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246节
  吴远失笑道:“三姐,你凑什么热闹?快带飞燕去洗澡。”
  说完,吴远就领着三姐进了洗澡间,告诉她怎么开热水、开冷水,怎么调温。
  出来后,又去灶房把炉子里添了些柴火,保证洗澡间的温度足够。
  至于备用的热水,倒是没烧。
  新年大初一的,村里要是敢停电,估计闫电工要被全村人骂全家。
  接着,马明琪跟着小哥马明朝,坐车回去了。
  蔺苗苗却亦步亦趋地凑过来道:“老舅,亲爱的老舅,今晚我能不能不回去啦?”
  吴远没好气地道:“明天,我们都要到你舅妈娘家去,家里头可没人。”
  蔺苗苗立马自告奋勇道:“正好我替你们看家。”
  “这大过年的,你总窝在家里算怎么回事?宝俊没约你上县里逛逛?”
  “逛过了上海的街市,北岗这边还有什么逛头?不如老实搁家里蹲着,暖和又有电视看。”
  说的倒也在理。
  “随你。”
  “老舅万岁!今晚吃什么,我这就去做。”
  这个大外甥女,就会说便宜话。
  大年初一的,除了饺子汤圆,再就是吃年夜饭的剩菜了。
  用煤气灶烧水煮饺子汤圆,又能费什么事?
  第276章 养熟了亲闺女,养不熟白眼狼
  半个多钟头后,换上新衣服的熊飞燕出来了。
  衣服虽然有点大,但掩饰不住这孩子的小美人胚子属性。
  应该说,唐三江也不是全无是处的。
  不然,上哪找这样的大冤种老婆,连生了四胎闺女,还要为一个儿子而默默努力。
  吴秀华左看右看了一会,颇为满意道:“改天跟你四姐要点文雅的旧衣服来,应该会比较合身。”
  不料话刚说完,旁人还没说什么呢,熊飞燕便第一个反对道:“我不要她的衣服。”
  吴秀华强调道:“她不是别人,她是你姨姐。”
  “我比她大!”
  吴秀华茫然道:“是么?”
  吴远点了点头,俩孩子在四姐家门口的对话,他听到了。
  想来是大差不差。
  另一边,蔺苗苗把饺子汤圆煮出来了。
  不仅如此,还剥了大蒜,捣了蒜泥。加了醋和三元甜油,一应俱全。
  “吃饭咯!”
  一听吃饭,吴秀华就要带着熊飞燕赶紧走。
  大年初一,不再别人家吃饭,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但马明朝已经把车开回家了,怎么也得吃过饭才能回来。
  更何况,熊飞燕这孩子急得直咽口水。
  “三姐,你就别犟了。苗苗都在家吃,飞燕怎么不能在家吃?再说了,这饺子汤圆,家家都有,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好东西。”
  吴秀华看着孩子饿的可怜,无奈坐下来道:“谁能想到,飞燕到家的第一顿饭,居然是在舅舅家吃的。”
  吴远强调道:“舅舅家也不是外人家,有什么关系。”
  说话间,吴远取了挂五千响的大地红,出门挂在猪圈上,点了。
  一通噼里啪啦之后,蔺苗苗已经把饺子和汤圆盛了出来。
  摆在桌上,满满的五个大碗。
  不得不说,大外甥女缠人是缠人了点。
  但做起事来,还是有点谱的。
  至少这一锅饺子汤圆煮的数量就挺贴心的,已经提前把三姐和熊飞燕的饭量考虑进去了。
  昨儿年夜饭是在老支书家吃的,所以家里没什么剩菜剩饭。
  吴远把范大厨送来的烤鸭找出来一只,切了剁了,摆在盘里,上锅一蒸,摆上桌,也是像模像样的一道菜。
  杨落雁包的饺子,皮薄馅大,吃起来既美味,又扛饿。
  蔺苗苗一大碗吃到最后,愣是没吃完。
  结果转头一看新来的小姨妹熊飞燕,不仅吃完了自己那一大碗,而且开始干三姨那一大碗了。
  但是自己这碗里剩的,她又不好意思倒给还不熟悉的小姨妹。
  转头倒进吴远的碗里道:“我吃不完了,老舅。”
  “吃不完,你盛这么多干什么?”
  吴远都没想到拒绝,实在是从小到大,没少吃这个大外甥女的剩饭。
  如今都成大姑娘了,大外甥女这毛病还是没改。
  蔺苗苗嘟哝着嘴道:“舅妈包的饺子太实在了,人家吃几个就饱了嘛。”
  “下回注意!”
  “保证注意!”
  结果一坐到沙发上,抓起瓜子花生就开始吃了。
  这哪像是吃饱了的样子。
  反倒是熊飞燕,眼看着吃完了自己这碗,又要把三姐那一碗也干掉了,吴远连忙拦着道:“三姐,头一回吃饭,别给孩子吃那么多。”
  吴秀华这才反应过来,柔声劝慰道:“闺女乖啊,不是不给你吃,是怕你吃撑了,坏了肠胃。等回去晚上饿了,妈再给你煮。”
  说着,把剩下半碗饺子,一口气吃下了肚子。
  这时候,三姐夫熊刚骑着车子找来了。
  于是三姐带着熊飞燕,也不等马明朝的小车了,裹上围巾,就上了三姐夫的二八大杠,回家了。
  看着三姐离去的背影,杨落雁抱着玥玥问吴远道:“你说三姐这闺女,能不能养熟?”
  养熟了,将来那就是亲闺女。
  养不熟,将来那就是白眼狼。
  吴远笑了笑,“应该问题不大吧。毕竟三姐对人都没的说,更何况是对这么一个可怜的孩子。”
  “说得也是。”
  原以为,大年初一就要这样过去了。
  没想到三姐她们前脚刚走,一个旱船队后脚就上了门。
  二话不说,直接在门口的空地上,耍起了旱船,唱起了戏。
  这年头,旱船队等闲不去普通人家表演的。
  能去的,除了村支部这个定点之外,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家庭。
  吴远家去年,躲过了这么一遭。
  结果是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今年还是来了。
  来了,只能笑脸相迎,不能撵人。
  毕竟旱船队后面跟着一大票乡里乡亲,以及爱玩爱耍的孩子们。
  就等着主家给旱船队烟和钱的同时,讨点糖果吃吃。
  吴远一看媳妇,杨落雁一脸轻松道:“放心吧,早有准备。”
  也对。
  媳妇毕竟是出身老支书家庭,这种场面从小就在经历着,早已应对自如了。
  旱船队领队的是许老五。
  正是老许头的五弟,人长得有模有样,也能说会唱的。
  跟耍旱船的黄金美是一对。
  俩人携手搞这个旱船队,召集了一票的俊男靓女,也搞了好几年了。
  早就练就了一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
  一通开场的表演之后,场地被清了出来。
  许老五就过来跟主家的吴远对话,俩人上了根烟道:“吴老板,旱船队来晚了,您可千万别见怪。”
  其实旱船队都是有人的。
  哪家主人在不在家,什么时候在家,都是专人打探好的。
  也是决定着一天下来,旱船队的行动路线。
  总不能一大票人,跑到地儿,才发现没人,白跑一趟吧?
  吴远笑嘻嘻地把媳妇准备好的,裹在红布里的烟和钱交过去道:“不晚不晚,正好正好!”
  许老五接过红布包,当即一个唱喏道:“那老五携全体旱船队,给吴老板和杨老板拜年喽……”
  一通锣鼓喧天,旱船队再度起舞起来。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