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21节
  尤其是一看到丈夫吴远正襟危坐,面相庄严,杨落雁就挺直身板,咬牙不给丈夫丢人。
  一拜祖师爷。
  祖师爷的画像没有,就以锯子斧头代替了。
  仨徒弟面色严肃地冲着八仙桌上的锯子斧头磕了一个。
  二拜师父。
  仨人冲着吴远又磕了一个。
  三见师娘。
  仨人又冲着杨落雁磕了一个。
  最后就是师父训话,宣布一些规矩。
  吴远也是言简意赅。
  “你们几个今儿入门,按照学徒期限,要到91年端午节才能出师,拢共三年零一节。旁人收徒,这段时间只供吃喝,不开工钱。我这儿稍作变化,只要你们能出活,我照样给你们开工钱。”
  “唯一的一点原则,重中之重的一大原则,那就是安全第一!电刨、斧头、锯子,个个都很锋利不长眼,你们要有敬畏之心,对工具的了解,要像对自己手足一样深刻透彻。一摸上手,就知深浅。”
  “这也就是我教给你们的第一个,工具的认识……”
  拜师仪式就这么成了。
  众人尽皆散去,吴远带着仨徒弟进了东屋。
  给他们每人发一样工具,先让他们摸清工具结构,用力方式以及能达到的效果开始练起。
  安排完了学习内容,吴远便先开始赶工。
  现在订单一天比一天多,赶工的压力与日俱增。
  所以他巴不得仨徒弟早点上道,尽快出活,多少能帮他分担一些。
  就算仨人顶不上三个木工,能顶上一个,那也是好的。
  那样工期就能缩减一半。
  第23章 保胎大计,一举两得
  转眼过了正月十五。
  仨徒弟的性子,在朝夕相处之中,吴远也渐渐摸出来了。
  老大肯吃苦能卖力,也愿意学,可悟性一般。榫卯结构,只能看懂最简单的,再复杂些的,需要空间想象能力的,就不行了。
  老二猴精,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再难的榫卯结构,他看看也就明白了。跟前世一样,将来能学到的最多。
  老三朱老六,就比较中性了,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平均水平。只要肯钻研,他都能看得懂。可问题是,老三最不啃钻研,总觉着够用就行。
  只是还没等仨徒弟手底下能出活,倒是先把家里的粮食吃得见了底。
  吴远只好把从三姐夫那儿收的500块定金,交给杨落雁。
  回头开始琢磨,怎么能在以工带学,哪怕是出工少一点。只要能出,总比不出强。
  吴远开始若有若无地把一些斧砍钻锉的体力活分给仨徒弟。
  起初不出意外地,废了不少料子。
  直到正月底,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仨徒弟加一起,赶上半个工的出力了。
  吴远知足了。
  代价就是仨人的虎口,手心,全都磨出了水泡,形成了老茧。
  这很正常。
  正月一过,迎来二月二,龙抬头。
  河里也开始化冻,水流量渐渐充沛起来。
  吴远念起熊文的事儿,正想着找个什么由头把这孩子接过来。
  就看见媳妇靠在床上,怔怔地出神发呆。
  “怎么了,这是?”吴远靠过去,“500块花完了?没事,花完我再想办法,别愁。”
  “不是。”杨落雁头一歪,靠过来,抱紧他的胸膛:“人家怕是……有了。”
  “有?有什么了?”
  这段日子,吴远忙得焦头烂额的,一个人干出一个半的工,外加仨徒弟配合,生生地当俩个熟手木匠使,进度着实加快了不少,也因此忽略了媳妇。
  所以杨落雁这话音,他起初根本没听出来。
  直到杨落雁拿小拳拳锤他,他才恍然大悟:“我要有孩子了?”
  瞧着吴远欣喜若狂的样,杨落雁先前的担忧扫去了一大半,转头又开始有所保留:“只是我感觉,想确定还得过些日子。”
  “别感觉了,明天咱就去医院看看。”
  “这才晚了十天半个月的,去医院能看出什么来,瞎花钱。”
  “医生比咱权威,要相信医生。”
  吴远兴奋之余,想着以前因贪恋媳妇身子不想太早要孩子,就觉着好笑。
  早点生更好,早生早恢复。
  两世为人,头一回当爹,吴远根本睡不着。
  倒是见到丈夫反应的杨落雁,好几天晚上没睡好,如今心里那根弦一松,缩在吴远怀里就睡着了。
  吴远看着怀中的俏脸,忍不住亲了口额头。
  这个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女人,突然让他生出血脉相连的感觉。
  人活一世,图个啥?
  扬名立万,登临绝顶,一个人出尽风头,并不太难。
  真正能给所爱之人撑起一片天空,和和美美地过一辈子,反倒更弥足珍贵。
  隔天一早,二月初五。
  吴远一大早就给仨徒弟安排了任务,然后骑车带着媳妇直奔乡里医院。
  做了个尿检,尽管指标不太突出,却也能下了结论。
  “你爱人确实怀了。有没有心脏病、高血压这些慢性病,以及遗传病史啊?”
  听着医生的问题,杨落雁还在接受之中,没反应过来。
  吴远笑着说:“没有,我们今后有什么要注意的么?”
  “前三个月要以保胎要紧,最需要的注意就是你,管住自己个。”
  这特么被医生指着鼻子地叮嘱,吴远还只能乐呵呵地连连点头。
  本想跟医生开点药,比如叶酸、钙片之类的,结果乡里医院压根没有。
  只能托人到县里医院开。
  不过今儿,就先打道回府了。
  回去的路上,吴远特地绕到三姐家,把这消息告诉了吴秀华。
  吴秀华一听,立刻收拾东西,打包行李。
  “三姐,你这是干什么?”
  “落雁头一胎,我不得跟去照顾着呀?指望你一个老爷们,能行么?”
  “那熊武,熊文怎么办?”
  “熊武送他二叔家,熊文我带着。”
  吴远一想,不动声色地把熊文今年这道坎迈过去了。
  嗳,就挺好。
  “行吧,三姐,又要辛苦你了。”
  “落雁养的,也是我的亲侄子、亲侄女,别说这些有的没的。”
  于是,正在队里忙活的熊刚,匆匆忙忙地回来。
  蹬着二八大杠,带上三姐和熊文娘俩,跟着吴远两口子,一起回到梨园村。
  一路上,吴秀华不时地安抚着弟媳妇。
  倒是让初为人母的杨落雁心情平复不少,眉头也舒展开来。
  吴远一见,暗自庆幸。
  果然过来人的经验,是他再多的无微不至,都替代不了的。
  回到家,熊刚特地到东屋,找到正在抽烟的赵宝俊一通叮嘱,让他不要太耍机灵,老老实实地吃苦学本事。
  而后在吴远的相送下,一直聊到了村口,这才上车远去。
  吴远转身回了家,却见三姐已经把落雁安置到床上静卧躺好了,让她看着电视,不想看就休息。
  瞧着媳妇那欲言又止的样儿,吴远心有灵犀地起身道:“你安心歇着,我这就去通知爹妈。”
  吴秀华也跟着给吴远贴金:“瞧我幺弟,多体贴你。你得争口气,给他生个大胖小子或者大胖闺女。”
  嘿嘿嘿。
  吴远这时候只剩下傻笑。
  直到吴秀华回过头来:“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呀!”
  一口气蹬到杨支书家里,吴远老远就‘妈,妈,妈’的大喊。
  从来没有哪一刻,有现在这般喊得顺嘴,喊得心甘情愿的。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