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欲书文 > 穿越历史 > 一夜回到七零末 > 第164节
  驾照也到手了,应该说驾照是最先到手的,说起这个,他觉得有点亏,因为他本来就会开车,没学几天就被告知差不多通过了。
  正事开业的那天,赵国生按习例请亲朋好友吃了顿饭。
  当然,这个就不收红包了,不过来吃饭的亲戚都很够意思的买了东西,帮他开开门红,图了个吉利。
  目前小卖部所供应的商品有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例如,盐米油盐酱醋,牙刷牙膏毛巾洗衣粉,各种盆桶筛,纸巾,还有红糖冰糖桂圆等等物品,陆续再的慢慢增添。
  整个上午,村里绝大部分人都来凑热闹了,不管买不买,纷纷进来瞧一瞧。
  作为村里唯一的小卖部,应该说好几个村子唯一的小卖部,赵国生不怕东西卖不出去,也不怕没人来买。
  午饭过后,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差不多都散了,饭吃了,东西买了,帮着吉利图了,也该回家忙了。
  八月的午后,太阳太毒。
  赵父赵母俩人躺在堂屋的竹趟椅上打瞌睡,手里还时不时的摇晃着蒲扇。
  “爸,姆妈,你们回屋里睡会午觉吧?”赵国生很想睡午觉,可是让年老的赵父赵母守着店铺,好像不太地道。
  “没事,我们这躺椅挺舒服的,堂屋里也凉快,你回屋哄小铃铛睡觉去吧。”赵母知道他这个儿子有睡觉的习惯。
  “不用管我们,人老了,没那么多睡眠。”赵父摆摆手,又说,“放心,我躺着眯上眼睛养神,不会出去的。”
  赵国生:“……”
  “好吧。”老人太固执了,他说不过,回屋时还不忘交代在堂屋写暑假作业的两个熊孩子看着点。
  屋外的太阳泛着白,炙热的烤着大地,知了也有一下没一下,不规律的叫着。
  “奶奶,给我来根冰棍。”赵爱泽满脸大汗的冲了进来大声嚷嚷到。
  “臭小子,那么大声干嘛?不知道你小侄女在睡觉吗?吓醒了你哄啊?”赵母无奈的隔空虚指他额头教训到。
  “呵呵”赵爱泽不好意思缩了缩脖子,小声的笑着讨好,“知道了,奶奶。”
  买冰柜这事还是赵国生再三考虑决定的,思前考后还是认为有必要买。
  不仅仅是因为卖冰棍这事,更多的是家里人多了,菜也买的多,夏天不方便储存。
  好吧,就是赵国生想买,哪怕用冰降降温也好。
  冰柜里的冰棍分两种,一种是从县城进货用来卖的,还有一种是用糖和水自制的。
  自制的冰棍即可给家里人吃又可用来卖,不费本钱,也卫生。
  所以赵母拿给赵爱泽吃也不心痛,不然就算家里是开小卖部的,那多的冰棍也架不住熊孩子们吃啊。
  再说了,这是老二家的,她要多为赵国生考虑。
  毕竟他们俩老口以后再再在赵国生家养老了啊。
  好在除了王梅芳一开始抱着占便宜的心思想着赊账或者亲戚关系不好收钱的想法,却被赵父在开业前就红口白牙的规定了,小本经营,概不赊账,尤其是自家兄弟,更不能开这个头。
  第238章
  一年后。
  “哎, 同样生了三个儿子, 瞧瞧人家老赵头,多享清福啊,我比老赵头那两口子差不多年龄,却还要扛着锄头出来除草,人比人, 气死人。”
  “那是人家儿子孝顺,瞧瞧他们家三个儿子,那小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一家比一家过得舒服。”
  “说到孝顺,他家赵国生确实不错啊, 比我家儿子孝顺多了。”
  “还别说, 以前还真没看出来,就赵国生那三句话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性子居然这么有能耐。”
  “是啊, 瞧瞧他家的小卖部,这一年挣了不少钱吧?”
  “这算什么?重要的还是家里孩子有出息,大女儿嫁得好,又在婆家生了两个儿子, 自己又有手艺,听说他大女儿一家已经不住镇上了, 在县城买了新房子, 他那大儿子在县城也混的不错,也买了房子。”
  “剩下三个小的估计将来也差不到哪里去,小女儿在上大学, 两个小儿子读高中,谁家有这福气?”
  “呵呵,我们啊,羡慕不来的,还是踏实的干活吧。”
  “就是,就是,国生家这一年挣了点钱,但也没有忘本啊,这青菜,鸡蛋,泥鳅黄鳝什么的,没人收购,我们也换不到钱啊。”
  “那倒也是”
  “……”
  村里人一到一起干活,就喜欢偷偷的八卦,有的没的,说个没听。
  图个乐子,没什么坏心眼,实在眼红的,也就说几句酸话。
  好在赵国生会做人,这一年跑县城跑多了,对县城的大小菜市场了如指掌,便做起了二道贩子,帮着收购村里的青菜啊,鸡蛋啊,泥鳅黄鳝等等,挣个的中间价。
  这一想法的起因还不是村里那好几户孤寡老人,想多帮帮他们,然后就演变到全村了。
  这一年,赵国生家的小卖部由一开始的生活基础必需品到烟啊,酒啊,面粉啊等这类“奢饰品”。
  慢慢从无到有的增添了农药啊,化肥啊,过节用的钱纸啊,鞭炮等等啊。
  可以说,这些货物极大的满足了赵家村大多数村民的日常生活。
  同时,因为赵国生有辆小三轮,几乎天天开着它在早上六点开去县城,中午十二点开回赵家村。
  这也使得赵家村的人去县城变得极为方便,次数也越来越多。
  慢慢的,村里人在县城见识的多了,经济头脑也上来了,接受能力变强了,除去农忙时分,其他时间他们也愿意去县城或者其他地方打短工,或者直接出去打工。
  “人到齐了?还有没有要去县城的?坐稳了,要开车了。”赵国生几乎每天早上出发前都要喊上这么一句话。
  “齐了,走吧国生。”坐在后面的村民答到。
  从赵家村到县城的这条弯曲的泥巴小马路在赵国生一年来回两趟的日日行驶下,那是熟悉的不得了,闭上眼睛都能知道哪里有个坑,哪有拐弯了,老司机,稳稳的。
  县城的停车点被赵国生暂时定在大儿子家旁边,反正这年头也没制度强制规定。
  “到了,你们先去买东西吧,十二点的车返回村里啊。”赵国生习惯性的提醒一句。
  大部分时候村里人都有时间概念,能守时,但有的时候也有那么几个迟迟不归的。
  每次就是那几个人,好巧不巧,这次就有其中一个坐车来县城了。
  赵国生最讨厌这种不守时的人了,等吧,又不能耽误全车人,不等吧,他又厚脸皮的打电话到家里,让他再次开车来县城接人。
  每每这时候,赵国生无比后悔家里安装什么电话,就应该让他找不到人,晾晾他,治治他这毛病。
  不想这些有的没的了,赵国生趁着早市才刚开始,连忙开车去送货,把车上这些收购来的青菜等给卖了。
  “爸,你来了,我去做早饭。”巧儿估摸着他公公这个时候应该来了,抱着儿子在教他学说话呢。
  “哟,大孙子诶,爷爷抱。”赵国生接过自娱自乐玩在自己世界里的孙子。
  嗯,白白净净,就是瘦了点,没大孙女一岁的时候结实,男孩子应该多吃点。
  这时赵国生又问,“爱华还没起来?”
  “是啊,昨晚他回来的玩,又赶上小叮当夜里睡不着吵闹,没睡好。”巧儿随口解释到。
  小叮当的名字完全是顺着他姐姐小铃铛的名字而来的,是赵国生随口取的,很草率。
  吃过早饭,巧儿支支吾吾的,好像要说什么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只能暗暗把求救目光投向迷迷糊糊还没完全醒过来的赵爱华。
  “怎么了?”赵爱华晃动着浆糊般的脑袋,挠头晕乎的问。
  “呜……”痛死他了,赵爱华被巧儿这一下猛掐,什么瞌睡迷糊都散了。
  瞬间清醒的智商上线,用商量的语气跟赵国生说:“爸,新开的家具店我不放心别人管钱,想让巧儿出来管?你看怎么样?”
  这么问的原因,一是亲父子也得明算账,更何况还有他大姨夫家参股了,二是小叮当得有人带。
  “我到无所谓,关键你得说服你姨夫。”他自己的小卖部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管这事?他只管年底分钱。
  “大姨夫同意了。”赵爱华摸着鼻子,似乎对这先斩后奏的举动很不好意思。
  “那不就得了。”赵国生饱含深意的看了他们小两口一眼。
  “爸,那小叮当?”小叮当太小了,送托儿所他也不放心啊。
  “交给我和你姆妈吧,家里还有你爷爷奶奶帮衬着,放心吧。”赵国生心想,你姆妈早就想把小叮当抱回去养了,瞧着瘦小的模样。
  “那麻烦爸妈了。”赵爱华看着小叮当又想起了小铃铛,觉得自己这个爸爸做得很不够格。
  巧儿和赵爱华私底下商议好了,爸妈给他们小两口带孩子也很不容易,他们除了平时多孝顺,也决定逢年过节多孝敬孝敬。
  直接给钱的话,他们爸妈不会收的,也伤感情,逢年过节就不一样了。
  就这样,自小铃铛变得黑胖黑胖以后,又多了个小叮当,由白瘦白瘦愣是养的黑胖黑胖。
  没办法,在爷爷奶奶手里养出来的孩子,就是这样的。
  第239章
  两年后。
  赵爱文如愿的考上了大学, 作为弟弟的他成功的继续被他姐压迫, 乖乖成为学弟。
  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一如从前,赵家村又一次喧闹起来,出过第一个大学生,第二个大学生还是出自赵国生家, 似乎村里人也没那么大惊小怪的难以接受了。
  有过一次大摆宴席的前例,赵家人立马组织起来,比起上次,生活条件更好的赵家村人多少都拎着东西上门讨喜庆。
  嗯,还是不收乡亲们的红包。
  骨子里还残留着丝丝重男轻女思想的赵父赵母被赵爱文的大学通知书激发所有的爱。
  他们俩老对孙子的爱, 那就是给钱, 保守估计,起码拿出来一半的钱塞给赵国生, 说是奖励给孙子的。
  赵国生对比苦笑不得,好说歹说才阻止他们俩老这一行为。
  好在俩老在重大喜事下勉强还保留一点理智,知道这是得偷偷摸摸,没几个人知道。
  要不然, 也不知道他们俩老这一举动会伤透几个人的心。
  一直秉着男女平等的赵国生同样奖励一次旅游,这次不去北京了, 该换上海了。
  把家里的事情全部交代给赵福生一家, 自家一行人拍拍屁股,带着钱和麻布袋两手空空的出发了。