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第49节
  但是如今听他一说,周成度心中倒是也兴起了几分好奇,说是效果倍之,那成倍的效果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难不成是声音更大些,响动如雷?还是燃烧的火能旺盛,许久不灭吗?
  他心中心绪转动,回过神来见到还站在自己面前的侄子时,倒是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若是国师这金口玉言,随意指点的两句便能让火器的效果更好上几分,对于他这个工部侍郎来说,也算是一份成绩。
  他对于侄子的好意则是欣然受领了,“好,从安,叔父记下了,明日我便差人试验此法。”
  周宴见叔父毫不犹疑便应下了自己的话之后,也露出笑来。
  ……
  第二日,周成度便让人领了两个工匠来,让人试验自己得来的这个配比方子。
  底下的人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上官为什么突然拿出这么个古怪的方子,只放三种材料,而且还规定了配比,其余的什么都不加,难道连外层的桐油也不刷吗?
  他们心中有些嘀咕,但还是低声应下了,算了,试试就试试吧。
  回去之后,工匠们交流一番,最终决定还是试个手,起码也要做出个成品来,打消上官的奇怪念头。
  一旁的谭工匠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他觉得那个周大人看上去不像是什么心血来潮的家伙,看他那副笃定的模样,好似肯定自己说的那方子有大用一般。
  因而谭工匠并没有像其它人那样敷衍了事,反倒是颇为认真,仔细称量过三种材料之后,按照以往的手法细细捣碎糅合。
  因为不能加其余的桐油、黄蜡之类,他思索一番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加水,搅拌过后混合成型。
  最后经过晾晒去除水分之后,便已经大致完成了,这一番操作甚至比往常那些火炮火球的制作还要来得简单些,他看着手中成型的东西,看上去也有些怀疑。
  不过他还是决定简单试验一下成果,将做好的火药小心倒入一个圆形的罐子中密封好,然后便见一人拿着烧红的铁锥靠近,点燃了一旁的引信。
  其余人则是离远了些站在旁边观看,毕竟他们这些工匠平日里做那些火器火炮也清楚得很,这些东西太过危险,所以试验之时大家都会躲远些,以免碎片飞散溅伤了自己。
  然而下一刻,一道震天的响声响起,周围观看的几人不由得立马反射性地捂住耳朵,下意识地又退后了几步。
  这道声音实在大得出奇,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连墙上的瓦片都似乎被震落了几片下来,附近的其余工匠听到这动静,等了一会儿之后见没了声息,也探头过来,想看看是出了什么事情。
  谭工匠则是与一旁的林工匠面面相觑,林工匠原本还对这东西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也不觉得它会有什么极其出色的效果。
  因而观看的时候,虽然也站在旁边,但并没有如谭工匠那般谨慎,离得那么远,若不是反应快了些,立马躲远了,恐怕也要被飞溅的碎石头砸伤。
  谭工匠这时倒忘了上前关切一两句,反倒是两眼放光地走上前去,查看着刚才放置罐子的地方。
  那里如今只留下了一些黑色的灰烬,其余的碎片都四散开了。然而最让他感到吃惊的,还是院子的地上居然被炸出了一个坑。
  要知道,军器监为了生产安全,这间房子可都是用石料打造的,就是怕万一一个不小心,把此处烧着了,那可就有大麻烦了。
  如今,只是简单制作的火药,甚至成分减少了许多,把以往那些许多东西都去了,最后造成的效果居然如此显著?
  谭工匠摸了摸地上的坑,心里禁不住心潮澎湃起来,他做了这么多年的火器,还从未见过声响如此之大,效果如此出色的东西。
  这还只是他随手一试,让人拿了个陶罐来先简单尝试而已,若是他再细致些,用铁球包裹,是否爆炸的效果会更好,是不是能将这墙也炸塌了?
  他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由得开始想象起来。
  作者有话说:
  研究了一下现代手搓□□的方法(不是),在知道成分和比例,不讲究那么多的情况下,少量制作其实真的还挺简单的。
  ? 第70章
  谭工匠正思索着, 便见到火作的负责人过东升循着发出的声响来了此处,那人留着一撇胡子, 看上去不过三十来岁的模样, 神情严肃。
  “发生了什么事?”
  他自然也听到了这巨大的响动,还以为又是哪处地方一个不小心,又把屋子里的东西炸了。
  毕竟他们广备攻城作常年都是和这些火器打交道的, 即便是经验最为老道的匠人,也很难说自己绝不会失手, 而且这些东西也不是他们能控制得了的。
  却没料到,他看到的却是这几名匠人在此处实验效果的画面, 他一下子就皱起了眉, 神色有些不虞。
  “不是说了,火炮火球一类, 都要去外边试的吗, 怎么在院子里就炸了?”
  一旁的工匠及时开口解释道,“大人, 我们几人是在试验今天那个方子, 用的也只是陶罐子。”
  他们几人原本并不把那方子放在心上,制作出来的东西本也只是想着先小试一番,看看效果。
  若是效果不错,他们才会考虑按照通常的流程来, 一步一步做好, 试验各种外层包裹的器具, 以及里面是否还要填充些别的杀伤性东西。
  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这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这甚至只是他们随手一作, 拿来装着的也只是一个用处不大的陶罐, 爆发出的威力居然比寻常火炮还要夸张,实在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因此,遭到质疑之后,虽然他们自有自己的道理,但是难免觉得有些理亏。
  他们这样的匠人,确实该谨慎些的,若不是平日里养成的习惯离远了些,今日恐怕就要有人受伤了。
  过东升作为火作的负责人,那周侍郎今日发下了一个方子让匠人试手的事,他自然也是知情的,因而听完工匠的解释之后,他脸上不满的神色褪去,反倒是升起了好奇之情。
  “哦?这是他做的,只用了半个时辰,外边装着的还只是个陶罐?”
  他也没能想到,周侍郎说的这个法子,居然如此立竿见影,只是减少了成分,调整了比例,就能有这样的效果,实在是令人吃惊。
  他满意地点点头,“好,那你们继续试吧,要用那些硫磺之类的东西,便来找我开调令。”
  这些用于实验的材料,并不能算进普通火炮火器的制作里头,自然是要另外找上官另开单子才能调来的。
  他们几人最初只弄些小打小闹的,连外边的壳子都是随手拿来的陶罐,自然也是因为这问题。
  毕竟他们最初都没有把这事太过放在心上,自然也不能随意调一批材料出来放开手试水。
  如今有了上官的首肯,他们甚至可以调用库中那些铁质外壳的铁蒺藜,铁球一类了。
  谭工匠激动地点了点头,行了一礼,“多谢大人。”
  过东升则是劝勉了几句之后,便离开了此处,他心里暗自想着,还是得打听打听,周侍郎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个消息。
  ……
  另一边,姜虞又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陈家父女二人,这一回,他们自然不是空手而来,反倒是像上回那样,又带着东西一并来的。
  姜虞其实还挺欣赏这个小姑娘的,毕竟在这样的古代,她自己又有天赋,又有支持她的家人,以及背后的财力支撑,可以让她尽情发挥自己所能,实在是件幸事。
  而且每次来她都感觉和开盲盒一样,也不知道这次这个小姑娘带来的是什么东西,她也有点好奇。
  陈安如如今已经不像最初那般生涩害羞了,看上去倒显得十分大方开朗的样子,但是一见到姜虞,又收敛了几分,一副温婉模样,声音也十分轻柔。
  “见过国师,”她低着头,“这是民女所作水车,呈上来想要献上与您瞧瞧。”
  这一回她倒并没有将完整的水车带来,毕竟这一回的物件太大了,因此她特意花了许多功夫,制作了一个缩小的水车模型,看上去十分精致,不仅上了漆,还找了人专门在上面描画了图案,安全不像是用作农田里的东西,简直像是个精致的摆件了。
  姜虞看着这东西,倒觉得有些眼熟。这水车看上去有个完整的传送链条,还安嵌着许多块叶板,下部看上去是个长条的矩形。
  将水车的一部分没入水中之后,随着链轮的驱动,底下的叶板也沿着槽刮水上升,将水逐渐输送到长槽上方,如此循环,甚至可以不间断地取水,省去了不少功夫。
  而且,这个模型跟上回的那个水转百戏还有些相似,都是以水力驱动的,用不着人力。
  陈安如羞涩一笑,“这水车若是在雨水多,水势湍急的地方,便可以此法,自行取水,若是水势不够强,也可以一二人力,脚踏取水。”
  她指了指水车上方一处地方,那里似乎专门留出了一块地方,用于供人端坐此处脚踏驱动转轮,以此来取水。
  姜虞听了她的解释之后,很快便想起了自己为什么觉得眼熟了,这好像是自己在历史书上见过的翻车啊?虽然造型略有不同,但是功效是差不多的。
  她不由得在心中升起来一股敬佩之情,看来之前自己的话当真要成真了,就只凭借这个,就已经足够眼前的小姑娘在史书上记上一笔了,即便她自己不一定能出现在教材上,但是这个水车肯定是能的。
  “好,”姜虞开口,以一种赞扬的目光看着对方,“此物利在千秋,即便百年千年后,世人依然会用着此物,记得你的名字。”
  若陈安如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或许即便是她发明了这些东西,都不会为人所知,但是她如今已经展露出了自己的才华,日后或许还会有更多出色的发明,她身后还有作为富商的父亲的助力,应当不会默默无言,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而且,这种水车确实流传得极为久远,她记得最开始的翻车虽然是东汉时期发明的,但是直到近代,还能在乡下农村里看到它们的身影,最后还是因为农用水泵的普遍使用,它才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现在,陈安如作为这种水车最开始的发明者,自然是会被后世铭记的。
  这话倒一下子让眼前两父女都惊在了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才好。
  什么?这东西能让百年后千年后的人,都能记着我/女儿的名字?
  他们俩都有些不敢置信,毕竟这一回制造的这东西,其实还是因为陈安如看着那些各式织机,一时之间没了思绪。
  在农庄散心的时候,见到庄户们取水不易,又想起了之前自己所作的水转百戏,才做出了这么个汲水的东西来。
  他们本也没想着用这东西牟什么利,还准备将这水车呈上工部,得个赏赐就好。
  毕竟这东西是用于农用的,肯定不能像织机那样自己单独贩卖,是要献上去的。
  他们虽然也觉得这东西关于农生大事,是要比织机重要些,但是却没料到,居然能在国师这里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这一下让陈老爷激动得都有些说不出来话,甚至直到起身告退,离开国师府之后,他看上去感觉还在梦中尚未醒的样子。
  一路迷迷糊糊地回到了家,他脸上还带着挥之不去的笑,看着自己的女儿,猛然回过神来,跳起来就想往外边跑。
  “不行,咱们家得先找人把你的事都写下来,最好连咱俩面见国师的几次都要写得分毫不差,日后,这可都是要传到后世的呀。”
  陈老爷在房间里转悠着,还是有些担心,准备先下手为强,把自己女儿发明的东西都宣扬出去,还要找人写家谱,把这些事情都仔细记下来。
  陈安如却是有些哭笑不得,连忙拉住了父亲,“爹,这个先不着急,咱们有的是时间呢。”
  “还是先把这东西献上去吧。”
  “好,好,不着急。”
  陈老爷听了劝之后,也冷静了下来,确实是该好好想想才是,毕竟这消息虽然是国师金口玉言说出来的,但是万一给旁人知道这消息,给女儿造成什么麻烦,可就不好了。
  因而陈家最终还是没有大张旗鼓,只是安静地将水车献了上去,最后到了各位工部大人的手上。
  原本最初这些大人们得知是陈家的姑娘造出的这东西,还有些不信,毕竟他们可没见过女子做这些木工活,还能发明出这样巧妙有意思的水车来。
  之前织机这样的东西,当然是不可能引起这些大人的注意的,毕竟这东西是女子所用,是纺织业所需,一般人哪儿会特意了解这个,最多听家中妻女聊天的时候提起一两句罢了。
  而这次的这个水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们的灌溉问题,虽然限制于地形,但是与以往需要一次次提水来回运输,已经节省了许多力气了,实在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因此,一些第一次听到这消息的大人们自然是不信的,一部分觉得对方是在哗众取宠,故意搞出这么个东西来,也不知道一个女子扬这个名做什么?
  另一部分则相信了这东西确实是对方发明的,但是一直以来的观念,让他们还是觉得,女子做这些匠人活,还是有辱斯文,不该如此。
  原本他们还因为该不该给赏赐,怎么给赏赐的问题而争论不休的时候,才有一人开口,指出这陈家父女似乎与国师熟识,并且还见过两三面,这东西甚至还得到了国师的亲自认可。
  此话一出,即便是原本心里有些不平的官员,也一下子没了话讲,虽然心里依旧嘀咕着,但他可不敢开口妄议。
  最终他们还是决定,按照寻常的惯例,赏赐几千钱并一块上写着“仁善之家”的匾额。
  作者有话说:
  朋友们,中秋快乐呀!
  龙骨水车,也就是翻车。
  最开始的记载是《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又使掖廷令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
  不过这时候发明出来还并没有用于农田灌溉,而是用于道路洒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