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633节
  见朱高煦等人前来,一匹枣红马跑了过来,那马上的汉子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启禀将军,新式甲冑防御效果相当惊人!”
  朱高煦满意道:“很好,带俺们去看看!”
  他们往北边又走了一段路,便瞧见了靶子。
  说是靶子,其实不太准确,准确的说,是几副甲冑。
  这些甲冑,正是姜星火送给朱高煦的礼物。
  眼见着甲冑的外层有些破烂,徐辉祖有些费解。
  朱高煦也不解释,而是从另一侧随手取了一套崭新的铠甲,让人帮他换上。
  冷兵器时代,尤其是宋辽金夏时期,随着扎甲的锻造技术来到巅峰,甲冑开始越来越重,譬如宋代的步人甲,这种甲冑由1825枚甲叶组成,一般重量都能达到58宋斤(1宋斤等于1.2市斤)以上,这还是宋朝皇帝命令禁止制式甲冑最多这么重,不能再往上加以后的结果。
  真实战场上,为了完成甲冑军备竞赛,比敌人的防护力更强,通常都会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弓箭手在进入战斗后甲冑为66宋斤嗯,自古弓兵多挂壁,而枪手为70宋斤,但是视战场情况,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弓箭手铠甲增至70宋斤,枪手增至88宋斤。
  这就直接导致了以前汉代的筩袖铠和南北朝时期的两当甲那种可以单人披挂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了,一副甲冑想要完整披挂,几乎是必须要有人从旁边协助。
  朱高煦换上后,对旁边的顾成和徐辉祖问道:“这套铠甲,俺穿起来如何?”
  顾成看向铠甲,又看向朱高煦,赞道:“这身板真是壮硕!古之恶来不过如此。”
  徐辉祖笑道:“怕是能跟虎痴比一比了。”
  “哈哈!”朱高煦仰头大笑,“这套铠甲不重,就是紧了点。”
  “来,魏国公,砍俺。”
  朱高煦拔出身边士兵的腰刀,递给徐辉祖。
  徐辉祖听到了这个要求后,显得有些为难。
  从来没听过这么奇怪的要求,但要是真把朱高煦给砍伤了可能怎办?
  砍死肯定不至于,朱高煦皮糙肉厚还穿着甲冑,自己不往要害地方招呼,怎么都不会砍死人。
  “放心砍吧,俺试过了,你还能比俺力气大不成?”
  朱高煦笑道:“你只需砍一下试试,看看能否破防?”
  徐辉祖看向了顾成。
  论爵位,他当然比顾成要高一级,他是公爵,顾成是侯爵;论军衔的话,他是三星上将,顾成是五星中将。
  但这些不涉及到实权的东西,在北直隶这个地界并没有什么用处。
  顾成比他资历老得多,在长兴侯耿炳文“病逝”,武定侯郭英过世后,几乎是硕果仅存的洪武开国老将了。
  而且顾成功劳也多,也更受朱棣的信任,对于朱棣来说,这是能把整个老巢的兵马和安危一并托付的人。
  现在在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里,顾成也是他的顶头上司。
  总而言之,顾成在这里最大,顾成不发话,他还真不敢砍。
  但顾成这时候却像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一样,摸了摸银须,笑着道:“砍吧。”
  徐辉祖无话可说,只道:“好。”
  他拿出长刀,缓缓抬起,对着朱高煦。
  朱高煦站在原地没动,任凭他砍来,徐辉祖没敢用大力,只觉刀刃砍倒甲冑上,距离里面肯定尚有一段距离,便无法寸进了,似乎被什么挡住了。
  “咦”
  “再用力。”
  徐辉祖又劈了一刀,依旧如此。
  “用全力。”
  徐辉祖是真的不信邪了,手中的腰刀用全力砍向甲冑,结果却依旧如此,甚至腰刀的口都豁了一小点。
  徐辉祖蹙紧了眉头,他看向朱高煦道:“这身甲冑,是何材质做的,怎么刀都劈不坏。”
  “低磷钢锻造出来的甲片,里面还掺了辉钼。”
  朱高煦神秘兮兮地说道。
  他知道,徐辉祖肯定不懂低磷钢是啥玩意儿,于是继续吹嘘道:“普通的扎甲,那都是铁锻造出来的,很少有钢甲,即便有,那也是用了炒钢法弄出来的半拉子钢,跟真正的钢相去甚远。”
  这点,徐辉祖和顾成倒是很清楚。
  钢的成本非常的高,即便是大一统王朝,在军队的制式甲冑方面,也只能承担得起铁质甲冑,而非钢质甲冑。
  这样说来的话,既然这甲冑的甲片是钢做的,有这种坚硬程度,就不足为奇了。
  而朱高煦的话语还在继续:“而这甲冑用的钢,比普通的钢还要强上数倍!是我师父用新式炼钢法,再加上特殊矿藏,所冶炼出来的。”
  “强上数倍?”顾成有些不信了。
  数倍肯定是朱高煦吹牛的,但具体强多少,顾成和徐辉祖还真不知道。
  朱高煦见二人不信,干脆又让士兵给他们展示了甲冑的防御能力。
  果然,无论是弓箭还是长矛亦或是铁骨朵,都很难对这种新型甲冑造成什么伤害,只有动用了巨斧、大锤、强弩,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确实比普通的铁质扎甲,要强上一截。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似乎也就只能称得上是加强版的扎甲,毕竟扎甲同样能防御弓箭长矛,同样对重型钝器和强弩防御效果一般。
  “强上数倍”,显得有些吹牛了。
  可这还没完。
  朱高煦拍拍手,让人又拿出另一种甲冑。
  “这是?”
  看着眼前的甲冑,顾成和徐辉祖有些不敢确认。
  看起来有点像棉甲,但又不完全像。
  跟比较传统的皮甲、铁甲、纸甲不同,因为棉花进入华夏和大规模种植的时间都比较晚,所以到了南宋末年才刚开始出现棉甲这种东西,到了蒙古人灭亡南宋,元朝建立后棉花开始在华夏大地上大规模种植,在黄道婆于江南普及棉花技术以后,棉甲这种东西才流行了起来。
  棉甲相比于皮甲、铁甲、纸甲这些传统甲冑是存在一些优势的,比如制作工序简单,成本低廉,而且防寒和保暖的性能都不错,特别适合气候寒冷的北方冬天,对于元代的火器也有不错的抵御效果。
  所以当时发展出了两种棉甲。
  一种棉甲就是由棉花一层一层压制而成,可以将其称之为“纯棉甲”,由棉花和布匹制作而成,结构就跟胖棉袄一样,布包裹着棉花,表面用线细细纳过,以避免棉花移位,这样缝制好了以后,还要再用水泡透,然后用脚不断的踩踏,将其完全踩实,然后晒干.这种棉甲一定要泡水踩踏,要越紧实越好,这样才轻便好用。但也使其看上去就像是一件棉大衣。
  根据明代人的记载,这种棉甲就是“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铳不能大伤。”
  另一种棉甲是用棉花、纸、牛皮复合制成,一般称之为“缉甲”,从普及度来讲的话,跟第一种棉甲没得比,只有在南方才少量装备,详见于明朝中叶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今择其利者,步兵惟有缉甲,用绢布不等,若纸、绵俱薄,则箭亦可入,无论铅子,今须厚一寸.制法:在前用绵密缉,可长至膝,太长则田泥不便,太短则不能蔽身”。
  但无论哪种棉甲,在眼下明初这个节骨眼上,都是跟铁甲搭配使用的。
  因为棉甲或者缉甲,都是通过多层坚韧的长纤维组成的防御层来抵御外界攻击,但对于穿透力较强的戳刺就没什么效果了,所以实战的时候,士卒会把铁甲套在外面,棉甲穿在里面,相当于里面穿了个“防弹背心”,用两层甲冑来增加存活机率。
  但眼前的甲冑,却跟胖棉袄似的棉甲截然不同。
  因为外面不仅有一层层的铜钉,而且从掀开的里面可以看出,是跟刚才他们所劈砍的甲冑同一材质。
  “泡钉棉甲!”
  朱高煦自豪地介绍道:“先将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然后把多张这样的棉片再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布,之后在制作铠甲时,先取一层这样的厚实棉布衬上铁甲片,然后再在铁甲外铺上一层厚实棉布,这样两层棉布包裹铁甲片缝好后,内外再用铜钉固定好,这样一件铠甲就制作完成了,这种铠甲由于将铁甲片藏在棉甲之下,被棉布牢牢包裹住,不暴露出来。”
  顾成和徐辉祖马上就意识到,这相当于将现在的棉甲和扎甲结合在一起,发明了一种新的甲冑!
  这种甲冑,既可以通过外面的棉片来抵御火铳,还能通过里面的钢片来抵御穿刺伤,棉片甚至还能对钝器伤造成一定得缓冲,完美地解决了传统扎甲虽然坚固,但难以抵御钝器和火器的弱点。
  事实上,这种棉铁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棉甲(棉铁复合甲),其实更应该被称为“布面铁甲”或“布面甲”,具有非常强的防御力,对火铳、刀枪、弓弩的防御效果都非常好,且非常适合北方作战。
  如今被姜星火提前发明了出来,作为礼物送给朱高煦,投入到接下来的实战中进行检验。
  第493章 岁末
  在姜星火前世,这种棉铁复合甲是到了万里抗倭援朝才开始出现,并流行于明末清初,被明清两方所大规模装备。
  如今被姜星火提前发明了出来,很适合在未来北方进行的作战。
  无论是削平秦、晋两藩,还是出塞痛击蒙古人,亦或是对付女真人、朝鲜人、日本人,都非常好用。
  预计是采用棉铁复合的方式大规模制造这种新式甲冑列装给北方部队。
  当然了,如果将领或者富裕的士兵有需要,也可以选择自掏腰包,购买加强版的由低磷钢制造的棉钢复合甲来增加战场生存机率。
  之所以不给将校列装,是因为这玩意产能有限,低磷钢的产能大头,都得用来铸炮。
  毕竟用的钢再贵也贵不过铜啊!
  铜在这个时代就是货币,就是财富,拿铜来铸炮,一门炮那么重,要消耗多少铜?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烧钱!
  之前是没办法,用来铸炮的话,熟铁和半拉子钢的性能远远比不上铜,现在有了强度韧性俱佳的低磷钢,肯定不可能再用铜了,毕竟恢复宝钞币值,不仅要回笼宝钞,还需要每年加大生产铜钱的力度跟水多了需要加面再捞水是一个道理,什么叫大道至简?这就叫大道至简。
  陆军主力肯定是要大规模列装的,但是不管是棉铁复合甲还是棉钢复合甲,对于南方的军队,以及出海作战的军队,就基本没效果了,甚至可以说是负效果。
  因为大明出海作战的登陆部队,面对的基本都是热带和亚热带的丛林山脉等地形。
  北方正在猫冬的部队,过了年,转了春,如果三大营军改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就能等到南方的主力部队改编成京营三大营,就会开拔北上,等南方的二十几万主力部队到了,就要开始发动削平国内藩王,和对国外的蒙古人、女真人的攻击了。
  此时朱高煦等人,还沉浸在强力新式甲冑的喜悦之中,而南国的冬天,同样充满了未知的变数。
  ——————
  考成法的结果已经公布,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因为总裁变法事务衙门事先已经制定好了各部、寺的考成标准,所以有争议的地方,倒是还真不多。
  提拔上来的人,你说要有个别走关系的,以及权衡利弊上来的,肯定是有,但即便这些人,考成成绩也是中上等,否则那就是真说不过去了。
  但饶是如此,考成法却依旧是朝廷晋升体系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巨大进步。
  考成法有不公平的地方,可跟以前相比,那可公平太多了。
  要说以前九品官人法的时候,哪还看门第呢,到了成熟的科举制体系下的宋明,已经不看门第了,可晋升同样需要拜码头找座师、同年、同乡,互相声援。
  毫无疑问,考成法对于那些闷头干实事不会搞关系的官员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但后续的京察,就不是这样了。
  京察的主要工作,就是把人刷下去。
  鲜为人知的是,在京察制度出现以前,用来考核官员的,叫做“考满制”,所谓考满制,指的是三年一考,对官员三考,即总计九年,然后进行升迁或贬谪乃至罢黜,最早建立于洪武六年九月,当时老朱下令对京官三年进行一次考核,每考可升一等,就形成了“考满制”的雏形;洪武九年十二月,考虑到之前的制度会导致晋升过快,所以改为每岁一考,九年为满,这样就减缓了官员的晋升速度;到了洪武十四年十月的时候,整个“考满制”就都稳定了下来,对京官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周期都进行了明文规定,五品以下的京官都由其所在衙门的直属长官对其填写考评表,实际上还是上司决定的制度,一般有称职、一般、不称职三种,而五品以上就直接皇帝决定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