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护国大将军 > 394章 援军救急
  此时,由于陈妍和数百将士的舍命阻敌,给将士们争取了片刻的列阵时间,大阵已经基本列成,前面的弓弩手已然准备就绪。
  于是,申四虎目含泪大声疾呼:“放箭,放箭,放霹雳炮,小钢炮齐射,杀尽西夏狗,为陈将军和弟兄们报仇。”
  “为陈将军报仇,为弟兄们报仇。杀。”
  所有将士齐声虎喝,声势震天,然后,漫天的箭雨顿时倾泻而出,遮天蔽日。
  箭雨中,一个个黑黝黝的霹雳炮冒着青烟,投进了西夏军前冲的阵营中。
  咚咚的闷响声中,大阵中百余门小钢炮,轰出的开花弹,也把西夏军炸的人仰马翻。
  就在这片刻之间,东北方向,李昊亲率的四万轻骑也已杀到。
  申四的大手一挥,传令兵令旗举起,号炮兵点燃号炮,一阵又一阵的箭雨和霹雳炮雨,倾斜在敌军的人群中。
  西夏军大乱,前冲的势头稍缓,但总还有漏网之鱼,可等待漏网的西夏军的,又是劈头盖脸诸葛连弩的近距离劲射。
  当年秦始皇横扫天下连灭六国,秦军依仗的,就是无坚不摧的强弓硬弩。
  而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一两千年的拼杀,因为战马的稀缺,也全是依靠中原的先进科技,打造出精铁所制的蹶张弩、神臂弓等军国利器,才能和草原民族抗衡。
  汉武帝时期,李广的孙子李陵,就曾率领五千步卒,依靠射程更远的弓弩,不但抗住了八万匈奴的冲锋,而且追杀敌军数十里,路上还击毙了骑着战马的敌军数十个。
  临敌死战近十日后,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因他心有不甘,不想战死,这才无奈投降。
  而书写《史记》的司马迁为李陵说情,却被判宫刑,成了个太监,太惨了些。
  如果不是羽箭用尽,李陵也不可能全军覆没。
  可惜的是,李陵本无心投敌,还想以后刺杀,或者是胁迫匈奴王归汉。可由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了关系。
  其实为匈奴练兵的汉将叫李绪,李陵后来还派人刺杀了李绪,为他自己的三族报了仇,也为汉朝除了个大害。
  扯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如果郑军列弓弩阵御敌,草原民族的轻骑,也是无可奈何。
  申四和所有郑军将士,因为陈妍的以死阻敌,为众将士争取了片刻时间。才得以列好了弓弩阵,这也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可敌军有八万人马,郑军将士仅有两万,不用奇谋,也是难以获胜。
  李昊和吴三桂率领的西夏军,被郑军如雨的弩箭射的死伤惨重,终于止住了冲锋,开始勒马停滞不前。
  可因陈妍的战死,申四愤恨难当,他竟然还不依不饶,令郑军将士不得混乱,列阵前行,逼近西夏军杀敌。
  在申四的有序指挥下,两万将士稳步前行,逼得西夏军勒着战马不住后退。
  郑军的羽箭太过犀利,草原民族的轻骑,大部分穿的都是皮甲。皮甲是无论如何,也扛不住三棱破甲锥的抛射的。
  在郑军将士劈头盖脸的羽箭笼罩下,西夏军一死一大片。吴三桂和李昊气的暴跳如雷,却始终也无可奈何。
  郑军不敢乱,一乱就会出现破绽,就会被敌军抓住可乘之机。可这么缓步前进,却也难杀灭大量的敌军,难以扩大战果。
  时间一久,郑军的羽箭用尽,也就不得不和敌军硬拼。到了那时,以两万对八万,还是被半包围的状态。郑军将士的大量死伤,已是不可避免。
  李昊和吴三桂领军多年狡诈如狐,自认也能看出郑军的短处。于是就在两侧不停地试探进攻。偶尔还会有一两千轻骑,散开队形,围绕郑军的弓弩阵外围疾驰。
  看到郑军抛射羽箭,西夏军就迅速散开躲避,然后就再逼上来试图冲阵。
  申四也不是傻子,他怎能会看不出敌军的意图,可他还没有办法。
  他只能暂时用羽箭压制敌军,拖延时间,想等到天黑以后视线不明,然后悄悄分出一队将士,绕到西夏军的后路冲杀。这边再有部分将士断后阻敌,掩护大部分将士退出战场。
  李昊和吴三桂已是穷途末路,基本已算是背水一战。所谓哀兵必胜,申四不想和西夏军硬拼硬杀。
  泼命死战申四不怕,但在大胜之前,却没必要,再折损太多弟兄的性命。
  时间在悄悄流失,将士的箭壶也是越来越空,可天色还太早。凭借箭壶里的羽箭,已难坚持到天色傍晚,这怎么办?
  李昊和吴三桂,已经感觉到了郑军的羽箭越来越稀,猜到郑军的羽箭难以为继。
  于是李昊接连下令,西夏军蠢蠢欲动,战马嘶鸣躁动不止,已经缓缓压了上来。
  申四是心急如焚,正想下令四千将士断后,其他将士先撤。可就在此时,突听后面的将士一阵大哗,对面西夏军的阵营也有些骚乱。
  申四扭头看去,却见身后十数里处,一股烟尘遮天蔽日,冲着战场而来。
  “哈!弟兄们,大将军料事如神,派援军来了。”
  “大将军威武。”
  郑军将士看到援军已到,顿时抖擞精神,仅剩不多的羽箭,又是劈头盖脸射了出去。
  把正缓缓前冲的西夏军,顿时又射倒了一片。
  来者正是韩庚,他接王铮的军令,百多里疾驰,恰在此时赶到了战场,挽救了申四等两万将士,被西夏军围歼的命运。
  援军到来,郑军将士倍受鼓舞,可西夏军却是骚乱不安。看郑军援军的势头,至少也有数万兵马。
  以两军现今的战力,西夏军以八万兵力,对阵郑军的两万人马,尚有战胜的希望。
  可现在郑军的援军已到,那这仗还怎么打?
  没等敌军做好对策,韩庚已拍马杀到。三万人马齐至的声势惊人,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荡起的烟尘也是遮天蔽日。
  韩庚在冲刺中做了个手势,他身后的将士立即左右一分,一队迎击李昊,一队斜斜冲向了吴三桂。
  申四一看,大败李昊军的时刻到了,立即下令解散弓弩阵,所有将士收起弓弩拿起刀枪,他大手一举虎喝一声,跨马扬刀带头冲了出去。
  李昊的兵马,本就军心不稳战意不强,以八万对阵郑军的两万人马还行。可现在看到郑军的援军已到,顿时就开始自乱阵脚。
  申四冲进敌军军阵,两把柳叶刀疯狂舞动,敌军碰着死挨着亡。单论个人的战力,申四是王铮手下的高级将领里,除了陈妍和项梁外的第三人。
  现在,他为了给陈妍和那几百弟兄报仇,更是不要命地猛冲猛杀。他独眼圆睁浑身浴血,势若疯虎饿狼,又如厉鬼恶煞一般。
  他的亲兵为了卫护他,也是拼命厮杀。两万弟兄为了给陈妍报仇,几乎均是如申四一样,杀进敌军阵中,就宛如疯魔了一般的不顾性命。
  即便是以前,李昊的精锐,也不是王铮调教出来了的精锐的对手,更何况是现今的这种情况。
  不过支撑了半个时辰,李昊军就开始溃败,一旦有人先逃,就有人跟着学,一霎时李昊军兵败如山倒。
  郑军衔尾追杀,申四在追杀李昊军溃兵的途中,不经意地扭脸一看,却看见陈妍跨马挺枪,正在疯狂追杀敌军。
  申四大喜欲狂,陈妍是先锋军的主将,若主将战死,即便申四率领将士们打了胜仗,最多也是功过相抵,极有可能还会受罚。
  大郑的军律,对战场上主将的安全,保护的极为严苛。主将战死的话,亲兵必须战死。否则,逃回去也是死罪,并且还会声名扫地,以后再难抬起头做人。
  其他将领也会受罚,不过比亲兵的责任少得多。
  三川口之战黄德首先逃命,导致郑军大乱继而全军覆没。黄德回来后,还诬陷刘平将军投降了李昊,他没了办法才只得溃退。
  卢政逃回来后作证,刘平在被押往兴州的途中,还没有投降西夏,可他不知道刘平去了兴州后的情况,证据不足。
  可后来在攻破兴州后,解救出了石元孙。
  石元孙证实刘平将军被俘了不假,但却绝不投降,还曾破口大骂李昊。
  战时刘平已经受了两处重伤,不久后就死在了狱中。
  现今,石元孙已被王铮派人,送往上京的家中养病。而黄德已被勘查此事的周通处斩,黄德的家人,也被抄没家产后,全部贬为庶民,发回原籍。
  郑军渡过红水河,追杀了李昊军数十里,直到凉州城下,被城里出来的兵马阻击,这才刹住了脚步。
  此战斩杀李昊军万余,李昊的声威,再次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已经降至冰点。
  事后申四问陈妍,她是怎么,从敌军的四万人马的冲锋中杀出来的。
  原来,陈妍杀进敌军中之后,她的大枪一扫就是一片敌军落地,死尸和战马阻碍了后面敌军的道路,她看看已经搅乱了敌军的阵脚,减缓了敌军冲刺的速度。
  她还没有嫁人,还没有为她喜欢的那人生儿育女呢!她也不想死。因此,她瞅准时机,在敌军的慌乱中,连忙带领亲兵斜刺里向外冲。
  可敌军四万人马的冲锋,不是他们三百多人能完全阻挡的,还是有极多的李昊军冲了过来,她带领弟兄边杀边走,还要躲避蜂拥冲来的李昊军。
  忙乱中,她被一个李昊军的弯刀砍中了胸口。板甲的防护极强,但敌军冲刺而来,惯性极大,她没有被弯刀刺伤,却被后面的马头,狠狠地撞飞了出去。
  幸亏她身后的亲兵接住了她,拼命挡住了接连不断的敌军冲击。
  陈妍被撞出了内伤,她吐了两口鲜血,然后一抹嘴唇起身,大枪点地凌空跃起,半空中已拽下一个,刚刚杀到跟前的李昊军,趁势跨上了那人的战马。
  然后,她继续带领将士向东南冲杀过去。
  敌军四万兵马的冲锋,阵形数里宽,近十里长,阵形并不密集。将士们谨慎躲避敌军奔驰的战马,避开敌军顺势一挥的弯刀,勉强还能在空隙中通过。
  陈妍截击吴三桂的位置,恰好是在这一段长城的西面边缘。
  此处是一个斜坡,敌军从南往北冲,东南方向的敌军最少,距离也是最短,向东南杀。才可能有希望杀出去。
  可陈妍杀出了敌军的重围,却已经在长城南侧,申四等将士被长城和斜坡阻隔,根本就看不到她们。
  陈妍杀出重围杀上斜坡,然后下令亲兵,以弓弩抵御追杀她们的敌军。她们居高临下,敌军爬坡艰难,速度不快,只能是活靶子。
  后来,敌军一看她们的人数太少难成气候,就只留下了数百军士监视她们,然后大军拨马围攻申四去了。
  陈妍喘了口气清点人数,发现跟随她,迎头杀向敌军的三百亲兵,已经仅剩六十八人。其他的弟兄,在敌军的四万人马冲刺中,估计连尸骨都找不到了。
  这二百三十八名将士的牺牲,为两万郑军将士,赢得了宝贵的一刻钟时间,使将士们的弓弩阵列阵成功,能够以阵势御敌。
  此举避免了郑军的大败,避免了至少数千将士的死伤。
  二百三十八名将士的牺牲,死得其所,此战的胜利,他们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