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逾见到安吉顿觉心情开朗了许多,伸手给了她一个拥抱。
天开始擦黑,一轮圆月早升到了半中央。
“你哥哥特意托人从平城空运了十只大闸蟹来,今天下午刚到,都活的,一会儿就蒸了。”大嫂笑呵呵地说。
明逾顿了顿,“有心了。”她喊不出“哥”这个字。
“今晚我们边赏月边吃团圆饭,花好月圆。”大嫂道。
明逾便就笑笑点头,她从未想过有一天的“团圆饭”是和老色鬼儿子一家吃的。这世上大多数人的“团圆”是和同一批人:父母,父母随后再加上伴侣和子女。明逾不同,她从不知道自己该和谁团圆,前面的十几年是舅舅、舅妈、表弟,舅舅心情好的时候会从市场抠抠嗦嗦买来几只蟹,蟹一端上饭桌一家的政治斗争就开始了,舅妈仗着表弟不懂事,要把蟹都往他碗里放,舅舅也会心疼明逾,可另一边是亲儿子以及弄不好要摆几天脸色的亲媳妇,他把公蟹夹到明逾碗里:“膏肥的,你吃吃看。”
不过十月,公蟹膏哪里能肥?明逾将蟹丢回蒸笼里,说的是细声细气的平城话:“我不要吃。”
后来呢?后来她和伊万团圆过,和洪欣然团圆过,也妄想过和陈西林团圆,可月亮走得没有分手快,它终究成了妄想。
蟹熟了,一笼子红通通的,明逾帮着大嫂将它们往厨房外的露天桌台上搬,黄酒温好了,青晖照着平城人的口味准备,天上的月也准备好让人欣赏了,圆润可人。
那一轮月昨晚曾照着海城,明逾想,海城的中秋谁和谁过?
她抬头看月亮,突至的泪水就这么退了回去,耳中响起一抹温柔的声音:看,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
要多勇敢,才敢念念不忘?
“我们都算第一代移民,”青晖的声音盖过了那抹女声,“团圆的日子,在哪儿都一样,亲人在身边就行。”
明逾低下头,脸上浮出笑容,看向青晖,点了点头。
“那个陈西林也跑回来和她家人过中秋了。”青晖又道。
笑容僵在明逾脸上,安吉下意识朝她看了看。
大嫂端出汤,听到这最后一句,不满起来,“怎么聊到这个?”
手机“叮”的一声,明逾还未来得及调整表情,愣了一下,低头去找。
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名称和头像,明逾一时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发过来的是一幅画儿,画儿上有一轮满月,月下是c城黑黝黝、映着万家灯火的河水,那年中秋,洪欣然说那景致让人想留住永恒,她说有天要将它画下来。
她以为洪欣然删除了自己好友,却没想在这样一个中秋之夜收到了这幅晚到几年的画儿。
又是何谓?明逾的心中像翻倒了五味瓶,复杂到一时不想去回复。
青晖刚才说什么?陈西林回了美国?回了圣弗兰吗?她离自己真近。
明逾的心脏快速而不规律地跳动起来,脸变得煞白,她就着椅子坐下来。
一抬头才看见,青晖一家人都在看她,目光各异,担忧和询问居多。
“哦……荷兰,荷兰那边工作上的事情,没什么。”最后三个字的补充让整句话前后矛盾。
“严重吗?”青晖问。
“不严重,等我回去再说。”
“妹妹,工作到底是工作,别影响了生活,今天就不要操心那些了。”大嫂安慰她。
“嗳……”明逾点头。
中秋的母蟹膏满黄肥,安吉嫌弃地看着这莫名生物的内腔,眼神铸出一只盾来。
特意为明逾准备的家乡美味,她却没有了享用的兴致。
圆月下,陈西林驾着车从疗养院往白亨利的宅子开。白亨利想团圆,又不愿屈尊到疗养院来,陈西林也不愿折腾父母亲,更何况,伯父一家也在白亨利那里。她在疗养院陪父母吃了月饼,知道伯父一家吃完饭了,这便再赶去和白亨利团圆下半场。
这条路今晚异常地寂寞,悬在天空的那轮明月饶是动人,让她想起了某个人。她将车停在路边,靠着车门燃起一支烟,迷雾中想着此时凌晨将至的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的中秋谁和谁过?
她掐灭了烟,拿手机拍下了月光下寂寞的公路,她从未发过朋友圈,这时却将它发了出去。中秋快乐——她写道。
她不懂得设置可见人权限,但她知道,这一条只为一个人而发。
海城办公楼里的男男女女正在午休,江若景破天荒地刷到了陈西林发出的朋友圈,她再三确认,那是陈西林没错。
寂寞的月,寂寞的公路,这哪里是“中秋快乐”,这分明是“我想你”。江若景不傻,她知道陈西林这一则是发给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