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75节
  路上的人流,也从村口的稀稀朗朗,到彭城的车水马龙。
  蒋凡努力地跟上吴远和马明朝的脚步。
  一回头,才发现丈夫就跟刚出门的小孩似的,走一段就落下一大段。
  实在让人操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回头再看看吴远那高大的背影,蒋凡对没见过大世面的丈夫,就愈发嫌弃,连叫他跟上的口气都愈发不耐烦了。
  从彭城汽车站,走到彭城火车站,四人好不容易挤到售票口,一问,没票。
  不管是南下到深城,还是到上海的票都没有。
  回头看看挤满售票厅和站前广场的人潮,就不觉得奇怪了。
  这是赶上百万民工打工潮了。
  杨猛当时就有些退缩了:“要不然咱们回吧?”
  外面的世界很大,外面的人很多。
  这让当初豪气万千的他,多少有些心慌。
  吴远来到站外,抬手招来一个黄牛问:“今天去上海、深城,多少钱?”
  “得加钱!”
  第84章 打算捞一票就走的新人
  问出的结果令人乍舌。
  尤其是去深城,加的比去上海更多。
  吴远当然不可能只听一个黄牛诈唬,他让马明朝又多问了几个黄牛。
  结果是,价码差不太多。
  毕竟是当日的票,如果不及时卖出去,加再多也拿不到手,没有意义。
  所以加钱已经趋于合理的区间。
  吴远果断下了三张去上海的软卧,但要求是同一节车厢。
  这样三个人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杨猛见状,在媳妇的催促下,咬了咬牙,买了张去深城的硬座票。
  没办法,去深城的软卧,他可买不起。
  更别提还要加钱了。
  两个小时后,日上三竿,吴远仨人先检票上了车,留下杨猛一个人要等到下午两点。
  庆幸的是,软卧车厢并没有想象中的人满为患。
  找到仨人所在的包间,第四张床竟然是空的,没人。
  这就很舒服了。
  相当于买了三张票,占了四个人的位置。
  拉门一关,既舒适又安全。
  美滋滋。
  吴远和马明朝各占一下铺,留下蒋凡独自住在上铺。
  蒋凡已经惊呆了。
  从小到大,唯一那次出远门,还是和杨猛婚后去省城旅游。
  当时也只是做了硬座,就感觉到新鲜无比。
  如今发现竟然能躺着坐火车,漫长的旅途只需要睡一觉就到了。
  心里多少有点震撼。
  当然,软卧的价格摆在那里,尤其是加钱之后。
  果然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么?
  只是躺上一会儿,人就放松下来,蒋凡就忍不住想东想西。
  到后来,实在憋不住,从上铺露头问下铺的吴远道:“他小姑父,你说猛子会不会把票退了,偷偷回北岗?毕竟刚才要不是我逼着他,他都已经打退堂鼓了。”
  “应该不会。”
  “真的?”
  一听到这话,吴远就有些不想理她。
  杨落雁就从来不会把‘真的,假的’挂在嘴边。
  这是一种信任。
  更何况,杨猛要是胆敢把票退了,直接回北岗,吴远反而要对他刮目相看。
  当然要是他能把票转手卖掉,收回成本后再回北岗,吴远甚至还要对他高看一眼。
  毕竟百万民工打工潮,在彭城火车站已经可见一斑了。
  杨猛去外打工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当然这些话,他不可能跟蒋凡明说。
  说了,反而交浅言深,不讨好。
  况且况且况且况……
  仨人一路平安无事地到了上海火车站,已经是临近傍晚,天都擦黑了。
  出了火车站,吴远直接打车,直奔吴宫大酒店。
  坐在拉达2105的黄色车身里,蒋凡已经忘了对丈夫的担心,看哪都觉着新奇有趣。
  甭管怎么说,咱也坐上小轿车了不是?
  而且还是进口的,苏联产。
  反倒是吴远和马明朝坐着不太舒服,个大多少显得有点憋屈。
  等到了吴宫大酒店下车,蒋凡宛若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俩眼已经不够使了。
  这也是咱乡下人能来的地儿?
  再看向酒店前台那俊俏的脸蛋,凹凸有致的身材,加上职业装的洋气,蒋凡就忍不住自惭形秽。
  “欢迎你,吴老板,很高兴为您服务。”
  对于被认出这张脸,吴远并不觉得意外,反而对这位前台留下了印象。
  看其隆起的胸牌上写着“江静”二字,便道:“江小姐,开两间房。”
  江静瞅见两位大男人后面的蒋凡,热情的笑容不变,心底却忍不住微微失望道:“那么是吴老板和夫人一间,这位先生另外一间么?”
  吴远当即打断道:“这位女士是我二嫂,给她单开一间。另外给我们开一间。”
  “哦?”江静连忙低头致歉,“抱歉抱歉,吴先生,请您原谅。”
  蒋凡眉头一皱,你道歉归道歉,语气这么雀跃、甚至带点欢呼是怎么回事?
  拿到了钥匙,吴远吩咐道:“让餐厅做顿饭送到房间,四菜一汤就行。”
  江静问道:“老规矩?”
  “老规矩。”吴远点头,随即肯定道:“你还记得,有前途。”
  江静立马喜上眉梢:“吴老板,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夜无话。
  隔天一早,3月2日。
  吴远把钱都留在酒店由马明朝看管,自己只身来到静安证券门市部。
  和后世动辄恢弘巨大的营业部相比,如今的证券门市部,真就是小门市。
  挂牌的股票就更少了。
  只有包括飞乐股份、电真空、申华、豫园等在内的八只股票。
  俗称八大股,或者老八股。
  饶是如此,这里依旧聚集了华夏股票市场上第一波敢于吃螃蟹的老股民。
  换句话说,老韭菜。
  说这话,倒不是吴远瞧不上这些老股民。
  而是他深知,股票这东西,逃不出‘七亏二平一赚’的铁律。
  像杨百万那样,长期钻研股票并能赚钱的,毕竟是‘一赚’中的极少数。
  因为股市不怕你赚钱,就怕你不玩。
  至于吴远,他只是来捞一票就走而已,并没打算靠这玩意。
  当然,吴远这张生面孔的出现,也立刻引起了老韭菜们的注意。
  吴远见其中没有杨百万这样的熟人,便自顾自地看着墙上的挂牌价。
  今天电真空的挂牌价是每股98块。
  比预想中的低2块,相比于其面值100块还低了。
  意外之余,吴远下意识地就琢磨,莫非还能更低?
  也许应该等等看。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老神在在的声音道:“年轻人,第一次来吧?”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