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259节
  回到家,杨落雁还疑惑道:“怎么这么晚?”
  于是吴远把情况一说,杨落雁也赞同道:“爹年纪大了,身边没个人是不行。”
  家里刘慧带着小江和玥玥已经睡了。
  蔺苗苗也把钟文雅、钟文强和熊文熊武,全都撺掇睡了。
  楼上明明有两张床,仨男孩分两处睡是绰绰有余。
  结果仨孩子偏偏要挤在一起,全都在起居室的沙发床上,抢被子玩得起劲。
  然后不出意外地,被蔺苗苗挨个地揪了耳朵,这才老实睡去。
  俩口子销上大门。
  杨落雁已经洗好了,直接进了屋。
  吴远先去灶房给土暖气添了蜂窝煤,这才去洗手间洗漱一番。
  等回到卧室,就见杨落雁交给他一封航空信道:“今天邮局送来的,苗苗替你收的。”
  按说这信,不是吴远本人签收,邮递员不会轻易给的。
  也不知道苗苗用了什么鬼主意。
  不过不影响,信还没拆。
  吴远拆掉封口,靠在床头,看着这种竖排写就的长信,有种莫名的联系和牵挂感。
  这封信依旧是由二表哥执笔,俩表哥一起写就。
  二表哥施代功的字迹还是那么老派,透着民国的味儿,很多字都还是繁体。
  好在并不影响阅读。
  吴远看得很快,没过一会儿就把信折起来,和上回来信一起放进床头柜的抽屉肚里。
  旁边杨落雁随口问起道:“俩表哥在信里说什么?”
  吴远回答道:“跟我们拜年,问候咱们。另外还说了,想趁着清明之前回来祭祖,目前各方通关手续还在弄,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印象里,俩表哥真正回乡祭祖成行,还是在92年以后。
  至于为什么是92年这个节点,吴远记不大清了。
  杨落雁当即意识到:“那咱爹娘的陵得抓紧休憩了,总不能让俩表哥看笑话。”
  吴远不以为意道:“即便他们不来,我们也要修的。”
  闭灯,躺下。
  吴远肩膀上枕着媳妇,心里头牵挂的,却是千里之外的俩表哥一家子。
  前世穷的那几年,老爷子和老太太的陵寝,还是92年俩表哥回乡祭祖时,出钱修的。
  这份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况且还有楼上一个21吋的日立大彩电。
  人总得知足,不能因为自己穷,就觉着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第292章 台岛俩哥,不如老家一个你
  吴远俩口子说话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只是没过多久,就被接连不断地鞭炮声吵醒了。
  大年初五财神到。
  吴远直勾勾地睁着眼,困意还挂在脸上,偏偏被外面的鞭炮声炸的睡不着。
  杨落雁推了推他道:“要不咱也出去放一挂?”
  吴远懒得动弹,“万一把儿子和闺女吵醒了,回头麻烦的还是咱妈。”
  在他眼里,放鞭炮迎财神,还没有让儿子闺女睡个安稳觉来得实在。
  于是杨落雁起身下床,穿上外套道:“我上楼去看看。”
  没多一会儿,杨落雁去而复返道:“俩孩子早被炸醒了,正搁那儿玩呢。”
  既然这样,吴远就全无顾忌了。
  起身出了小楼,就见到院子里大黄、糯米和饭团正缩在狗舍里,瑟瑟发抖。
  “瞧你们那熊样!”
  回答他的是,仨狗嗷呜地低吼声。
  吴远不去管它们,从车库里拿出一挂一万响的鞭炮,出了大门,特地跑到菜地前头,跟麦田间的小路上,把圆盘般的鞭炮,直接滚开。
  点上一根华子,抽上两口,然后信步闲庭地用烟头点着了捻子。
  在刺啦啦地爆燃声中,吴远头也不回地进了院子。
  一万响的鞭炮随即炸开,连绵不绝。
  等到一根华子马马虎虎地抽完,差不多三分钟,鞭炮声也停了。
  顺便去灶房看了看炉子,又看了看水箱,这才回到房间躺下。
  随后,就一觉睡到天亮。
  正月初五,财神到没到,不知道。
  但攒了五天的垃圾,总算是可以扫地出门,终于不用再私摸摸地堆到门后了。
  吃过早饭,吴远坐在书桌前,像样地给台岛的俩表哥,回了封信。
  等到信写完,这才琢磨着,于情于理地也该去大姑家看看。
  尽管他对大姑家的老幺施大茂看不上眼。
  忙完这一切,马明朝已经在院子里抽完一根烟了。
  吴远对着几个孩子叮嘱了几句,这才上了车,直奔乡里邮电局。
  在邮电局花了一块二的邮费,这才把这封信寄出去。
  离开乡里时,顺路去了趟水利站,跟三姐夫熊刚说了中午吃饭的事。
  请乡派出所这帮老警吃饭,总得有个陪客。
  三姐夫最合适不过了。
  说完这事,吴远又问起熊飞扬的情况。
  说起这孩子,熊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孩子早就活蹦乱跳的了,一顿饭比我吃得都多。就你三姐,还把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吴远随口道:“三姐这是替老天爷补偿飞燕呢,毕竟在那个家庭,作为第四个闺女,指定是没享到什么福。”
  熊刚点头道:“这孩子也懂事,连俺爹娘都有些绷不住了,喜欢她胜过喜欢亲生孙女了。”
  离开水利站,路过范家小楼时,家门紧锁,连范冰冰都不在家。
  看样子范大厨早就去厂里忙活了。
  吴远直奔县城施大茂家,大姑精神矍铄,穿了一件红袄。
  见到吴远到来,握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旧话重提。
  无非是老爷子在世时的那些往事。
  吴远都能倒背如流了。
  见到马明朝放下的烟和酒,老太太一个劲地推辞不要。不仅不要,还让施大茂把自家的东西往外拿。
  吴远拉着老太太坐下,先稳住对方道:“大姑,大表哥二表哥又写信给我了,说是过了年想回来探亲。”
  老太太连连点头,显然对这事是知情的。
  倒是施大茂脸上有些悻悻。
  就听老太太续道:“老大老二不仅说了过年想回来,而且还打算回来给老五找个固定的营生。不然就这样隔三差五地寄钱来,何时是个头呀!”
  话说到这里,施大茂脸上已经挂不住了。
  这话倒是提醒吴远了。
  前世92年,俩表哥回来,的确是打算投资幺弟施大茂的,花上五六十万,给他整一个豪华大巴跑长途运营。
  90年代的打工潮刚兴起不久,出行的需求格外旺盛。
  这个投资点,其实是有利可图的。
  当时大表哥施代成甚至想把吴远拉进来,让哥俩一起跑,也好有个照应。
  但最终由于施大茂撑不住腿,这笔钱也没投下来。
  直到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旧话重提的,吴远知道结果,嘴上并不说,只是含混地应着。
  遂着老人家的心意。
  坐了半个钟头的功夫,吴远起身离开。
  施大茂送到门外,避着自家老娘的面,对吴远道:“表弟,你现在是北岗的名人,生意做得这么大。我那俩哥哥,回到北岗来投资,肯定不如你。所以我想跟着你干……”
  哎哟,我谢谢你了。
  吴远一听,就连忙打断道:“表哥,这事等大表哥和二表哥回来,咱们再从长计议。不过我得提醒你,我这边都是苦力活,木匠,瓦匠,小工,卖的是苦力。”
  “这样啊……”施大茂有点犹豫了。
  “不信,你改天到我厂里看看就知道了。”临了吴远又加码道。
  从县城回到盼盼家具厂,三姐夫熊刚已经到了,正在大门口,听着老苏说着吴远的好话。
  一见吴远到来,老苏立马舍了熊刚,对下车的吴远道:“今儿一早,我那孽子来跟我们低头来了。这都要谢谢你,老板。”
  吴远被老苏握着手,心想着,儿子态度好,大抵是由于儿媳妇不在吧。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