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261节
  “老板,我们也是刚到,正听着招待所小姑娘讲老板你的丰功伟绩呢。”
  王敏亚一开口,就把人捧上天。
  反倒是钱仁通呵呵一笑,纯良无害。
  按说今儿王敏亚没必要把这个憨憨带来的,但她带过来了。
  随即王敏亚又介绍旁边的王会计道:“老板,这是木材加工厂的王艳会计。”
  王艳也是老老实实地伸出手道:“老板好。”
  王敏亚不仅把老钱带来了,而且把财务也带来了,这副阵仗,更令吴远好奇了。
  但身为老板,吴远不至于沉不住气。
  一番谦让。
  吴远当仁不让地坐了主座,王敏亚亲自作陪左边。
  而右边,马明琪美滋滋地坐下了。
  在她旁边,陪着木材加工厂的王艳。
  反倒是钱仁通,被陆援朝和马明朝夹在中间,显得弱小无助又可怜。
  王敏亚这种要强的女人,等闲不会把自己的软肋轻易展示于人的。
  如今她偏偏这么做了,只能说她今儿所图不小。
  不过吴远心里不慌,稳坐钓鱼台,准备给她来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然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王敏亚却始终没提话头,光顾着敬酒吃菜。
  吴远身为老板,不能不说话了。
  “王厂长,过去一年,木材加工厂在你的管理下,成绩斐然。不仅扭亏为盈,而且拓宽了销路。你跟王财务,乃至全厂的员工都辛苦了。这盅酒敬你们大家!”
  众人老老实实喝了,除了马明朝。
  王敏亚接这话头就展开来道:“老板您这样夸我们,我们实在是有点羞愧难当。”
  吴远心道来了。
  王敏亚续道:“跟老板那些厂子比起来,我们木材加工厂的盈利能力,实在不值一提,说出去都怕给老板丢人。”
  “而且,也正因为有了老板这些挣钱的厂子,才有了木材加工厂的今天和销路。”
  这是毫不居功,姿态拿捏得低低的。
  吴远愈发警惕了,绝对所谋甚大呀。
  果不其然,下一刻,王敏亚回过头来,直接面向吴远道:“所以老板,我痛定思痛,最近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看看老板愿不愿意投资,然后把它做大做强。”
  吴远夹了颗花生米,边嚼边道:“你说说看。”
  王敏亚深吸一口气道:“是这样的,原木板材的加工,其实没什么门槛。只要市场向好,竞争也比较激烈,自然就会导致利润偏低。”
  “而且原本板材成本偏高,打家具和搞装修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些老板你是专业人士,肯定比我们清楚。所以我觉得,胶合板材,才是将来市场的宠儿。”
  “我琢磨着,依托木材加工厂的基本盘,通过引进国外的胶合板材生产线,专门搞胶合板材的生产和销售。这方面,我看了,国内从业者不多,也不成规模。”
  “如果有老板的大力支持,我们强势进入,肯定能够占据先机,随着老板的家具和装修,登录全国市场。”
  这些话是王敏亚一口气说下来的。
  吴远愣是一个字没落地听完了。
  因为胶合板厂,是他去年就盯上的项目,只是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收购对象。
  而如今进入了90年,收购的窗口期已经过去。
  通过收购建立胶合板厂,已经不太划算了。
  唯一的机会,只能是新建厂子,并且通过引进生产线,走洁净高效的生产路线。
  这些,全都和王敏亚所想,不谋而合。
  更关键的是,王敏亚管理的木材加工厂,就让吴远倍加满意,无可挑剔。
  如果胶合板厂,也交给她管理,肯定能达到自己的预期。
  所以这个提议,简直让吴远无法拒绝。
  先前还打算拿捏的心态,瞬间抛到九霄云外了。
  不过在此之前,吴远还有几个问题,必须问个清楚。
  “王厂长,据我所知,这个胶合板厂,生产过程中污染不小,你打算怎么应对?”
  王敏亚一听,老板连这都知道,果然不是好糊弄的主。
  当下认真解释道:“所以我才打算从国外引进生产线,一来进口产线闭环好一点,自动化程度高一点,不管是生产过程中,还是成品之后,产生的污染都比较少。”
  “另一方面,对于生产过程中污染,比如空气,通过加强管理,该做防护做防护,该带口罩带口罩。绝不能拿人命开玩笑。”
  吴远不动声色,其实内心赞同至极。
  眼下进入市场的时机较早,留给他的利润空间肯定不小。
  实在没那个必要在这方面节省开支,免得日后被人戳脊梁骨骂。
  王敏亚有些拿不准,进一步强调道:“老板,在污染防控方面,咱们花钱越早,花的就越少。这个钱,会增加投资不假,但从后期来看,其实最划算。”
  吴远点点头。
  这是明显提前做了不少的工作。
  “具体预算需要多少?”
  说到最关键的,也最容易劝退的环节了。
  连王敏亚也不由有些紧张道:“初期产线引进投资,预计在300万左右,外加一套终端污水处理工艺60万。这就是360万,另外建厂运营差不多50万的样子,总共410万,我争取在400万之内,把这个胶合板厂开起来。”
  说完,王敏亚就像个小学生一样,心怀惴惴地等着老师的批复。
  同时她心里头也有着几种预案。
  比如吴远嫌弃终端污水处理太贵,没必要,那她就打算进一步跟外商谈判,看能不能从产线引进上,再压缩成本。
  比如吴远嫌弃投资太高,风险太大,她就打算把胶合板厂的市场前景再强调一下。
  比如……
  王敏亚心里想了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想到吴远一开口,就直指本质道:“产线引进这块,你再多跑跑,尽量不要让中间商挣太多的差价。毕竟咱们以后还要扩大再生产,他们挣钱的机会多得是。”
  “是是是。”王敏亚忙不迭地点头。
  “那我最后再问一个问题,”吴远话锋一转道:“抛去投资的因素,这个胶合板厂,前景如此看好,你为什么不自己搞?”
  第295章 这个厂子,可是要上市的
  眼瞅着吴远都要答应了,结果被问了这么个直指本心的问题,王敏亚颇有些猝不及防。
  别看老板人年轻,拿捏人心方面,一点都不生疏。
  反而十分老道。
  王敏亚思忖着放下了筷子,“老板,说实话,眼下国内形势虽然有些好转的迹象,但我还是有些看不清楚。所以胶合板厂的最初销路,肯定离不开老板目前手底下的家具厂、装修公司这个圈。”
  “再一个,老板现在是北岗县的名人,名下又有个省内知名的盼盼家具厂。这招牌拿到彭城这边也好使,开厂建厂扯您的旗子,肯定会容易、会顺利很多。”
  “最后一个,最最关键的,就是我跟老钱,真拿不出这么多钱投资来。”
  “哈哈哈……”吴远大笑着举起酒盅道:“产线引进再谈谈,我在上海有些关系,年后引荐你们见见。”
  众人皆惊。
  就连王敏亚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四百多万的投资,老板这就答应了?
  直到吴远重新举了举酒盅道:“不要让我端太久啊!”
  众人这才纷纷举起酒盅,齐齐碰杯后,一饮而尽。
  饮尽之余,王敏亚脸上透着激动的神色。
  然后就听吴远打趣道:“王厂长,等这胶合板厂一建起来,今后你再想出去单干,我可不放人哪!”
  这句半玩笑半认真的口气说出来的话,王敏亚偏偏就认认真真地回答了。
  “老板,自打听说你在上海搞公司,倾向于提携老乡,带着那么多乡亲们一道挣钱发财,我就认准你了。”
  “这辈子我这身子是老钱的,但头脑绝对是老板你的。”
  吴远再度端起酒盅道:“王厂长,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瞒你说,对于这个胶合板厂,我可是指着它上市的。到那时,咱们一起发财。”
  90年就意指上市?
  王敏亚瞬间就有压力了。
  同时她也抓到点,除了挣钱之外的追求和目标了。
  事情谈完。
  吴远彻底明白了,王敏亚这次为啥要把老钱和财务一块带过来了。
  老钱是她的软肋,而财务是她的诚意。
  她想要从吴远这里获得投资,就得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软肋和诚意。
  酒席结束。
  王敏亚喝得有些到位,被老钱扶着,就在县招待所住了下来。
  吴远坐着桑塔纳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马明琪俏脸微醺,却久久没有说话。
  四百万的投资,远爷说定就定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