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都市生活 > 王牌导演 > 第66节
  在得到is入学通知后,苔米和雷蒙德结束一切工作,醉心于旅游,两个人决定再来一次蜜月之旅,这一次他们将地点定在了非洲。
  从南非出发,一路北上到埃及,最后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洲,结束旅行。
  路程看似漫长,行程却非常紧凑,因为夫妻两人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事实上,若不是中东在打仗,苔米和雷蒙德原本想来一次中东之行。
  不过,勒布朗是不会容许他最成功的客户一个人前往中东,得知“肉卷夫妇”作死的想要亲身体会一把战争,俄罗斯经纪人差点把这对“金童玉女”用口水喷入大西洋。
  于是两个人灰溜溜地开始了他们看似安全的非洲之行。
  因为除了行程计划,两个人完全没有做其他安排,所以在刚下飞机没有多长时间,两人就遇到了技术性的难题。
  雷蒙德和苔米租借的汽车在半路熄火抛锚,夫妇俩推着车走了不知道多少公里,然后他们和一群奔跑的狮子以及一只饥肠辘辘的猎豹擦身而过。
  茫茫大荒漠连根草也没有,手机全无信号,两个人水就剩下一点点,雷蒙德将水让给了苔米,结果自己中暑差点挂掉,若不是路上遇到军队,苔米和雷蒙德觉得他们会变成“肉干夫妇”。
  懂得英语的士兵从苔米口中得知他们的身份和经历,忍不住嘴角抽搐,非洲的甜蜜之旅?呵呵,呵呵。
  看着躺在医院的作家先生,士兵忍不住感慨道:
  “真是独特的秀恩爱的方式,不是吗?”
  ————
  出院的“培根夫妇”的非洲之行还在继续,多家电影公司却在疯狂地寻找雷蒙德·培根。
  他们甚至找到了行踪不定的勒布朗,希望通过霍恩导演的经纪人,联系到这位英国畅销小说家。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一年前。
  大约是受到苔米的影响,雷蒙德对电影相关行业非常感兴趣,不过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雷蒙德的目标并非导演、摄影师这种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而是他所擅长的剧作家,或是他能做到的制片人行业。
  雷蒙德将他写得未发表地同名小说《旅行》,改编成剧本,投到多家电影公司。
  说起这件事,还有些好笑。
  雷蒙德写作多年,别说他是大导演塔玛拉·霍恩的丈夫,就算是他自己,也有各种各样的门路,绕过各种各样繁琐的程序,将剧本直接递交到电影制片人手中。
  可雷蒙德的骄傲不容许他这么做,他做了一个连妻子都不能理解的决定,他将剧本投到电影公司对外公布的邮箱账号中,而且并未将自己的名字雷蒙德·培根放在标题明显位置。
  而是在剧本末尾才用非常小的字号书写的单词,表明了身份。
  理所应当的,这个剧本石沉大海。
  毕竟全世界的剧作家不可计数,电影公司对外公布的投稿邮箱每天的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投稿,雷蒙德这个连名字都没标明的剧本,能引起关注才是奇怪的事情。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虽然迟了一年之久,这个剧本还是被人发现了,最先发现剧本的是美国新线电影公司,这家电影公司虽然隶属于华纳电影,却有自主经营权,制作并发行了不少叫好又卖座的电影。
  新线电影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选剧本团队。
  于是在专业团队的筛选下,时隔一年,雷蒙德·培根的剧本进入了新线电影视线。
  他们希望在对手毫无察觉前,拿下《旅行》的电影版权。
  新线电影想的非常好,但现实却没有那么顺利,因为长期石沉大海,以让雷蒙德以为投稿失败,于是他另投别家。
  新线电影很快收到消息,至少有三家的电影公司正在寻找雷蒙德·培根,希望拿下《旅行》的电影版权。
  可惜培根霍恩夫妇去非洲度假了,谁也找不到他们。
  ————
  四十天后,夫妇俩奇异的旅程结束。
  除了共同的回忆,两个人都有非常大的收获。
  而那些收获具体是什么两人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们很高兴能见到欧洲的太阳。
  雷蒙德和苔米在苏格兰泰河附近购置了一套价格不菲的别墅,然后悄悄注册了一家名为“b&h”的电影工作室。
  最初的工作室,只有雷蒙德和苔米以及范池三个人。
  这原本并不是什么大事,电影人成立工作室是很正常的,苔米成名已久,没有自己的工作室才很奇怪。
  问题就在于,工作室成立的地点。
  法国媒体得知苔米在苏格兰成立工作室忍不住嘀咕,为什么工作室成立地点在苏格兰,难道偌大的法兰西找不到工作室落脚的地方吗?
  从工作室地点定在苏格兰,这群人思维不断发散,最终做出结论,塔玛拉·霍恩打算移民!
  这个结论一出,法国舆论一片哗然。
  该死的英国佬最终摘下我们的法兰西鸢尾花,并要努力将她培养成英伦玫瑰吗?
  一些法国影迷甚至聚集在苔米曾经生活的小镇上举行抗议,为此甚至惊动了当地镇长以及巴黎市长。
  哥哥亚伦好不容易拨通妹妹的电话,忍不住问道,“苔米,我看报纸,听说你要改国籍?”
  苔米一头雾水,“什么时候的事情?”
  “哦,报纸上那么说的,妈妈和爸爸都不敢给你打电话,害怕听到让他们心碎的消息,安德烈天天像个记者,追在我屁股后面问你是不是要改国籍,是不是已经变成了英国人?”
  亚伦忍不住抱怨,“还有那些该死的记者,我在比利时开画展就被一堆记者堵住了。”
  难得有记者找他,问得却都是妹妹而不是他的作品,这种感觉可是一点都不美好。
  苔米难得好脾气安抚了兄长,“亚伦,冷静一些,我没有打算改国籍,最近我和雷蒙德都在为工作室的事情忙碌,你现在可以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
  苔米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成立一个工作室竟然会引起国内如此大反应。
  她忍不住致电她的经纪人勒布朗,谁知道勒布朗接电话劈头盖脸对她就是一顿训斥!
  “开工作室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没有告诉我一声,你知道哪些媒体快把我逼疯了,哦,你和雷蒙德真是两个让人无奈的小混蛋!”
  霍恩导演可没耐心听经纪人抱怨他的悲摧经历,于是她火速打断经纪人的话,“好了,切入正题,现在我该怎么做?”
  “开记者招待会吧!”勒布朗非常果断地建议。
  苔米一愣,“这么严重?”
  这种事情也值得召开记者发布会?
  俄罗斯经纪人又忍不住咆哮了,“怪谁啊,你们法国佬就是敏感,你把市长都给惊动了,你家门口天天都有游行示威的,你觉得严不严重!严不严重!”
  苔米本能地摸摸脸,虽然隔着电话她还是感觉到吐沫星子喷到自己脸上。
  这经历可真是不慎美妙!
  ☆、第91章 再次踏上新征途
  【“我从未想过,某天自己会因为被人误会要更改国籍向媒体道歉,虽然我并不认为这是我的错,但是勒布朗告诉我,道歉会平息民众的怒火,这很荒唐,为什么道歉的人是我,我要未根本没有发生也不会发生的事情道歉,在勒布朗苦口婆心劝我道歉时,我不止一次在内心腹诽,哪怕我真的改国籍,也和别人没关系。”——摘自《时代周刊-塔玛拉·霍恩专访》】
  这场轰轰烈烈的改国籍终于因塔玛拉·霍恩的道歉告一段落。
  她被迫向公众澄清了她从未改国籍的想法,也说明了将工作室开在苏格兰,纯粹是因为离家近。
  “我和培根买了一栋大房子,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亲手布置的,我想没有理由空置它,于是我就住了进去。”霍恩如是地说道。
  当然也有记者质疑霍恩,偌大的一个法国就找不到一个开工作室的地方吗?
  年轻的法国导演反问,“法国环境如此优美,保证你一辈子不踏出法国一步吗?”
  这场闹剧式的记者发布会,作为当事人的塔玛拉·霍恩,受到了外界一致同情,而法国媒体甚至是法国公民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嘲笑。
  《太阳报》更是大肆嘲讽法国当局,“年轻法国导演无疑是非常倒霉的,她只是有一个英国丈夫,就成为了被法国当局逼走的高端人才的替罪羊,更可笑的是,这只替罪羊从头到尾都是一颗法国心,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霍恩对法国到底还有多少忠诚,若她对这个国家心冷了想要离开了,大不列颠北爱尔兰的大门始终向霍恩导演敞开。”
  事实上也不怪法国人如此敏感,近两年法国经济不景气,政府已经多次提高了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陆续有高收入人群受不了法国高昂的附加税而选择另投他国,其中不乏演艺人士、科学家、艺术家、企业高层等。
  导演、剧作家也是法国迅速流失的人才类型之一。
  这些高端人才遭到了欧盟其他国家的疯抢,甚至有大使馆工作人员对有意向移民的高端人才直接上门推销。
  如此哄抢大白菜一样抢高端人才市场,终于引起了法国政府的重视,可惜当局采取了多种措施,依然没有阻止人才流走,于是苔米这个倒霉蛋就成了法国当局疑神疑鬼的无辜躺枪受害者。
  “简直是一场噩梦,我为什么要为那群蠢货买单!?”想起自己家门口无缘无故找上门的示-威-游-行者,曾经有游-行经历的苔米整个人都不好了。
  ——————
  “苔米,最近有什么拍片计划吗,你已经将近两年没有新作品了。”莫妮卡·贝鲁奇在电话中忍不住问道。
  “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凤凰社》应该还在部分国家上映吧……”苔米忍不住反驳。
  “但是这两年你除了《凤凰社》,也没有别的作品。”贝鲁奇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之所在。
  不得不说,《凤凰社》实在是太磨时间了,苔米筹划这部电影花了一年时间,拍摄和后期制作以及上映宣传又花了一年半,两年半的时间,她几乎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为此她甚至耽误了心心念念的is考试。
  不过对于苔米来说,这并不见得是什么坏事,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苔米觉得,若再让她拍一次《凤凰社》,她一定比过去的那个霍恩做得更好。
  “唔,很快就有了。”
  电话那边,霍恩的声音依然很平静,贝鲁奇一愣,片刻才意识到,对方话里的意思是,她很快就有新作品了。
  “你又要拍新片了,有没有什么角色是我能演的?”贝鲁奇兴冲冲地问道。
  苔米挑了挑眉毛,没有正面回答,“我需要想一想,你的档期告诉我,若是适合的话,我会联系你。”
  贝鲁奇大喜,她没有想到一通电话竟然能得到这样一句话。
  陷入狂喜状态的贝鲁奇完全忽略了,导演除向她要了档期,什么许诺都没有。
  苔米最近确实打算启动新片,剧本已经经过审批,政府方面拨款也已经下来,法国电视四台和多家电影公司联合,资金完全不成问题。
  但是演员方面,苔米却始终没有敲定人选。
  因为毛遂自荐的人太多,合适的人也太多,导演也很苦恼,到底将这个机会给谁。
  和很多导演喜欢用自己国家的演员相同,苔米也倾向法国演员,片酬不高还非常敬业。
  不过法国就这么大的地方,演员就这么一小撮,大家档期排的都很满,也不可能让苔米像挑大白菜一样挑人。
  于是年轻的法国导演退而求其次,将范围扩大到了欧洲,这时候来自大洋另一端,美国演员斯嘉丽·约翰逊的一通电话,又让苔米觉得美国演员也没什么不好,紧接着苔米又接到了莫妮卡·贝鲁奇的电话。
  这些演员,演技暂且不论,名声都是响当当的,若能集中在一部电影中,当然是最好,毕竟演员票房号召力在那,名气越大的演员越好卖片。
  与此同时,法国百代电影在看过苔米根据《红与黑》改编的同名剧本后,非常满意,支付了她令人满意的报酬,并开始认真考虑霍恩担任导演的可能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塔玛拉·霍恩片酬不能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