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444章
  偌大的直隶,丁口数占天下丁口数一成半,税赋却只有十三分之一。朝廷每年往直隶撒的银子,远远超过直隶的税赋。直隶就像个长着大嘴的贪兽,使得朝廷不堪重负。
  可是,曹颙这一番规划,不仅解决了疏通北河道与练兵的耗费,还能为朝廷与地方增收。
  雍正只觉得心潮澎湃,隐隐的生出几分得意。
  在皇父手中,曹颙只是整理账本的副堂;到了他登上皇位,却是有魄力与曹颙一省之地,任其施展。
  三位王爷办公之地,距离养心殿距离不同。
  可前后也相差没多少功夫,他们就都到了御前。
  在先皇诸子中,如今在御前最体面的就是这三位爷,所以传旨的小太监们也都是紧着巴结。因此,这三个人虽不是皇上因何传旨,却晓得皇上同时传召了三人。
  等到三人都到了,雍正才将曹颙的秘折给他们传看。
  同雍正一样,三位王爷看了曹颙的折子,也都惊诧连连。
  从折子看,曹颙主要提及五条。一是在口外与热河设州县,发展农业同畜牧业;二是加大直隶北路几处露天煤矿的开采,除了供应京城,另外运煤南下,加大矿业发展;三是在直隶中南部推行耐寒的农作物,使得庄稼“一年两收”,增加粮食产量,在丘陵等地,加大棉、麻种植,用以富农;四是在直隶中部几个干果、鲜果大县,设加工厂,消化地方闲置人口,增加赋税;五是在沿海州县,发展海产养殖,也是以富民为主;五是在以上几处,设立市集,促进贸易往来。
  折子上,有这几处历年的税赋额度,还有推行发展大计后的预期收益。
  后边附的三个折子,一个是详细叙说“农业”大计的,一个是工业与矿业,最薄的一个,简单的提了商贸发展。
  不是曹颙不懂商业流通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而是世人眼中,商者低贱,曹颙既要用折子打动雍正,也要顾念世情。
  雍正看过的折子,不乏数千言的,可像曹颙这样一句废话没有,都用数据说话的,还是头一份。
  雍正很满意,可口中却道:“这个曹颙,才下去几日,就要折腾,真不让人省心,你们怎么看?”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都望向十三阿哥,十三阿哥也瞧出雍正眉眼间掩饰不住的欢喜,躬身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一能臣!”
  雍正嘴角微微弯了弯,又望向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
  十六阿哥心中犹疑不定,十三爷如今管着户部,总理北河务,十七阿哥管着兵部,曹颙在直隶所作所为,同这两位能扯上干系,可同内务府应不搭界吧?
  可是雍正偏偏看着他,像是在等他回答。
  十六阿哥心思一转,倒是露出几分苦色,道:“皇上,这曹颙在折子中提及的‘肉罐头’、‘水果罐头’、‘鱼罐头’,可都是用到玻璃。如此一来,这玻璃的方子怕是保不住,内务府就要少一项收入。”
  雍正白了他一眼,对十三阿哥与十七阿哥道:“怪不得十六弟同曹颙投契,这不是臭味相投是什么?就会这些小算计。”说到这里,对十六阿哥道:“你也别叫苦了,这几样的加工都是细活,曹颙还在折子上担心人手不足,你想法子,帮一帮他。”
  十六阿哥躬身应了,心里却是明白,这是让内务府插一手,毕竟内库也不富裕。
  最后轮到十七阿哥,他自是不肯逾越,尽着本份道:“只要曹颙能弄到银钱就好,要不然也不能空口白牙的练兵。”
  雍正拿着折子,从字面上挑不出什么,仍是板着脸道:“哼,不过是纸上谈兵……”
  雍正说的不错,曹颙这折子,确实是“纸上谈兵”。所以,上面提及的钱粮数据,写的十分保守。
  要是以他求稳妥性子,本打算在过几月,对直隶事务了解的更详实后,再上这个折子,可是宋厚还是建议他现下就递折子。
  今上登基前,是掌部皇子,登基后又事必躬亲,掌控心极强。做臣子的,不宜面面俱到。
  曹颙深以为然,就采纳的宋厚的建议。
  根据他的勾画,添加宋厚、蒋坚的老成之言,经过冯老翰林的润色,这秘折做得的有肉有骨,言之有物,很是能蒙人。
  其实,最让雍正心动的,是口外设州县与推行“一年两收”。
  前者,会增加田亩数;后者,会增加粮食。
  确定这两点,直隶自给自足就不是空话。其他琐碎之处,在雍正看来,都是锦上添花的小节。
  凭着这个奏折,曹颙也达成心愿,那就是皇上下旨,召他回京。
  曹颙拿着宋厚列出的“炭敬”单子进京,先头初瑜过寿时收到的古董字画,已经先一步使人送回京城,自然也是做“孝敬”用……
  第1119章 寒潮
  俗话说的好,“三九、四九,冻死猪羊老狗”,这话说的半点不假。
  就是行人走在路上,都要带着帽子,用袖子挡住脸,呼哧呼哧直喘白气,更不要说是在马背上驰骋。
  可是,护送曹颙回京的这伍兵丁,却没有一个抱怨的。
  他们都是出自督标三营,是在数百人中抽签才抢到这次回京的机会。他们都是出身顺天府,老家是顺天府各县,想要回家一趟,极为不容易。
  这次与其是说“出差”,还不若说是抢得一个探亲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