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19节
  大的在下,顶天立地。
  小的在上,柔嫩养眼。
  吴远闭上眼,这辈子能娶个一起泡脚的媳妇,值了。
  隔天大年初二,该是两口子回娘家。
  杨落雁把原先给乔四爷准备的礼物带上,顺便把除夕那天处理的、没烧完扔在外头冻的梆硬的生鱼片带上。
  回到娘家,得空让吴远做一道水煮鱼,也让他们开开眼。
  结果今儿回到杨支书家。
  和昨儿又明显不同,准备团圆饭的各个重要位置,全都被抢了先。
  三家六口人,加上支书媳妇。
  灶房里甚至有些挤。
  吴远挤不进去,便在院子里独坐。
  今天难得出了点阳光,晒起来,觉着不那么冷飕飕了。
  一个人的时候,吴远能不抽就不抽。
  省下脑子,琢磨着,该怎么把组合柜和席梦思床垫的工艺拆分,形成流水线化。
  一来这有利于分工协作,且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木工手艺合理分配。
  二来这也是将来生产线化定做组装的必经之路。
  正琢磨个大概,旁边突然递来一根烟,三五牌的。
  除了大舅哥,没别人了。
  “大哥。”吴远作势起身,却被杨贲拦住了。
  俩人点了烟,吐出一口,杨贲这才道:“听爹说,你愿意收国库券抵账?”
  吴远点头。
  “你该知道这国库券,怎么说呢,是吧?”
  吴远笑了,这欲言又止的样子,真是可爱。
  “大哥,我知道的。我会想办法处理,亏也亏不了多少。”
  “既然这样,那我那张床,就做成跟你家一样式,800块国库券,外加40块现钱。”
  吴远很惊讶于大哥的国库券库存。
  “大哥,咱都是一家人。那40块现钱就免了,就收你800块国库券,包工包料。”
  杨贲露出感激。
  “妹夫你真是没说的,落雁嫁给你,是她的福气。”
  好嘛,为了100块,就把妹妹卖了。
  结果这话被找过来的杨落雁听到了,“大哥,你说什么呢?怎么就是我的福气了?”
  吴远冲他连使颜色。
  明摆着意思,别说这抹掉100块现钱这事。
  不管是跟杨落雁,还是跟杨支书。
  杨贲当即起身:“那什么,我去解个手,你俩聊。”
  单独面对吴远,杨落雁倒不追问了,她相信该说的话,吴远回家肯定会说的。
  “终于替你抢到了灶台,该你大显身手了。你掌勺,我添材,让他们都开开眼。”
  吴远洗了手,走进灶房,站在高灶锅后面,还没开始,范儿登时就拿捏了。
  不止把杨落雁看得心驰神醉,就连大姨子都看得熠熠生辉。
  直到大半瓶油倒进锅。
  杨沉鱼登时骇得直咧嘴,这要是被爹知道了,不得骂死?
  回头看了眼旁边的小妈,只见她脸上抽抽几下,没说话。
  刘慧能说什么?
  毕竟是她唯一的亲闺女和亲女婿。
  今儿就算是把这灶房给点了,她也得护着。
  然而等到热油,哗啦啦地浇到一大盆白花花的生鱼片上时,散发出的香味,顿时把外面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都吸引过来。
  “我要吃这个鱼!”
  “我也要吃小姨夫这道菜!”
  第21章 幺弟的神通广大,家姐震惊
  团圆饭上。
  这盆水煮鱼往桌上一放,绝对是一道让人口水直流的大菜。
  杨落雁骄傲地把胸脯挺得老高,得意尽皆写在脸上。
  这时候,没人再提吴远浪费油了。
  一家人,和和气气地,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很快,一盆水煮鱼就见了底。
  不止鱼片吃得一干二净,就连里头的豆芽、黄花菜都被捞的一干二净。
  即便这样,孩子们依旧意犹未尽。
  其他菜却没怎么动。
  大舅哥家里的闺女杨千帆俏生生地抹了抹嘴问:“小姑爷,我能去你家过几天么?”
  好嘛,就为一口吃的。
  这丫头真是随了她爹了,闻见味儿就上。
  吴远能说什么,只能说:“能啊,随时都欢迎。”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
  这一天,天光放晴。
  屋檐上的积雪开始化成水,哗啦啦地顺着瓦棱往下淌,就跟下雨似的。
  大黄所处的地面略高些,肚皮下的干草不至于被水淌湿。
  即便如此,大黄还在站到了狗棚上,左张右望地看着堂屋和东屋屋顶上淌下来的雪水,在院子里画地图。
  今天是姐姐们回娘家的日子。
  杨落雁起了个大早,就开始准备。
  这可是她身为吴家媳妇,所招待的第一顿团圆饭。
  一旦弄得不好,指不定明年姐姐们就不来了。
  那多没面子?
  吴远倒是放心让媳妇去搞。
  反正相比于往年,姐姐们回了娘家,自己动手做团圆饭,今年已经是极大的跨越性进步了。
  至于好与坏,看在跨越性进步的份上,不重要。
  所以吴远吃了早饭,就先骑车上了趟县城。
  找到一家名叫幸福照相馆的,里头的老板姓贺,一听吴远要拍照,而且拍好多张,做几份画册,顿时就心动了。
  放着店里排队的几名顾客不顾,直接跟着吴远走了。
  毕竟是八十块钱的大生意。
  至于印刷成画册,大凡照相馆,都有类似的业务头绪。
  跟着吴远来到机关大院,找到刘主任家。
  吴远手里提了二斤的咸鱼段子,年前刚腌的那条,看起来既肥美又干净。
  这样反倒比烟酒好些。
  开门接待的,是刘主任的爱人陈大姐,那个一眼相上组合柜的中年女人。
  “大姐,新年快乐,是我啊。”
  “哟,小吴师傅,快请进。”
  吴远把咸鱼递过去:“大姐,自家养的,自家腌的,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说着掏出烟来:“刘主任在家呢么?”
  陈大姐乐呵呵地接过咸鱼道:“他呀,不在家。怎么你找他有事?”
  吴远连连摆手:“那倒不是。今天上门,一是来感谢刘主任前些日子介绍的头绪,二是想请大姐行个方便,我找人给组合柜派个宣传照。”
  “这样啊,随便拍。”
  接下来就是贺老板的主场了。
  打灯,调光,一通折腾。
  吴远陪着陈大姐,一通天南海北地聊。
  看得出来,陈大姐这人天性乐观,人也热情,碰上喜欢的东西,毫不吝惜地溢于言表。
  “小吴师傅,你做这套组合柜,真是高档洋气,质量也过硬。这几天,每当家里来人就夸,都想着打一套。”
  “陈大姐,主要是这套纯手工的组合柜也适合您这样的人家。一般人家摆在家里,真没这么好的效果。”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