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180节
  晚饭吃完,吴远溜达着把老支书送回家。
  其实主要是为了饭后消消食,溜达溜达。
  一路上,老支书不停地叮嘱吴远:“落雁那边,你多替她把把关。宁愿少挣点钱,也不要轻易过线。”
  吴远点头:“放心吧,爹。”
  结果夜深人静时,夫妻俩靠在一起。
  吴远重提起县服装厂的话题时,却道:“其实县服装厂不是不可以买,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杨落雁一听就来了劲,“老公,还是你最好了!”
  吴远却一脸慎重道:“但我吃饭时提的那些问题,他们也不是不存在,而且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你如果真想买,就得从现在开始去,真正了解它。”
  改开之后的这一波国有资产变卖重组,纵使有着中饱私囊的一部分,也有着逆袭成功的例子,但更多的是一个巨坑,坑到了一个又一个天真的投资者。
  “我会的,老公!”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是什么?”
  “健美裤不可能永远畅销,你的芙蓉衣巷必须找准下一个潮流点,准确地引爆,才能在上海女人的心目中站稳脚跟。”
  没想到,提到这里,杨落雁一脸自信地道:“这人家早就想好啦!”
  “哦?”
  “牛仔裤!现在港台电影里都这么穿。”
  吴远点点头:“牛仔裤确实是长久不衰的一种潮流,但它不是女人专属。其实还有另一种服饰,很快会成为女人追捧的时尚潮流。”
  “那是什么?”
  杨落雁迫不及待地问,吴远却卖了个关子道:“等过段时间,你就知道了。”
  “跟我还卖关子!”
  杨落雁很是不悦,开始对老公开始‘严刑逼供’。
  吴远被再三抓住把柄,深度套牢,却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
  是男人,就要硬到底。
  其实不是吴远不想说,而是那种女人的衣服,说起来简单。
  但如何能达到引爆潮流的效果来,他也说不上来。
  九十年代流行的很多时尚,都有着其天然的叛逆性,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身处那个时代,那个境遇下,实在难以理解。
  现在说出来,媳妇不相信不说,还得疑神疑鬼地琢磨,他到底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到时候再逼问起来,他真就是百口莫辩了。
  第199章 从木匠到老总的华丽转身
  转眼间,吴远回到北岗半拉月了。
  盼盼家具厂也开工建设十多天了,地基已经初见雏形。
  这是上百号人,一台阿富汗战损版挖机,以及数十台拖拉机联合奋战的结果。
  吴远照例晃悠了一圈,跟二叔杨国柱抽了根烟就走了。
  看着吴远离开的背影,明军媳妇张艳问明朝媳妇苗红道:“今天是师父家俩孩子满周岁的日子吧,咱们是不是该送点什么?”
  苗红疑惑道:“九月十六不是早过了吗?”
  “我问了,九月十六那天,正好是阳历10月15日,咱这工地开工的日子。那天没给俩孩子过周岁。今天是俩孩子阳历1周岁生日,我琢磨着咱们是不是把礼给补上?”
  “行啊,嫂子,我听你的。”
  “那就好。毕竟师父对咱两家,连同明琪都挺不错的。”
  结果旁边有人揶揄道:“既然吴老板是你师父,为啥不把你弄到上海去打工,那边工资高,又是大城市,多好呀?”
  张艳当即自豪地道:“俺男人在那边呢,每天都有工资拿。俺在家里,有这些零活干干,就心满意足了。”
  这一说,众人顿时只剩下羡慕。
  这年头,有个稳定的工资拿,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苗红不说话,却更加感同身受。
  上回马明朝拿了2000块回来,说是远爷给的奖金,当时就把她给惊着了。
  远爷在对人这方面,是绝对没的说的。
  吴远刚回到村部没多久,就接到江静打来的电话。
  尽管已经从股市撤了,但江静的汇报电话却始终没有断。
  “吴老板,电真空已经跌破400块。受西方股灾影响,恐怕还有下跌空间。”
  “哦,知道了。”
  没过多久,范冰冰的电话也打过来道:“老板,杨百万刚才来找你,问你什么时候回上海,想约你一趟。”
  吴远笑了,连杨百万都坐不住了么?
  印象里,电真空的确是最近几年的一大潜力股。
  价格跌到这个份上,难保明眼人不动心。
  杨怀定找过来,无非是想要忍不住再次下手了,过来探探他的口风而已。
  不过他没直接打电话过来,想来也不是那么着急。
  挂了范冰冰的电话,就见老许头领着个穿着洋气的女人,直奔财务室而来。
  农村里能见到这样一个打扮洋气的女人,别说是男人,就连女人也同样被吸引。
  赵果早已站起身来,好奇地招呼吴远一起看道:“老板,你快看,那人好像是冲咱们来的。”
  吴远起身走到门口,才看清来人:她怎么追到这里来了?
  梁记者的事,媳妇跟他提过。
  他原本以为是媳妇杨落雁有些过激,没想到梁记者还真有些阴魂不散的意思。
  不等吴远开口,老许头隔着老远就兴匆匆道:“吴老板,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梁洛也自知这样找上门,有些唐突,主动解释道:“吴老板,原谅我不请自来。实在是您的经历太传奇,登出来一定会受欢迎的!”
  吴远给老许头散了颗烟,道了声谢。
  等到老许头离开,吴远就径自坐下道:“赵会计,给远道而来的梁记者倒杯水。”
  梁洛转身对赵果道了声谢,这才在靠墙的排椅上坐下来。
  接着从包里掏出一张北岗日报,10月16日的。
  上面头版印着盼盼家具厂开工奠基的照片,吴远和徐县长站在一起。
  “吴老板,其实我已经到北岗有段日子了。对您的创业经历有了基本的了解,短短两年内,您就实现从木匠到老总的华丽转身,一经报道,肯定会引起强烈反响的。”
  “我打算在新民晚报上给你做一个连载、追踪报道,还原您从木匠到老总的奋斗历程,希望您能配合。这毕竟是双赢的一件事……”
  说到这里,吴远好整以暇地道:“梁记者,你有没有想过?今年上头刚对私企重拳出击过,媒体也是铺天盖地地批判说私企都是投机倒把。你这时候把我的经历写的再好,其实也只是在美化一个私企老板。”
  梁洛不由一怔。
  这个问题,她的确没想过。
  一直以来,上海的舆论环境都相对宽松。
  加上她刚尝到了独家报道健美裤和芙蓉衣巷的甜头,所以只看到了这件事的新闻点,却没注意到风险。
  送走梁洛,赵果忍不住好奇问:“老板,其实梁记者对你的追踪报道,对家具厂来说是好事吧?”
  吴远点点头:“好事是好事,但时机还不成熟。等到时机成熟,她还会来找我的。”
  回到县城招待所。
  梁洛立马给主编打了个电话。
  电话里主编听了这个问题,也谨慎道:“吴老板说得对,这事的确得慎重,你先回来。”
  梁洛挂了电话,也不由后怕。
  自己一个新闻记者的敏感度,竟然不如个木匠。
  无怪乎这个木匠,能在短短两年内,实现到老总的华丽转身。
  见微知著,可见一斑。
  晚上回到家。
  马长山带着俩孩子先来了,马笑笑一见到吴远,就蹦着道:“小姨父,我要吃水煮鱼!”
  吴远一看,院子盆里正养着两条鲜活的大黑鱼,旁边还有条猪肉。
  “小姨父给你做。”吴远嘴上应着,看着从灶房里出来的吴秀华问:“三姐,今天是什么日子?”
  结果就被随后出来的刘慧逮着机会絮叨道:“听听,这工作忙得,早忘记俩孩子一周岁的事儿了。”
  说话间,吴远拆开手上的烟盒,给马长山散了一根华子。
  老丈人和三姐夫也从屋里出来。
  几个老爷们,就站在院子里,抽上烟闲聊。
  老支书问道:“听老许说,有个上海来的女记者找你?”
  吴远点头:“嗯,落雁的事就是经她的手报道出来的。”
  “那挺好,宣传宣传也不是坏事。好歹你现在也在县长跟前露脸了。”
  “我把她打发走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