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七十年代废柴女配 > 第114节
  车站厕所使用率高,而这边投资做生意的外来人多,为了有个好形象,厕所今年起就收费了,站台不大,厕所修得又大又漂亮,一直有人打扫卫生。
  一分也不算贵,只是对从未花钱上厕所的姚爸姚妈来说有点离谱。
  上个厕所都要钱,来这边生活开销岂不更大。
  姚妈怀疑她被姚青青忽悠了。
  家里的票都让她换全国票了,够用吗?
  要是花钱买票,这一来就是捣乱了。
  “我不去。”姚妈没接钱,她没急着上厕所。
  “我有钱。”姚爸也不需要姚青山掏钱,把东西留给三人,他一个人去厕所。
  姚妈拧开饮料盖,小抿一口,“比上回你们买的甜。”就是有点冲。
  “可乐,除了这里外边都买不到。”国内限制这种洋饮料买卖,好给本土企业腾市场,除鹏城这类特区,只能卖给外国人喝。
  姚妈和姚青山说话同时,不着痕迹观察秦鹏泉,还是那个样子,只是穿得更派头。
  他家家事姚妈不清楚,但知道他妈家原是大户人家,官田村以前都是她家土地,只是后来土地改革,人就不富贵了。
  “你们租的房子多少钱?离你们多远?”姚妈目光回到姚青山上。
  “二十块。”姚青山说。
  下一秒,姚妈射出的视线能伤人,“一年?”她问。
  “一个月,不过不止是给你们住的,后来又把旁边的房子也租了,姚青青想搬出学校上课,在学校,等开学她只能上晚课。”所以她要搬出来。
  不仅这些,“她有学生,你要是开小店卖吃的正方便。”
  怕姚爸姚妈来这边没有价值感,三人给他们找事。
  其实不仅姚青青学生有消费需求,姚青天他们工人也有消费需求。
  只是跟着姚青青,两大人不用那么辛苦,省去风吹日晒。
  “……离姚青青租的房子近,我和二哥现在跑工程,在家的日子不多,都是住施工地。”所以无所谓远近,等买了房了,也就不租了。
  “罗兰娟就住你那一块。”姚青山试了试姚爸担子,挺沉,“她雇保姆带孩子,自己做生意。”
  “她来这边了?”姚妈没见信里说。
  姚青青就顾着劝他们来了,没提外人。
  “嗯,鹏城好做生意,到处都有人来。不是说带点衣物就成吗?这么重。”
  “破家万贯。”带过来就不用买新的了。
  姚爸从厕所出来后,一行人没耽搁,直接奔家走。
  第104章 104  正文完结
  白天晚上上课心境不同。
  姚青青自觉晚上讲课更温和, 而且是一天最后的工作,她会更轻松。
  临到最后十分钟,留出时间给学生抄笔记, 她巡视教室,随时准备回答学生的问题。
  不经意间, 瞄到教室外站着的人影,兴奋之情跃于面上。
  是姚爸姚妈!
  想打招呼, 但现在还在上课。
  于是只是咧嘴笑, 点点头。
  姚妈冲她摆手, 那意思是别看他们,关注学生。
  姚爸大概在笑, 只是外边太黑,看不清楚。
  “姚老师——”有学生举手呼唤姚青青。
  姚青青收回心神, 回答学生问题。
  等到了下课点, 姚青青第一个出教室,“你们怎么来了——”她惊喜地喊, “你们吃饭了吗?现在就过来。”行李还没收拾吧。
  她站到姚爸姚妈跟前,不过小半年没见, 她没长高, 姚爸姚妈也没变矮,可站到一块,视觉上就觉得姚爸姚妈矮小了。
  “你哥非要整几个菜,就想着等你一起吃。”姚妈瞧她没消瘦,接着问:“每天都这个点下课?”
  “嗯, 晚上有个班。”
  有学生从教室里出来,能和姚青青对上眼的,都会冲她挥手。
  姚青青也笑笑挥手。
  姚爸手里拿着扇子, 呼哧呼哧扇。
  鹏城比家里热,晚上也没凉快,这边的蚊子还老爱咬他,不打扇子受不了。
  “不要太辛苦。”他说。
  “没呢,工作赚钱怎么会辛苦。”姚青青后一句压低了,让同学听见还是不太好。
  至于辛苦与否,自然是辛苦的,可是有价值的,姚爸姚妈此刻站到她面前就是最好的回馈。
  “房子怎么样?缺什么跟我们说,现在咱不差钱。”买房目前还差钱,可租房添置家具电器还是可以的,反正以后有了房,这些也是要买,要搬过去的。
  屋里除了床啊柜啊这些,兄妹三给装上风扇、电视机和冰箱了。
  “那个电冰箱哪里用得着——”说到这姚妈还要多说一句。
  她头回接触冰箱,姚青山和她说冷藏食物的,鱼肉这些放进去不会坏。
  可菜这些本来就是吃多少买多少,天气放不过去她就不会多买。
  有了冰箱倒逼着她挥霍了,主要是电费,开一个冰箱的电顶的上十几个灯泡了。
  姚妈了解冰箱的消耗后直接拔了电,“你这么花钱什么时候能买房。”她故意这么说。
  “该花的,现在天热,有冰箱你还可以卖雪糕呢——”姚青青不是嘴上说说,她是真想让姚妈卖这,好卖不累又赚钱,她也能占便宜吃着。
  “行的。”姚爸答应。
  他喜欢冰箱,打开一瞬间很凉爽。
  教室里的同学陆陆续续走了,姚青青把窗户都插好,关灯锁门。
  “……新教室等开学就能用了,师傅打桌子要时间,到时候你们就在隔壁开小卖部,那位置好,除了学生,来往的人也多……”姚青青推着自行车快活地说。
  “这边人说话都听不懂。”
  “刚来我也听不懂,待久了就好了,你们多看电视多听嘛——”
  到了给姚爸姚妈租的房子,三个男人在看电视吃花生米,菜都做好了,在锅里热着。
  席面摆开,四面方桌,姚青青和姚妈坐一块,她左侧是秦鹏泉,姚妈右侧是姚爸,两人对面是姚青天和姚青山。
  “……光做这一块还不够,社会上女性产品需求很大,现在缺的就是技术和人才。”秦鹏泉侃侃而谈,他的野心很大,未来他要招聘大学生做研发,研发产品研发生产线。
  也是因为姚青青,他注意到女性卫生巾,目前国内卫生巾全是进口,价格昂贵,去香江联系购买生产线,都是淘汰机器且贵。
  尽管如此他还是预定了两台。
  从零到一难,但从一到一简单。
  至于招聘大学生,能开出高薪,总会有人愿意的。
  姚爸似懂非懂地听着,他已经没有年轻人的野望了,他担心秦鹏泉会遇挫,会失败,但他没有说。
  眼前的男人和三个孩子,就是因为不怕失败才会成功的。
  姚青天点头,若有所思道:“其实我们做建筑,也适合连带发展。”
  鸡蛋要放在多个篮子里。
  姚青山舔唇道:“来鹏城的基建工程兵要集体转业了,我们要做出特色、特长才行。”在三分地外再开垦。
  姚青青,对这些话题不感冒,她偏头跟姚妈说:“大姐她们还好吧?要不是今年暑假事多,就让她们跟你们一起来了,明年安稳了,能把他们接过来玩……”
  姚妈筷子夹出肉里的刺,“没谱的事,踏踏实实做好现在。”
  半轮白玉盘悬于夜空,海边的小城栖宿。
  …………
  原以为九月开学就能搬进新教室,奈何墙面刷彩漆,姚青青不过去了几次,身上长红点过敏。
  好事多磨,一家人让她再晚几天换教室。
  而今年九月,国内发生几件大事。
  在一号到十一号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姚青青听到了她熟悉的字眼,华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
  晚上八点钟播放的人民广播电视台全国新闻联播,改为晚七点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二十四日,总理会见了英国首相,坚持主权问题不是可讨论的问题,华国将于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江。
  ……
  日子犹如水洗,每天都在变新,变得更璀璨。
  到十月,国庆联欢,姚青青正式搬教室。
  说是搬教室,其实没有东西可搬,通知学生新的上课地址,同校长感谢半年来的照顾,姚青青告别了鹏城中学。
  新的教室比中学教室大,四面粉刷,一溜的新桌子新椅子,前面黑板还未写过字,后面黑板姚青青做上了黑板报。
  一些英语小知识、小笑话、短诗,错落有致地布局黑板上。
  姚青青打算一周换一次黑板报,和她出的试卷一样,她都要将这些内容攒起来,集册出书。
  她的两本教材书已经发行到书店了,据黄编辑描述,形势不错,很有可能要加印。
  国庆节,鹏城来了支文工团,在人民广场搭台子表演节目做活动。
  大清早,姚爸姚妈和街坊邻居开门扫地,各自将家门前的街道水洗得干干净净,而后一起去凑热闹。
  熬夜看书的姚青青没能起床,九十点醒来,选择留在店里帮姚妈看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