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54节
  一提起这事,乔四爷老脸上就骄傲得有些绷不住。
  吴远看在眼里,知道这回是赌对了。
  前世他参建了大礼堂,师徒俩一起想办法解决了这事,既没多花钱,又安全高效。
  以至于乔四爷挂在嘴上炫耀了很多年。
  可见这事给他老人家带来了多大的成就感。
  这一世,吴远本以为师父会被这事难住,以至于年前还特地留了话柄。
  没想到师父一个人,竟然不声不响地解决了。
  虽然相比前世,多耽误了一个月的工期,但这不仅不会影响成就感,反而可能会愈发爆棚。
  翟第也趁机给师父敬了根烟道:“师父,你给我俩讲讲呗。”
  乔四爷脸色稍霁地接过烟:“你们也知道,大礼堂是穹顶结构,中间最高处有近20米。如果北岗县有南方那种扣件式脚手架,那么这些都不算事。可问题是,咱没有……”
  老爷子说得兴起,眉飞色舞。
  完全忘了俩徒弟的那点小小芥蒂。
  甚至,看着俩徒弟这般聆听教诲的虔诚样,心里那点小别扭早就烟消云散了。
  这一聊,直到师娘程月娥做好了晚饭,招呼着二人道:“今天,你们好好陪师父喝点。”
  翟第见状起身道:“师娘,饭我们不吃了,家里都做好了。”
  这本来就是婉拒一下的客气话。
  结果老爷子一听不乐意了:“挣了大钱,看不上老头子家一顿饭了?”
  吴远连忙把翟第拉着坐下道:“师父,瞧您说的。吃了三年多师娘做的饭,这一年多没吃到了,还真想念这一口。”
  翟第也连道:“师父,我不是这意思。”
  老爷子重重一哼,语气柔和下来:“兴旺家具厂的事,我都听说了。吴远干得不错,当初是为师看走眼了。小翟你从大礼堂跑到工场干,我也能理解。人往高处走嘛!”
  这话可把翟第揶揄得够呛。
  却被吴远笑呵呵地轻易化解道:“师父,我这还想着,年后请您去主持家具厂。年后和四个村委会合作办厂,规模一扩大,也只有您老人家,才能镇得住。”
  乔四爷重重地咳了一声:“这事年后再说。”
  随即晚饭开始。
  程月娥烧了四道热菜,俩凉菜,都是家常菜。
  吴远直接打开带来的茅台,给乔四爷倒了满满的三钱一杯。
  看得乔四爷眼皮直跳:“这一小杯,顶我一天工钱了吧?”
  老爷子的抠搜劲,听得吴远哈哈一笑:“师父,这一杯满打满算四五块,顶师兄一天工钱,顶不了您老人家的。”
  不过再贵也得喝。
  没办法,本地的北岗大曲、商店里的散装白酒倒是便宜,可老伴不给喝。
  今天还是借了俩徒弟的光,才能解解肚子里的馋虫。
  吴远看出师父的渴求,拉着师娘一起坐下吃饭道:“今天这酒不上头,师父可以多喝两杯。”
  程月娥也随之松了口:“看吴远的面子,今晚你随便喝。”
  结果喝完了一瓶,翟第正打算开第二瓶的时候,却被乔四爷拦住了。
  “干什么?你是打算连一滴也不给我留?”
  翟第傻了,他也是看师父没喝尽兴,加之今晚师娘特许,所以才要开的。
  结果被师父直接抢过去,视若珍宝地收起来道:“今天一瓶够了,这瓶留着,细水长流。你俩赶紧吃饭,吃完滚蛋。”
  从乔四爷家酒足饭饱地离开,翟第心里还郁闷着:“师父这是原谅我们了,还是没原谅?”
  “师兄,你且把心放肚子里吧。这事平了。”
  回到家,堂屋八仙桌上也堆了不少的烟酒、果子白糖麦乳精。
  杨落雁直接一言以蔽之道:“仨徒弟都来过了。”
  偏偏蔺苗苗指着其中的几件重点说明道:“这烟、这酒,还有这蜜三刀,都是宝俊送的。”
  这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吴远故作糊涂地开了个玩笑:“可我不喜吃蜜三刀,太甜太腻。”
  蔺苗苗脱口而出:“可我喜欢。”
  话说出口,才发现杨落雁那似笑非笑的样子,一跺脚,一拧身地躲进西厢。
  杨落雁给丈夫倒了杯水,顺便指着墙上的一排相框道:“宝俊还不错,这些相框做得挺上心的。”
  吴远这才发现从幸福照相馆洗出来的照片,全都进了相框,上了墙。
  让家里的生活气息愈发浓厚了。
  “今后咱们应该每年照一次全家福。”
  “行啊,你是男人,你做主。”杨落雁也很喜欢这些照片。
  这是美好的见证,岁月的光影。
  “等明年起了新房,我专门留出一面白墙来挂照片。”吴远信誓旦旦道。
  类似的展望,杨落雁已经听了不少了。
  比如新房一定要带采暖,一定要带盥洗间,一定要洗澡间……
  听起来跟盖宾馆酒店似的。
  杨落雁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了,你在师父家吃饺子了没?今天可是冬至。”
  “还真没吃,光顾着陪师父喝酒了。”
  “那你等着。”
  不多一会儿,杨落雁端来一碗饺子,热气四溢,香喷喷的。
  吴远刚端起来,东厢俩孩子开始闹了。
  于是端着饺子进了屋,边吃饺子边陪着媳妇奶娃。
  都说过了冬至就是年。
  但实际上距离年关还有一个多月。
  不过对于农村的大部分农民来说,地里头已经没什么可劳作的,只能干等着过年。
  当然,脑子活泛点的。
  组个局、打个牌或者麻将啥的,娱乐之余,挣点个零花钱。
  时常有之。
  这其中也有人来喊吴远。
  吴远向来不动心。
  他对打牌、搓麻将之类的,从来没有瘾。
  有那功夫,在家里抱抱孩子和媳妇,不香么?
  更何况,这段日子,他还通过熊刚的关系,搜罗来近一个月南方的旧报纸,没事就靠在床头,趁着媳妇洗白白、搽香香的功夫,归纳整理着这个时代的信息。
  杨落雁起初也是不理解:“你天天看报纸学习,是打算考大学么?”
  “电视上就那几个节目,远不如报纸上信息量大。”
  吴远嘴上是这么解释的,实际上他关注最多的是金融板块,尤其是上海那边证券交易所的政策和动向。
  第61章 贴心杀猪盘,专为你设计
  尝过了倒腾国库券的甜头,吴远更不可能放过股票市场捡钱的机会。
  尤其是,他印象里,还是有着一两只神股的故事。
  譬如电真空。
  重活一世,他要让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像倒腾国库券一样。
  只可惜如今的股票市场就像个没满月的婴孩。
  各方面都不完善,和后世成熟体系差距甚大,不多看看这年头的报纸,还真容易摸不着头脑。
  杨落雁香喷喷地凑过来:“那你报纸上有没有时装方面的信息,也让我看看呗。”
  吴远直接把报纸扔到一边,搂过媳妇就亲。
  这时候还看什么报纸,找什么信息。
  不料杨落雁却挡着不让道:“别闹,我是说真的。”
  吴远不得不停下道:“想了解流行时装,那得定专门的杂志。”
  杨落雁迫不及待:“那我明天去邮局交电话费,顺便订两本。”
  隔天一早,杨落雁就骑上车子,直奔乡邮电局了。
  俩孩子刚吃饱,此刻睡得正香。
  加之有丈母娘刘慧看着,也不需要吴远操心。
  饶是如此,吴远还是哪儿都没去,免得刘慧临时有点什么急事,没人接替。
  不过吴远在家也没闲着。
  拿着皮尺把家前屋后丈量了一遍,心中勾画出新盖小楼大致的样子。
  正自忙活间,一个笑嘻嘻的声音打背后响起:“忙呢,吴老板?”
  吴远一回头,差点没被那一口黄牙和一嘴的口气,熏的晕过去。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