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316节
  吴远一口气喝了大半杯,吕文清更是直接干了。
  瞅见吴远还有剩的,直接拿起酒瓶子道:“干了干了。”
  吴远只得干了,又任由吕文清给续上。
  就听吕文清接着往回找补道:“其实不怪我看不惯那些国外设计公司。”
  “他们很多老外,觉着咱们发展落后,在城建技术各方面跟不上,设计时总是会收着点。”
  “比方说,咱们也想盖几栋纽约那种摩天大楼,这国外公司就连忙阻止,说咱们盖个四五十层了不得啦……”
  “这不就是瞧不起人么?”
  “是是是,”吴远同意道:“不过吕老哥,外汇花了,也未见得要用他们的规划方案。真要是他们只设计些四五十层的高楼大厦的,回头来上面还得找咱们国内的院士专家,找到你。”
  “那外汇不是白花了么?”
  “白花又怎样?达到宣传效果就成。”
  吕文清愕然道:“真有人就为了宣传,敢花这么多冤枉钱?”
  吴远自顾自夹菜吃,沉吟不语。
  毕竟他还打算花三五百万赞助亚运会,就为了替盼盼家具做宣传呢。
  片刻后,吕文清情绪平复之后,心里顿时敞亮了许多。
  “不过我听说,87年江院士亲手设计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落地浦东了。具体地点很可能就在烂泥渡附近,和浦西隔江相望。”
  这就对了嘛。
  印象里,也就是东方明珠塔的开建,拉开了浦东大开发的序幕。
  可东方明珠塔也是到91年方才开建。
  腾达公司想要等到个像样的工程,怕是还需要些时日。
  如此以来,吴远对吕文清的迫切心情,就颇能感同身受了。
  跟吕老哥喝完酒,吴远回去,洗洗就睡了。
  翌日一早,又是小雨濛濛的。
  昨儿半夜刚被风干了的地面,如今又被细雨浸湿了,滑滑腻腻的。
  忒不爽利。
  但体感温度却是明显地回升了。
  体现在大街小巷那些爱美的女人愈发单薄的身上。
  抵达腾达公司没多久,吴远就应约来到启华大厦,身边还跟着范冰冰。
  只是这一回,不是视察自家公司的装修,而是应维特的要求,到12楼,听取领事馆方面的装修意图和意见。
  今儿黄琦雅不在。
  但女翻译胡瑶,再不敢像昨天那般趾高气扬了,耐着性子给双方做解释。
  只是装修这种事儿,多少涉及到点专业方面的细节。
  胡瑶翻起来费劲,吴远理解起来也不容易。
  几乎交流了一上午,才堪堪形成一个粗略版的意见。
  看着范冰冰记得满满当当的笔记,吴远长吁一口气。
  就冲这么多要求,改天报价的时候,也不能报低了,否则真对不起咱今儿费的劲儿。
  临近中午,接近饭点。
  身为老外,维特可没有留饭的意思。
  双方就在电梯口分别,看着维特几人坐着电梯下楼,吴远带着范冰冰乘坐另一部上楼。
  直抵17楼。
  今天这场地里,秩序井然多了。
  但距离吴远要求的,还有一定的差距。
  吴远带着范冰冰,从装修工人进场开始,逐条讲起,结合现场施工之中的安全隐患,一一点出。
  个把钟头的功夫,就阐述了个大概。
  直到肚子里声音隆隆,赵国海带着师傅们开始吃盒饭了,这才停下来道:“就先整理这么多吧,今后再逐渐完善。”
  赵国海提着两份盒饭过来道:“老板,咱这规矩是不是太多了点?”
  吴远强调道:“这是规范!很多都是为了现场施工的安全着想,磕着碰着倒是小事,万一伤着,你怎么跟你属下交代?”
  赵国海仔细一想,不由打了个寒噤。
  带来的师傅真要是在干活中出了什么事,他这个包工头回去给人家家属跪下,都无济于事。
  类似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也罢,等公司的规范出来,且看看再说吧。
  能遵守的就遵守,工具摆放到位,凡事留点心神,也不是什么坏事。
  饭毕。
  吴远带着范冰冰回到腾达公司。
  范冰冰立刻埋头开始整理了,趁着对上午的交流还历历在目。
  吴远回办公室小憩了一会,两点半的时候,和马明朝一起出发,直奔霞飞路咖啡馆。
  迈步进入咖啡馆,里头流淌着港台来的流行音乐。
  甚合处在开放前沿,而又特别标榜自身的上海小年轻们。
  吴远正准备到吧台问一问,就见到靠窗的位置有人高举着手臂,冲他打招呼。
  除了梁洛梁记者,也没别人了。
  第363章 先买设计版权,再赞助播出
  “不好意思,让梁记者久等了。”
  不管有没有迟到,吴远若有若无地客气上一句。
  倒是梁洛也没当真,“没关系,是我来早了。难得吴老板相召,就算等上一时半刻,也是应该的。”
  这时,侍应生过来。
  梁洛追问:“吴老板喝点什么?”
  “一杯美式。”
  侍应生应声而去。
  梁洛却从咖啡入题道:“能喝的惯美式的清苦,吴老板果非常人。”
  吴远随口道:“我都是当茶喝的。”
  梁洛一滞,思忖道:“倒也有些异曲同工。”
  如今的咖啡在国内有些小资高端。
  可等过了一二十年,可不就跟茶叶一样,成为提神加班的工具饮料么?
  没什么分别。
  双方的见面是因杨落雁而起,所以梁洛接下来直接问起道:“杨老板还好么?好些日子没见着她了。”
  吴远答道:“她这次没过来。不过上海是芙蓉衣巷的大本营,以后机会有的是。”
  说话间,侍应生把一杯热气萦绕的美式送过来了。
  梁洛这才切入正题道:“不知道吴老板这次找我来,有什么指示?”
  吴远也开门见山地道:“谈不上指示,主要梁记者是业内人士,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
  “吴老板请说。”
  “我打算以盼盼家具厂的名义,赞助今年的亚运会,顺便宣传造势。这方面,梁记者是专业人士,怎么策划,效果最好。”
  “赞助亚运会?吴老板果然拥有爱国情怀,不是一般的企业家。”
  “我这也有私心。”
  “公心在前,有点私心又算什么?”梁洛大言不惭地道,毕竟类似的事情她见多了。
  吴远笑笑不说话。
  就听梁洛搅拌着杯里的咖啡道:“想要效果好,首先一点这赞助额度不能少,否则砸不起浪花儿,也是白搭,所以吴老板打算赞助多少?”
  “三五百万的样子吧?”
  梁洛沉吟道:“三百万入门,五百万最好。”
  好嘛,一张嘴,就又添了150万的预算。
  吴远不由有些迟疑。
  毕竟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多出这150万,得打多少家具,才能挣回来?
  梁洛看出了他的迟疑,进一步道:“吴老板,五百万的赞助,已经足够亚组委专门为贵公司搞个赞助仪式,到时候上电视新闻都有可能。”
  电视新闻的宣传,自然比纸媒更广了。
  不过吴远也没有头脑一热,直接答应下来。
  而是追问道:“赞助仪式和上电视新闻,有几成把握?”
  梁洛退一步道:“我有个记者朋友做亚运会的跟踪报道,如果吴老板不放心的话,我可以托他问问。”
  “那就有劳梁记者了,我会派厂里专人跟你联系。”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