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国公夫人日常 > 国公夫人日常 第254节
  “那娘娘她们呢?”魏若问李浩淼。
  李浩淼闻言就道:“娘娘她们都没事,不过晏哥儿受到了一点惊吓,我刚刚把他带了回来。”
  李浩淼说着就让奶娘把晏哥儿带了进来。
  晏哥儿看到母亲,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魏若再也顾不得旁的,抱着儿子安抚了起来。
  这一次,李浩淼也没说晏哥儿这样不像个男子汉了。
  约莫过了一刻钟,晏哥儿才平静了下来。
  魏若听到他说饿,便让奶娘带着他出去吃饭。
  他们走后,魏若就问李浩淼:“大皇子怎么会忽然反了呢?”
  李浩淼沉默了一下后方道:“大皇子这几年全仗着忠勇伯才能和二皇子及三皇子有一争之力,若是忠勇伯一倒,只怕他再也没有与他们相争的能力了。或许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想着在最后拼一把吧。”
  魏若闻言就抿了抿唇。
  要让她怎么评价大皇子吗?该说他冲动行事吗?
  可曾在宫廷待过几年的魏若也知道,纵是大皇子现在不反,等到新帝登基,自然也饶不了他。
  反不反不过是早死几年与晚死几年的差别罢了。
  魏若无声的叹息。
  李浩淼拍了拍她的手背,温声对她道:“此次叛乱过后,五皇子应该会被封为太子了。陛下的儿子里面现在已经没有能与五皇子相争的人了,我想着等太子的册封典礼过后,就把国公的位置让给恒哥儿。然后带着你出去转转。”
  “公爷。”魏若听到他这么说后,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一时之间她不知道自己是该担忧还是该高兴。
  他还这么年轻,哪里就要把国公的位置传给恒哥儿了呢。
  李浩淼拍了拍她的手对她解释道:“万有龄被问罪后,这武将里面已是没有能与我抗衡的人了。我若是再在国公这个位置上坐着,也太显眼了些。于五皇子也不利。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抽身而出。”
  听到李浩淼这么说后,魏若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
  她们成婚到现在也有十几年了,这十几年,他为了她们这个家哪里里都是殚精竭虑的,也该让他歇一歇了。
  魏若点头笑道:“我听公爷的。”
  李浩淼忍不住握住了她的手。
  随后的事情果如李浩淼所说,陛下虽没杀大皇子,却将他囚禁在府里不许他出府。
  二皇子那日被吓的太厉害,自那之后身子就有些虚弱了,陛下只派了几个太医常年为二皇子看病罢了。
  余下大皇子的同党全部被抄家流放了。
  魏若听说万家的女眷们带着家中幼童回了岭南,她想到多年前初见万夫人时的场景,竟有些浮生一梦的感觉。
  第134章 完结章
  旧年这一年对于京城的大部分人家来说,日子过的都不能说顺意。
  随着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的落马,明眼人都能看出贵妃所出的五皇子将会成为大周朝的下一任帝王。
  也因此,新年过后,京城内的王孙贵族全都想要往安国公府和平宁公主府凑。
  不过这两府全都摆出了一副不见客的态度,来人也只能讪讪而归。
  到了新年三月份的时候,陛下下了三道诏书。
  一道诏书是册立五皇子为太子。
  一道诏书是废后的旨意。
  最后一道诏书则是下令册封贵妃为皇后。
  因为众臣已知道启和帝会册立五皇子为太子,因此这道圣旨下来后倒没有引起朝臣的反对。
  可对于启和帝要废后以及册封贵妃为后这两件事,朝臣们可是意见不一,大多数朝臣都是以反对为主。
  启和帝就拿出了皇后与淑妃母子勾连,意图谋反的证据。
  这份证据扔到朝堂上后,众臣一下子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他们还能说什么呢,人家皇后都参与谋反了,他们还能拦着启和帝不让他废后了?
  在废后这件事情上朝臣们没了反对的意见,可立贵妃为后这件事却遭到了朝臣们的集体反对。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说贵妃是再嫁之身,不堪为后。
  反对立贵妃为后的折子如流水一般的流往乾清宫。
  对于这些折子,启和帝一向是留中不发的。
  他也没和那些朝臣们争辩,而是仍旧下令内务府照常准备封后大典。
  那些勋贵之家的朝臣不过是做了个样子罢了,看到启和帝如此便也没有再坚持了。
  部分立场不坚定的文臣看到启和帝如此态度也没有再坚持了。
  唯有那些将孔孟之礼牢记于心的文臣们则摆出了一副要血溅御前的姿态来和启和帝争辩。
  这部分文臣的举动让贵妃十分的不安,李浩淼知道后就让魏若去劝贵妃,让她务必要放宽心,此事陛下自会解决。
  魏若和平宁公主那段时间便频频进宫安慰贵妃,平宁公主更是直接住在了宫里。
  那些文臣们不知道怎么想的,竟上折子参起了魏若和平宁公主,说她们为人儿女,不知道劝诫贵妃。
  文臣们这么一参魏若和平宁公主,李浩淼和唐元郎便坐不住了。
  两人也上折子回参那些官员,说他们素日里什么实事都不做,只知道玩弄唇舌,欺负妇孺。
  那些文臣们自是鼻子都被气歪了,说自己没有欺负妇孺。
  李浩淼和唐元郎就说那为什么那么多可参的人放在那里你们不去参,偏要去参两个弱女子呢。
  文臣们就说她们为人子女不知道劝谏约束长辈。
  瑞阳侯府里魏八郎见此情景,就代替兄长写了封折子递上去,说魏若是魏家女,立后问题涉及到朝政,她们魏家的家规向来不允许女子对朝政发表意见。众位朝臣们既是认为安国公夫人和平宁公主应当对朝政发表意见,想必家中女孩出嫁后也能辅佐夫婿立一番大事业了。
  这最后一句话十分的刁钻,就差没指着那些朝臣的鼻子说他们家教不好了。
  那些朝臣们脸都绿了,却又不能说自家家中女儿可以妄议朝政了。
  立后的事情在朝堂上吵了两个多月,大部分朝臣吵了一阵后都觉得横竖五皇子已经被立为太子了,贵妃成为太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们想着自己没必要在立后这件事情上太过于在意便也不吵了。
  只有部分十分守礼的文臣和部分想要借此留名的文臣仍在继续上折子。
  不过他们的声音太小,根本阻挡不了启和帝的意志。
  六月中旬的时候,贵妃的封后大典顺利举行了。
  启和帝站在上首,看着穿着朝服,一步一步往上走的贵妃,心中感慨万千。
  二十多年了,不对,准确说起来应当是三十多年了。
  他在她少女时期就认识了她,却碍于当时情势将一番爱恋放在了心中。
  等到他总算荣登大位,可以不用担惊受怕的生活的时候,她也没了夫婿。
  他当时想着或许这就是两人之间的缘分,于是就不顾众人反对将她纳入宫中。
  她进宫的这二十余年,他将他护在羽翼之下,唯恐她受一点委屈,可她还是受了委屈。
  他心痛如绞,可他也知道自己就算身为帝王,在一些事情上也必须妥协。
  他虽没同她保证,却在心底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会让她成为这个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大皇子谋反的事情在他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那个孩子竟是如此的激进。
  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他就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保住他剩余的那几个孩子了,包括大皇子。
  大皇子虽然做了那样的事情,可他却仍不想杀他。
  他到底是他的孩子。
  现在太子已册立,朝臣们也都接受了这个结果,在太子登基前,朝堂前应当不会再有大的风波了。
  至于太子登位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那是他们年轻人应当想的问题了。
  启和帝牵住贵妃,不对现在已经称为皇后了。
  启和帝牵住皇后的手,陪着她完成了整个封后大典。
  自五皇子被册立为太子后,魏若发现整个安国公府的氛围都变了。
  以往众人虽然也在如常的生活,可魏若能感觉到大家的心里都有些紧张,只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如今,府内众人包括老太君和老夫人都更加从容和笃定了。
  不过老太君仍是秉持低调的原则,将所有的子侄都叫到了身边,吩咐他们务必要低调行事,在外不许打着安国公府的名头作乱。
  子侄们得了老太君的教导,自是小心谨慎。
  魏若听说八爷在酒楼与人发生了冲突,为了避免与那人争执,特意叫来了掌柜,说要赔钱了事。
  那人原是个纨绔子弟,原想和八爷闹上一场,拿他立个威,看到八爷如此退让,就更加不肯让步了。
  八爷就一直不说话,只问那掌柜要如何行事。
  那掌柜能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方开酒楼,背后也是有靠山的,他自是知道八爷和那闹事之人的背景。
  掌柜见八爷一副息事宁人的态度,又见那纨绔子弟不肯罢休,便着人去把那纨绔子弟的长辈叫了过来。
  这家长辈来后,知道事情始末后,二话不说就像八爷赔罪。
  八爷便也向他赔罪,并坚持留下了银子。
  到最后那家长辈又带着那纨绔亲去三老爷府上赔罪。
  此事传出去后,京内众人都夸安国公府的家风好,不仗势欺人。
  便是有些清流人家原不打算与安国公府这样的人家结亲的,在听说安国公府有一位待嫁的姑娘后也都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