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之后,天气却出奇的转好,不但停了风雪,就连天都变得湛蓝湛蓝的,蓝得沁人心脾。
姜婉裹着件乌云豹氅衣,拿着个黄铜手炉站在院子里,看着满院子盛开的淡黄.色腊梅感叹着:“枸杞那小子到底是用了什么法子?前几天看着还是花骨朵的腊梅花竟然全都开了。”
“不止呢,听说他正在催开海棠花,”夏依在一旁笑道,“说过两天开了就给我们送过来。”
“哦?海棠也能催开?”在姜婉的记忆中,海棠开花怎么也要到三四月了。
“应该可以吧,我昨天瞧着有好几棵都已经挂上了大花苞,整棵树上都是。”夏依附和道。
“如果他真催开了,就先放在品茗轩里摆两天吧,”姜婉想了想道,“放在那边也显得喜气,等丁香出了嫁后再搬过来。”
夏依就笑着点头,表示记下了。
这时韩妈妈一脸喜气洋洋的走了过来,同姜婉笑道:“丁香的爹娘已经在通州口上岸了,再有个半天就到了。”
姜婉却对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先别让丁香知道,算我们给她的一个惊喜。”
韩妈妈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在往丁香住的倒座房方向看了看后,悄声道:“只是这人到了后,安置在哪里比较好?”
“不如就安排在品茗轩吧,”姜婉想了想道,“也省得他们到了那天两头跑。”
“哎。”韩妈妈高兴的应了下来。
到了傍晚,韩妈妈便使了个小丫鬟来禀告姜婉,丁香的父母已经到了。
正在屋里逗着金鱼的姜婉听闻后,也就笑着对一旁的茉莉道:“去看看丁香在做什么,让她去一趟品茗轩,只说让她过去帮忙的,其他的一个字也不准多说。”
听了那小丫鬟禀报的茉莉自然知道夫人心里在打什么主意,也就笑着应道:“奴婢省得。”
“夫人让我去品茗轩?”这几个月几乎都是足不出乎的丁香手拿着针线奇道。
因为考虑到丁香即将要出嫁,从泉州回来后,姜婉就免了丁香的差事,让她安安心心的为自己绣嫁衣。
结果这几个月里,不但将自己的嫁衣绣好了,她还给姜婉做了几件小衣,这会子正在给姜婉做的袜子上绣花。
“嗯,”茉莉强忍着内心的激动,装出一脸平静的道,“说是让你过去帮忙的。”
丁香一听,就不免羞红了脸。
现在整个王府的人都知道她将会从品茗轩里出嫁,而之前韩妈妈为她准备的嫁妆也全都搬了过去。
这个时候叫她过去,肯定也是为了她婚礼的事宜。
看着茉莉那一脸古怪的神情,丁香并不敢怠慢,以免她又拿着自己取笑一番。
因此她赶紧收了针线,理了理衣裳上的褶皱就起了身。
当她赶到品茗居时,一进院门,就听到了韩妈妈在倒座房与人寒暄的声音,而且听上去显得很是畅快,不像是需要人帮忙的样子。
丁香也就带着一丝狐疑往倒座房而去,只是她刚撩起门上的夹板门帘准备往屋里去时,却见着屋里的炕台上坐着两个她曾日思夜想的人。
她有些不敢相信的擦了擦自己的眼睛,而炕台上的那两个人也愣在了那儿。
丁香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当年他们将她卖到姜家时,还只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小丫头,而她现在一身的气派,倒像是某大户人家的正经小姐。
若不是眉眼间还带有昔日的模样,丁香的娘简直不敢再认她。
“红……红儿……”丁香的娘下得炕来,有些迟疑的低声喊道。
“娘?”丁香站在那,却不敢往前迈出一步,她怕这是自己的错觉,怕自己再往前一步,他们便会从自己的眼前消失。
“红儿啊~!”见到丁香有回应自己,丁香的娘提起脚步快步向前,却是在丁香的面前停了下来。
她微微抬起头,本就不高的她因为这些年的疾苦身形显得有些佝偻,她伸出手,想去触摸自己的女儿,可又不太敢相认眼前这个眉清目秀的女孩儿。
听着她呼喊着自己在家时的名字,丁香的泪一下子就奔涌了出来,她一把就抱住了眼前的妇人,失声痛哭道:“娘!”
被女儿抱了个满怀的妇人这才觉得踏实了下来。
当年签下女儿的卖身契时,她就曾不止一次的告诫过自己,就当这个女儿丢了、死了,不要再念想。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前竟然有人找到自己老两口,要带他们到京城来参加女儿的婚礼。
那时候,他们夫妻两都以为自己遇到了人贩子。
还好那人拿出了韩妈妈让他带去的信物,这才让他们相信了他。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跟着那人一路走走停停,竟走了月余,好在他们终于在腊月初八前赶到了,要不还真要错过女儿的婚期了。
“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丁香的娘抱着丁香淌着泪道,“还好赶到了,还好赶到了。”
而与她同来的老汉看着这一幕,也立在一旁悄悄地擦眼睛。
在得知自己的父母是由韩妈妈托人接来的,丁香更是难掩激动,便要与韩妈妈磕头。
丁香的爹娘见了,也跟着跪了下来。
韩妈妈连忙扶了他们道:“这都是夫人的意思,我就是个跟着跑腿的,你们要磕头,就去给夫人磕头吧。”
“夫人那里我们自然是要去的,可韩妈妈的大恩大德我们也不敢忘。”丁香一边说着,一边执意的要磕头。
韩妈妈拗不过,只得侧着身子受了。
想着丁香要带着父母去给夫人谢恩,韩妈妈就先打发了小丫鬟去看看夫人是否得空,而去探消息的丫鬟却回来说夫人正在和世子爷一起用膳。
“夫人说两位老人家山高水远的过来,不如先休息一.夜,明日再与她相见。”去探消息的小丫鬟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传起话来却很是机灵,“而且夫人还特意让厨房里做了几个菜,让韩妈妈陪着两人家,给两位老人家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