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第70节
  而且,大哥也好,明子她好,对小雪儿不光是欣赏,还有感激。因为这个事儿,只有小雪儿来处理,才能达到各方的平衡。如果小雪儿没出来,大哥也好,明子也好,怎么处理?怎么做都有人不满意。牛家那边儿,牛小九就在关家庄呢,精得跟猴儿似的,啥时候能瞒住他?出了这事儿,他能不出声儿?那是人家亲姐。别说牛家了,就是老嫂本人,心里能没有埋怨?不可能的。
  小文哥怂了,他怂是因为他闺女帮他把事儿都挡了。要不然,他想怂都不行,这事儿就得他自己处理,妻离子散也好,被扫地出门也好,他都得受着。后半辈子,还得让人戳脊梁骨。
  这样的事儿,不是啥稀奇事儿,不在乎的人也有很多。只是关家看得重罢了。
  现在的结果,至少,牛家不能说什么,老嫂没的埋怨,小文哥的面子至少是保住了,以后不至于不能出去见人。
  年前的时候,因为天气的原因,农庄的施工也都停了,主院的主体已经完工,内部装修已经做了一部分,大哥跟小文哥到工地上看过度,明子正好在呢,三兄妹又坐在主院的一楼客厅里聊天。
  “老哥,这回有儿子,了了心愿了,啥感觉?跟原来想的一样吗?”说到孩子的事儿的时候,明子忍不住问起了小文哥。
  “哎……说那些有啥用。脚底下的泡都是自己走的,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个啥心情,自作自受吧。你说不管吧,到底是亲生的,管吧,心里是真犯膈应。我是想要儿子,但是天地良心,我真是从来没想过跟别人生啊。平时嘴吧吧儿的竟笑话别人了,这脸打的。哎……”小文哥说起来就愁。
  “这回事儿对你也是个教训了。以后看你还出不出去得瑟了,啥人你都交,啥地方你都去,得瑟吧。”大哥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娱乐场所也不能说完全没去过,但是人家清醒啊。他向来就看不上酒鬼,说过小文哥无数次,都劝不听,一直就是有机会就要教育小文哥几句。
  “行了,哥,老哥现在不是改了很多了嘛。咋样,老哥?通过这回的事儿,你应该也知道了吧?那好闺女可比儿子有用多了,小雪儿那样的,给几个儿子都不换吧?”明子又提起小雪儿。
  “就是,一天天的,没个正事儿。家里家外的你看看,哪个孩子能比了小雪儿。说起来,咱家也是够邪性的了。闺女一个个儿的都利落,除了忙忙单纯一点儿。剩下的几个,哪个不是说活办事儿咔咔地。反倒是几个小子,也不能说不行,只是一个个儿的都太老实,跟闺女们根本没法比。”大哥就感慨,孩子们都长大了,性情都定了。还真跟他说的一样,家家都是闺女更能主事,更外向,儿子反而都老实巴交的,上班,打工还能,独当一面的能力,好像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嘿嘿。那是,我闺女嘛……”一提起小雪儿,小文哥又开始得瑟。他现在是知道闺女的好了,一天到晚的把闺女放嘴边儿,天天出去跟人家显摆闺女。回家,把闺女伺候的跟公主似的,一口一个闺女儿,闺女儿的,腻味得小雪儿现在见他都躲。
  “对了,哥,夫儿放寒假了吧?咋还没回来呢?舒儿过年能回来吗?”明子不想看小文哥的得瑟脸了。转头问大哥。小舒儿夏天时候大学就毕业了,之后没考研,也没找工作,出国留学去了,跑去瑞士学酒店管理。小夫儿上了大学之后,就是过年能回家待几天,暑假和小长假都是出去旅游的。
  “夫儿快回来了,昨儿个刚打完电话,去法院实习去了。过几天就回来了。舒儿那边儿就不知道了,说是那边儿不过春节,没有假。看那样儿是够呛能回来。”小舒儿向来是大哥的命根子,一起半年多了,大哥都想得不行了。这顾不得心疼钱了,长途电话最多一周就得打一回。连视频聊天都学会了。以前孩子都上学了,家里都没安电脑,现在为了嘴小舒儿视频,特意安了个电脑,跟大嫂两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学会开关机和视频聊天。
  “小舒儿也是,非跑那么老远去学什么管理,家里就有酒店,好几个,去现场学多好,想去哪个去哪个。”明子就报怨,现在公司的酒店基本上一二线的城市都快开遍了,怎么还得出去学呢?啥理论都没有实践有用。
  “她呀,就是想出去看看外现的世界,学啥还不是最主要的,能让她离家远远的不用家长控制得就行,那孩子心野。”知女莫过父,大哥是这么跟明子说的。
  “有没有男朋友呢?也不能光野啊,二十多了,也该找对象了。我每回问她,都说不着急。”明子又操心起感情的事儿。
  “谁知道了,问就说没有,不着急。管不了。”大哥直摇头,这个事儿,他跟大嫂是真的说了不算啊。
  “对了,伏雨过年能回来吧?我听二姐说,现在在宋老师他夫人的公司里干得挺好的呢!”明子又问起来二姐家的伏雨,伏雨也是夏天毕业的,本来自己找了个工作,在京城一家小企业里做会计,先去实习。
  赶得也是巧了,大哥不放心伏雨自己去报道,怕他被人骗了,就亲自去送。到了京城,伏雨还没来得及去报道呢,正跟着大哥游故宫呢,就遇到了当年在高官屯插队的宋知青,这些年,宋知青也就跟大哥还有明子遇有联系,过年过节打个电话,邮些年货什么的,他一直没有再回过东北,明子与大哥到京城的时候也不多,也就见过三两次而已。大哥这次到京城,只是送伏雨上班,并没有特意联系他。能遇到,确实是巧合。
  不过既然遇到了,就在一起吃了个饭,通过介绍,宋知青才知道跟着大哥的小伙子正是二姐的儿子。问过之后知道是来上班了,直接就给拦下了,没让去那家私人的小公司,非要给伏雨重新安排工作。大哥当然是求之不得,孩子能在更好一点的单位上班,当然是好的。当天晚上,宋知青本来还要给安排住处的,大哥没接受,只说自己的侄女就在京城,要去看看侄女,宋知青才没有强求。
  第二天,就给大哥打电话,叫伏雨去了自家夫人的公司报道。他夫人也是做工程的,开了两家公司,给安排到其中一家的财务科,开始当然也是实习,只是工资没有从实习期算起,直接给了一般职员的待遇。
  大哥走之前,又跟宋知青吃了一顿饭,表示感谢,宋知青还感慨了一番人生的际遇。提起当年的事情,还不无遗憾,感叹当年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太年轻不会处事儿,说不定跟二姐不会那么简单就错过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第119章
  大哥说的侄女,就是高雪儿,当年她离开南岛的酒店,就到了京城,因为已经成年了,找工作没了什么限制,又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外形上又特别的突出,找工作一点都不难。还是卖奢侈品,依然是那么好的业绩。
  这几年,不只是给高风送回去一辆二手车,给家里买了楼,更重要的是,生生把高老四从监狱里“买”了出来。一次又一次的减刑,终于在半年前放了出来。出狱之后,再没有做什么,就是在家里跟高四嫂一起看着高雨的儿子。高雨这些年混得一般,只是说饿不着吧,高风的饭店也已经关门了,他又去某个局里给领导当司机。
  这些年,高老四的三个孩子,哪个也没少麻烦大哥,高雪到京城好几年了,一直也就是过年过节她回老家的时候,到家里串串门,再都没有见过。大哥到京城,顺便就想去看看她。
  回来就感慨,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懂事儿呢!五六年的时候,前前后后挣回来几十万给家里,又把高老四给捞了出来。自己在京里,实际上只住在一个四十多平米的小房子里,还是租的,屋子里也简陋得很,孩子也没有什么衣服,一看就是钱都存在了那种。
  高雪跟大哥足足聊了一宿,可下子是见到亲人了,很多很多不能跟家里诉说的苦处,都跟大哥说了,一边说一边哭,哭自己的不容易,也哭自己怎么摊上了那么一个爹。
  后来大哥就劝高雪,如今家里也稳定了,高老四也出来了。她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别总这么苦着自己。高雪是个脑子非常有数儿的孩子,到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心里特别的清楚,她跟大哥说,过完了年,就辞职不干了。她存了一点钱,打算好好休息一年,上点学习班充实一下自己,最好是能考几个证书什么的,以后再打工作也容易一点。
  其实以她的颜值,上班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次所谓的星探啊,导演什么的找她拍戏,但是都被她拒绝了。她虽然很需要钱,但是也明白,那些人为啥找她。有时候,付出了,也不一定成功,演艺圈里比她好看的多了,肯付出的也有,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个呢,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挣点儿辛苦钱呢。
  社会,真的是最好的学校。
  孩子们都有了去处,也都还安稳,家里更没有什么事情,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小文哥之后再也没有接过新的工程。全面的回归了家庭。
  零五年,刚刚过完年没多久,娟子家的小高考儿生病了,对了,他这个高考的名字还是大嫂给取的呢,因为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高考,大嫂在医院的时候就开玩笑说,那就叫高考吧,然后就真的叫高考了。孩子出生的时候八斤多,又白以胖的,长得也精神。这一年多,长得也好。娟子一直没上班,就在家带孩子了。家里公婆都帮不上忙,大姐腿脚不好,上不了楼,又不能去市里帮她带孩子,只能自己带了。
  这次发病特别的突然,就是发烧,然后全身抽搐。到医院却查不出来是什么毛病,只能用排除法,一项一项的查,每天打很多的针,孩子还不太会说话呢,只会简单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疼,叫妈妈啥的。
  住院的时候,明子的农庄正是到了最后装修的阶段,忙得很。强行挤出了一点时间去医院看看孩子。一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孩子手上脚上都被扎得找不到地方再扎针了,只能打在头上。看着特别的可怜。
  到最后,医院都报了病危了,孩子已经处于半晕迷的状态了。高家一个人都没到医院去看看孩子,孩子爸每天白天上班挣钱,晚上到医院给娘俩送饭。大姐夫跟飞鸿到医院看孩子,看到孩子那个状态,又一直没有查到病因,就劝娟子,不行就放弃吧。她还年轻,以后还可以再生。娟子死活不同意,说了,只要孩子还有一口气儿,她就不放弃。而且,如果孩子最后没了,她跟孩子爸也不可能再过下去了。
  因为大姐夫劝她放弃孩子,娟子还跟大姐置了气。大姐夫看娟子那样儿,就说了一句,“你心疼你儿子,我还心疼我闺女呢!”。一句话,把娟子说得哭得停不下来。但还是坚持着。
  一直住了两个多月的医院,孩子是活过来了。但是一直也没有找到病因。只知道是遗传,原来,孩子爸小时候也有过那样的毛病,只是那时候家里穷,也没钱去医院,都以为孩子活不了了,才又生的小儿子。可是孩子病了这么久,他们家一个人都没提过,孩子爸小时候也有过这毛病,最后还是孩子好了之后,孩子爷爷奶奶到市里看孙子,他奶奶闲聊的时候说起了,娟子才知道。当时娟子差一点儿没气死,如果早知道,最起大夫看病的时候也有个方向,不至于让孩子遭那么多的罪。
  可是气有什么用呢,孩子也已经出院了。
  虽然是出院了,却并没有说就完全好了。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医院住上几天。原本都要买房子了,这回什么都不用做了,孩子爸白天挣了一天的钱,晚上就得去交给医院去。
  明子的农庄一直忙到夏末秋初,快要秋收了,才算是彻底的收拾好。非常的漂亮,仿古式的四合院,有山有水,有果园的。主院是三层楼的设计,院子很大,房间很宽敞,家里都来住也完全住得下。
  路也都修好了,从国道直接通到院子里。明子也没费劲起名字,就叫关家大院了。当然,这是对外,前后屯儿的提起来,都是直接老关家。
  关家大院刚有雏形的时候,实际上名声就已经传出去了,还没有建好,就有不少朋友过来参观,说等建好了,要来吃饭。
  年初的时候,这边的大棚就已经建起来了,工人也好雇,前后屯里,农闲的时候没事儿干的人多着呢。房子还没建好的时候,都已经出了两茬菜了,等到关家大院正式上线的时候,大棚里掐着点儿的正好攒了两棚青菜正好成熟。
  大厨都是外面高薪雇的,毕竟是比较偏远的地方,离城市远,薪水少了真是雇不到人。
  房子建好之后,家里孩子都已经出去上学的工作的,没负担的老头儿老太太们,就都陆续的搬到了大院儿来住。在农村待了半辈子,还是回到农村更自在。
  之前一直有活儿的,也都撤出来了。工作交接给了年轻人干,年纪大的,都回归田园了。
  大姐跟大姐夫老两口是最先搬过来的。还是住在一楼。还带着小七儿。大姐夫也不去常去砖厂了,只是偶尔去看一看,或是大哥大嫂不在厂里的时候,才过去帮着照看照看。平时就是在家里种种菜,帮大姐看看孩子。过得完全是养老的生活了。其实说是养老,也不全是,大院这是刚开,还没什么客人,以后生意好了,他也还是要照看着的。
  二姐夫在马场干了大半辈子,这几年一直在带徒弟,实际也交得差不多了。说走也是能走的。二姐在超市的重要性也不如以前的,现在超市都装摄像头了,用不着再用人眼盯着了,用的人都比原来少了一半。每天上下班都有盘点,东西都是有数的。实际上二姐跟老姐去不去都可以了。
  于是,二姐跟二姐夫不久之后,交接完也搬去了大院儿。
  明子爹跟三姨也是跟二姐他们差不多时间到的。
  老姨跟老姨夫一直就是在林场的,大哥原来建的房子,因为影响整天的美观,在大院建好之后就拆除了。老姨跟老姨夫就住在侧院儿里,老姨身体不好,糖尿病,三姨平常没事儿的时候,还要来老姨这里住几天呢,这回搬到一起了,她可不更高兴。明子爹搬过来,也省得小文哥跟老嫂每周还要两头跑,还得回高官屯几趟,都在一起,也有个照应,眼看着奔八十的人了。谁还能放心再让两个老人单独在家里待着。
  三姐跟三姐夫几年内是来不了的,三姐还有五年退休呢,三姐夫本来退休就比三姐晚五年,又比二姐小五岁,还得十五年退休呢。三姐夫还好说,在大院儿跟在城里,离学校的距离是差不多的,他骑摩托车,住哪都行。三姐不行啊。离学校太远。所以,只能等退休以后再说了。
  大哥大嫂在砖厂停工之后也搬过去了,他俩就是两头住,年轻嘛,也不能这么早就过退休生活吧,城也一大堆的事儿呢,大哥也放心不下。
  老姐跟小文哥家一同样的理由,都是还有孩子在上学,得在家里照顾孩子。在小雪儿跟平儿没考上大学之前,他们可不自由。
  原本三姐家的小强跟小雪儿还有平儿都是一样的,下学期上高三,可是这孩子犯了跟娟子当年一样的病,死活就是不上学了。
  这学习不好,逼迫也没啥用。三姐两口子都是老师,太明白这个道理了。再说,这年头的孩子主意太正,根本也不听管教。只能由着他了。
  要说,小强这孩子,爱好还挺有趣的,就喜欢做饭。十来岁的时候就会自己做饭,长到十七八岁了,还是就爱好厨艺。不上学了,非常出去学厨师去。那也行吧,好歹也是一门手艺,学好了,也能混口饭吃。就给报了电视广告里的厨师学校,送去学厨师去了。
  人到了中年,孩子稳定了,似乎也就再没有什么大的起伏了。
  关家人这一次搬家,大家都有数,其实就是为养老做准备了。
  飞鸿大了,三十多岁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什么不懂啊。对于明子跟大哥能建这个关家大院,把老老小小的都接到一起,互相照应,是很感激的。要不然,他们又要上班,又要照顾老人,还要照看孩子,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啊。这一点,飞鸿跟伏雨特别的感激。飞鸿还好点儿,至少离得近,伏雨不过就他一个人儿,连个分担的都没有,还离得远,有点儿啥事儿,现回来都来不及。
  小舒儿从国外留学回国了,回来在家里就待了一周,当是放假了。之后就跑到魔都去了,公司的酒店在魔都也有,她就去酒店里,隐下了身份,从服务员做起,打工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再有几章正文就完结啦。明子一辈的故事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小一辈的事情了。就不在正文里写了。
  正文完结之后小辈儿每个人一篇番外,就完事儿啦。篇外写多长我也不知道。就是写着看了。估计还要十来万字吧。
  这个月肯定不能三更了。快过年啦。家里准备过年呢,我还要买菜呀,张罗菜谱什么的,还得哄着老头儿老太太们打麻将……
  然后下一篇文也在准备中,正文完结后,差不多新文就要开始更了。忙死了忙死了……
  明天见
  第120章
  孩子们都长大了,翅膀硬了都飞走了。一年里能团聚的时候,也就是过年了。呃,其实过年也不算,除了明子过个没有婆家的人,过年的时候能在娘家过年。四个姐姐都是有婆家的人,大姐家要去城里跟飞鸿一家过年。二姐夫家里哥几个每年都要聚在一起的,他们也要回老屯去。老姐夫家也是一样,要去他大哥家里过年的。三姐倒是不用去别人家过年,三姐夫就自己哥一个,但是家里要供祖谱的,这个只能在自己家里供。
  所以,关家真正意义上的团圆,就是每年明子爹的生日了。可是这一天想要聚全也越来越不容易了,孩子都开始要上班了,上班了可不会有那么长的假期,都是初五初六就要回去上班的。
  孩子们难得能聚在一起,几个孩子商量好了,每天一定要找一天,聚一次。轮流做东。谁工作了,挣钱了,谁就做东。飞鸿跟娟子早就安排过了。今天伏雨跟小舒儿都工作了。小舒儿刚回来,才工作没几天,就先由伏雨安排。正月初四,小七儿太小,不算他。剩下十二个孩子,有家属的带上家属,十六个人,一大桌子。吃完了饭,又去唱歌,晚上又是打牌又是打麻将的闹了整整一天。
  初六,伏雨就回京城上班去了,他现在已经独当一面做会计了,老板很倚重,一直在催他回去呢。
  小舒儿待到初十也走了,她没有公开身份,就没有特殊待遇,放这几天假,还是年前加了无数个班调出来的。明子跟他们酒店的老总打听过,小舒儿表现怎么样。人老总说不知道,也是啊,他一大老总,如果特意去打听一个小服务员的工作表现,那不是有事儿嘛。不过,纪承说,他还是有侧面的打听过,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过完了年,别家还好,就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原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大哥比较滋润,这几天房产市场好,砖厂的买卖日进斗金。其实说起来,几兄妹日子过得都不错的,小文哥不用说了,手里大把的房子收租,经济发展的好,房租一年一个价儿,每天躺在家里也有很多钱赚。几个姐姐手里都有早年明子给买下的房子,一个在大学城里,一个在最火的批发市场里,都是最旺的铺子,一年也能收上二十来万的租金呢。像大姐跟大姐夫,孩子都结婚了,又没什么花项,都是存起来的。
  有花项的,也花不完的。伏雨上班了,接下来就是结婚买房子,这些年,二姐早给孩子攒够了房钱了,只是没告诉他罢了。现在二姐就是着急伏雨的婚事。这孩子跟小舒儿一样,光棍儿一个。家里是见面儿就念叨,可是人家根本不为所动。一直说在找,可是就是一直没找到。
  今年最紧张的,是老姐跟小文哥,因为小平儿跟小雪儿都是高三,要高考了。小平儿学习特别好,不用担心考不上。小雪儿成绩一直是中等,很努力,但是确实能力有限。小文哥也不强求了,小雪儿的情商能干掉他们一整个班,上不上大学的,都不耽误孩子出息人。只是小雪儿自己要强,人家都能考上大学,凭啥她考不上,贪黑起早的学。
  明子在关家大院儿建好之后,就没啥事儿了。有没有客人的,她是一点儿不着急。走高端的,惦记客人干什么。一天一桌也行。一共才建了五个招待客人的小院子,一个院子里正常就招待一桌客人,当然,院子嘛,地方大,十个人一桌能放下,二十个人一桌也有地方放。一个院子招待一拨客人,那可不是光能吃饭的,明子是参照会所的模式做的,住宿,娱乐项目都有的,台球啊,麻将啊之后的,只是没有ktv,因为那个太闹了,影响别人。
  大棚都是对外开放的,一共十来个大棚呢,客人们可以自己去摘了菜让厨师做,也可以摘了菜带回家。厨师都是在院子里的小厨房现场做,客人都可以看得到的,完全不用担心大厨房一块儿做,把菜换了什么的。
  猪牛羊肉也都是自家养的,在离大院几十米之外,有专门的养殖的地方,都是封闭的,气味并不会传出来影响空气质量。一天就那么点儿客人,也不用每天都杀猪什么的,实际也不用养太多。鸡鸭鹅也有,鸡就圈在牛棚的附近,一块儿就喂了。鸭和鹅都是散养的,就在鱼塘里,平常都是吃鱼塘里的田螺啥的长大的。就冬天了才圈起来喂粮食。鱼也是鱼塘里的,现捞。当然,如果是点了海鲜类的,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吃买来的食材了,大东北的,又是内陆,上哪养去啊。
  这么天然的食材,又是这么讲究的地方,那消费自然就是高的,一桌普普通通的农家菜,没有两千块钱是下不来的。要是再赶上家里几位“大厨”在,还点了大厨的拿手菜的话,那就更贵了。连吃带住,一晚上没有五千块,是不够的。
  所谓家里的大厨,就是关家的各位女主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菜的。大姐行动不便,向来是指挥的,从不出手。二姐蒸的馒头,那是一绝。大嫂做的咸菜,比顾奶奶的也差什么,还有一手油渣,别人绝对做不出来那个味。老姐做的春饼是很好的。老嫂的拿手菜是葱油饼和炖鱼。味道绝对跟大厨的不一样。
  只是大家并不常在大院儿,就二姐每天在,但是她可不是每天都蒸馒头的,和面是很累人的,一般都是二姐夫帮着和面,或者是帮厨的和完了,她上手做。做出来的馒头价格不一样的,要三块钱一个。还限量呢。
  一般头一次来的客人,是不会知道点关家的私房菜的,都是熟客了,又赶上过家里几位在,才能知道。做不做的,还得看有没有时间,想不想做。
  不以挣钱为目的,就是这么任性。
  这人呢,还就奇怪呢,越是这么傲娇的厨师,越是受欢迎。有一些关家兄妹的朋友,去之前就会先打电话,想吃什么了,会先提前几天就订,你说人家都这样了,你能不能做嘛。一来二去的,真成了私家菜了,关家的私家菜都是提前订出去的。
  明子没什么拿手的菜,她向来就是只会吃。所以,对菜谱上没啥贡献。有家里人坐镇了,她也不用经常去了。就又闲了下来。
  两个孩子下学期就上高三了。小龙儿学的理科,已经不出去追球星了,明显是要走学术派的路子,一门心思的扑到学习上了。假期不是去兽营训练,就是在家里学习。明子觉得这孩子可能是想考军校。顾向北当然是很乐意子承父业了。他又升职了,做为最年轻的大军区副主官,他是春风得意,前途无量。孩子也争气,他早就是一众战友眼里的人生赢家了。
  可心儿吧,学了文科儿。明子跟顾向北两个都看不出来她对未来的打算,问吧,人家也不说。小龙儿明显是知道,但就是不告诉他们。
  假期也没去学舞蹈了,自个儿在家里练呢。市里也有专门的舞蹈教室,她都练到老师的级别的,也不用她交学费啥的,交点儿场地费,就随她练了。
  唱哥可心儿是不行的,父母都没有啥音乐细胞,唱哥老找不找调儿。明子都后悔,小时候让她练练钢琴啥的好了,最起码能培养培养乐感吧。不至于唱歌跑调儿啊。
  明子看她也不像是想往演艺圈发展的样子,要不然当初直接签了练习生不就好了嘛,还费这个劲干什么。整不明白她是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