把我调到局里去帮帮忙。”
  情况介绍完,吴远的酒也倒好了,直接举杯道:“那是应该好好喝一顿,庆贺庆贺。”
  熊刚也举盅道:“但水利站这边一时半会还交不出去,刘局意思是让我辛苦一下,先兼着,等找到合适人手再说。”
  一顿酒喝到了九点钟。
  吴远也没敢让熊刚多喝,毕竟他还要骑车带三姐回去。
  倒是熊刚说了不少话。
  忆苦思甜地居多,这是真把吴远当成能说体己话的人了。
  最后吴远都把俩口子送到了大门口,熊刚那话还没完,源源不断地,不像是要走的样。
  吴秀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行了,适可而止吧。让我幺弟耳朵也清静清静,这一晚上竟听你嘚啵嘚啵个没完了,我看着都受不了。”
  熊刚咧嘴一笑,这才拍拍吴远肩膀作罢。
  吴远趁机问道:“这大晚上的,我让明朝开车送你们吧?”
  熊刚大手一挥道:“不用!我还没醉。”
  吴远看了三姐一眼,眼见她默默摇头,这才放心,目送着俩口子走了。
  第416章 减产无所谓,只要人没事
  眼看着三姐俩口子,在月色下骑车走远了,吴远这才反身锁了门,哼着歌儿,溜达着奔老支书家去。
  明天又要回上海了,临走前,怎么也要见那俩孩子一面。
  结果等他到了老丈人家里,俩孩子早躺床上睡着了。
  惹得刘慧一个劲地埋怨道:“你也不知道小江等你等了多久,这不刚睡着十分钟!为了喝点猫尿,连孩子都忘了。”
  吴远讪讪一笑。
  就听老丈人过来解围道:“小远喝酒一定是有重要的事,你少说两句。”
  翁婿俩到了外头堂屋。
  杨支书递了根烟给吴远道:“你妈就那样,别往心里去。”
  吴远点点头。
  就听杨支书继续问道:“看你心情不错,是不是熊站长有什么喜事?”
  吴远也没否认道:“瞒不过爹您哪。”
  “哦,说说?”
  “三姐夫由于这次表现突出,被调任水利局科长,主抓防汛抗洪工作。同时还兼着乡水利站的站长。”
  “确实是喜事!”杨支书思忖着道:“总在乡里,是没奔头的。现在顶着个科长,那是正经的国家干部了。”
  说完,杨支书又追问道:“这么大的喜事,他不打算摆两桌?”
  吴远摇摇头:“三姐夫意思要低调。”
  杨支书无法苟同道:“这恐怕就不符合习惯了。该喝的酒,他躲不掉的。”
  打老丈人家回来,吴远洗洗睡了。
  一觉醒来,天刚蒙蒙亮。
  正洗漱间,马明朝已经开车过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媳妇苗红,带了一笸箩的饺子。
  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
  原以为家里没人张罗这事,没想到这都还能吃上。
  吴远心里高兴,嘴上却道:“我跟明朝出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用这么麻烦。”
  苗红进门就直奔厨房道:“远爷,不麻烦。这饺子,我跟嫂子说着话就包好了。你家又有煤气,水一烧开,转眼就得了。”
  说着,不忘提醒马明朝道:“你去把咱剥好的大蒜来捣成蒜泥。”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