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211节
  不止仨徒弟送了礼,不少在上海跟他干活的师傅们也都让家人来送了礼。
  跟往年一样,礼物多种多样。
  从活鸡活鸭活鹅,到新鲜乱蹦的鱼儿,应有尽有。
  从落花生,葵花籽,核桃,一样不落。
  很多东西,吴远记得自己这边很少种,真不知道都是从哪儿搜集得来的。
  不过不管什么东西,都是一番心意。
  瞅着这满满当当的,就跟提前过了年似的。
  晚饭过后,一直到十点多,俩孩子终于闹闹歪歪地睡下了。
  刘慧却裹上大衣和围巾要出门。
  杨落雁还拦着问:“妈,这么晚了,你去哪?”
  吴远却道:“还能去哪?肯定是回家看爹。你赶紧跟上吧,家里有我。”
  一个多钟头之后,靠11点了。
  娘俩这才回来。
  一进屋,刘慧便匆匆上楼去了。杨落雁脱下外套,回了一楼卧室,见丈夫看着俩孩子,倒也其乐融融。
  放下心来,顿时颓然一坐:“你都不知道,我跟我妈回去,爹喝得四仰八叉,睡得不省人事。要是我们不回去,明天他非得冻坏了不可。”
  吴远点点头,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儿。
  “你说这样下去,我爹跟我妈会不会分开呀?”
  “那倒不会。”吴远坚定地道:“要分开早分开了,才不会这般拉扯地闹来闹去。”
  第234章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转天就是冬至的正日子,12月22日。
  一大早,老天爷也架了点势,妥妥一个晴天。
  太阳高高挂的。
  屋顶上的雪开始滋溜溜地化,汇成水往下流。
  以往这时候,院子里势必会水流成河,到处画地图。
  现在小楼做了屋顶下水处理,只听到哗啦啦的水声,不见丝毫的水迹。
  为了过节,杨落雁也特地留在家,没去县里。
  一家子其乐融融地,准备包饺子,做冬瓜烧排骨,羊肉烧当归来过节。
  结果临近中午的时候,大姐吴淑华来了。
  吴远当时正站在车库顶上扫雪水,远远地瞧着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来了。
  那石子路上,冰雪初融。
  走道边,全是烂泥。走中间,滑不溜秋。
  她也不嫌难。
  至于干什么来了?吴远动动脚趾头都知道,来跟自己这个当师父的,讨要二徒弟的过节债了呗。
  吴远三下五除二地把屋顶清理干净,赶紧下楼问道:“媳妇,宝俊托家里送来的是什么礼?”
  杨落雁如数家珍:“两只公鸡、两条猪腿、两条烟。”
  吴远点点头,心中有了数。
  片刻后,吴淑华出现在门口了,小裤腿上裹满了泥。
  走到吴远家附近的水泥路上,这才顾得上跺跺脚,蹭蹭干净。
  吴远迎上去道:“大姐,这么个天,你怎么腿着就来了?早说你要来,打个电话,我派车去接你。”
  这客套就透着生分。
  毕竟赶上吴远出生时,大姐已经嫁出门了。
  等于是一天没抱过。
  不仅没抱过,还把蔺苗苗送来和自己跟老太太争宠。
  同样的话,换做是对三姐吴秀华说的,那肯定就是真心实意了。
  吴淑华不以为意,目光扫过被冰雪霜打过的菜地,暂无斩获。
  顺手将手中的尼龙袋子交给弟弟,进院子瞅见糯米和饭团,狗子大了,一点都不可爱了。
  只能吃肉了。
  那眼神吓得俩狗子尾巴一缩,躲进窝里狂吠。
  吴远打开尼龙袋一看,半袋子带泥的落花生,这也拿得出手?
  公司师傅家属送来的落花生,那都是干干净净,不带泥的,整整一袋子。
  不过话说回来。
  她身为老大,逢年过节的确没有给幺弟送礼的规矩。
  之所以能带点东西过来,就是为了不至于空手,好理所应当地顺点东西回去。
  关键吴远也不差宝俊和苗苗送来的那点东西,偏偏成了俩孩子的挡箭牌了。
  “你瞧瞧你当初给苗苗介绍的好对象,这都冬至了,我还没收到他一丁半点的礼。这眨巴眼就过年了,我跟你大姐夫还能吃上他俩的孝敬么?”
  “怎么,你跟大姐夫差那口吃的?”
  “差是不差,可总归说出去脸上无光。不知道的邻居,还以为苗苗没人要,上杆子倒贴,男方家连礼都省了。”
  “大姐,你可别埋汰苗苗了。”
  说话间,吴远回车库里把猪腿提溜出来道:“大姐,今年宝俊给我送了。俩猪腿,俩只公鸡。你看你准备拿多少,你拿多少,等过年时,我找他们补双倍的!”
  吴淑华顿时跳脚:“凭什么?”
  看着大姐跳脚的样子,刘慧娘俩就在灶房里偷偷地笑。
  杨落雁更是边笑边气恼道:“妈,你笑的小点声。”
  刘慧忙不迭地点头:“好好好,我尽量。”
  转头,杨落雁又趁机道:“这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谁能想到我老公在外头风光无限的,家里却有这么个极品的大姐呢?”
  刘慧若有所思。
  就听外面吴远理直气壮地道:“就凭这礼,是我徒弟送给我的。我忍痛割爱,替他挡事,他不得翻倍感谢我?”
  吴淑华急眼道:“可花来花去,都是花的我们家钱。”
  吴远反问道:“既然你知道迟早都是你们的钱,现在又急什么呢?瞧瞧你这一身泥的,万一摔个一跤,滚沟里去,再冻出个好歹来的,到头来,还不得俩孩子贴钱给你上医院?”
  吴淑华若有所思。
  吴远还以为大姐终于能够幡然悔悟了。
  结果片刻后,就见吴淑华直接把花生倒出来,拖着一条猪腿就走了。
  她这是再赌吴远家里,过年不管怎么吃,也吃不下三条猪腿来。
  “你慢点,我找车送送你?”
  不问还好,一问跑得更快。
  一条猪腿,这损失还能接受。
  结果吴淑华前脚刚走,蔺苗苗后脚电话就打过来了。
  “老舅,我妈没去找你麻烦吧?”
  “你说呢?”
  “她从你家打了什么秋风?”
  “一条猪腿,宝俊送的。”
  “老舅,你也太没原则了!一根猪毛也不能给她留啊!”
  “等你过年回来试试。”
  “那没事了,老舅,挂了。”
  挂了电话,蔺苗苗转头就埋怨赵宝俊:“你家送什么不好,偏偏送两条猪腿?”
  赵宝俊就很冤枉了,“送礼不就讲究成双成对么?总不能给师父送个肋巴扇吧?”
  “嗨,不跟你说了。”
  刚过了晌午口。
  吴远在阳光底下,喝了碗羊肉当归汤,浑身做暖,立马不觉着冷了。
  不多时,瞧见有人远远地来了。
  零零星星地几辆小弯梁,歪歪扭扭地来了。别看天气好,路上可不敢快。
  到了近跟前,吴远才发现是大哥杨贲两口子,还有孙达旺。
  车上也都带了不少的礼。
  杨贲更是一下车就冻的直跺脚道:“瞧我昨天忙的,礼也忘记让你带回来了。”
  吴远把人往屋里让道:“你是我大舅哥,哪有叫你送东西给我吃的道理?这说到中南海去,它也站不住脚啊。”
  孙达旺也提着东西往屋里进道:“我这给老板送点东西,不过分吧?”
  吴远无奈道:“来都来了,我只能盛情难却了。不过有一条,今晚留在家里喝酒,谁都不许走。喝醉了,我给你们找地儿睡。”
  杨贲这才道:“妹夫,其实今天我们来,还有个事要跟你碰碰。毕竟盼盼马上登场了,你又是统一打的广告,花了不少钱,这边提成……”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